文 | 華商韜略 王宇
“歐美國家的物流能有多慢?”這是前幾年網絡上的一個熱門話題。
有人算過一筆賬,在美國如果消費者想要申請網購退貨的話:一只烏龜每小時可以行進270米,從郵政中心爬到舊金山機場貨物集散中心僅需要87小時,而同樣的路程,美國郵政竟需要179個小時來完成。
隨著“中國制造”席卷全球,越來越多的國產好物開始出口海外,物流運輸卻成了一條阻隔在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溝壑。
英國《每日郵報》就曾報道過:一名快遞員在派送快遞時,發現買家住址的窗戶開著,為圖便捷就直接把快遞扔進去,結果正中馬桶。
如此不靠譜的事件比比皆是,爆倉、丟件、配送慢、航線熔斷這些困擾一眾跨境賣家和消費者的物流運輸難題怎么破?
背靠互聯網巨頭阿里,2013年成立的菜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良基因,憑借著長時間服務阿里內速賣通、Lazada等商流,菜鳥對中小企業出海的需求自然有著豐富的經驗。
針對中小企業小批量、高頻次的售貨特征,國際物流巨頭對零散貨物收費昂貴且時效性差的問題,菜鳥推出了將零散的物流需求轉化為5美元10日達、2美元20日達、10美元5日達三種標準國際快遞產品。
在價格透明,物流服務統一后,商家便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快遞產品,只需等待十天,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工廠生產的好貨就會送到歐洲西北小鎮的消費者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菜鳥高效運作的背后離不開其“智能合單”功能的配合。簡單來說,“智能合單”是通過大數據分析識別出同一海外收件地址,在集運倉便將客戶在國內不同店家購買的商品,集中打包成一個包裹,后續再由干線及末端來完成配送。
如此一來,不僅壓縮了運輸配送成本,物流時效也得以提升。
如今菜鳥在全球運營地網設施面積超過1000萬㎡,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運、空運、陸運以及多式聯運的物流共同發力形成一張緊密的物流網。
就拿今年雙11來說,韓國京畿道平澤市的消費者郭先生僅等待了37小時就收到了來自菜鳥煙臺優選倉的T恤,據了解,從該優選倉發往韓國市場的訂單已逐步實現“隔日達”,部分訂單可以做到“次日達”。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韓國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其中,中國對韓國出口8028.3億元,增長16.5%。菜鳥的助力無疑是為中韓兩國貿易之間筑成了一座新橋梁。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崛起,越來越多“中國制造”商品開始站上國際舞臺,而國貨之所以能在這條道路上暢通無阻,正是有菜鳥這些中國企業在其背后保駕護航。
——END——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