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已經走過了14年,根據天貓發布的消息,截止11月12日零點,2022年天貓雙11最終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也就是依然在5403億元附近。
習慣了兩位數增長率,有些人可能還不太習慣,其實在當前的特殊背景下,可以維持這個規模,已經非常不易。更重要的是,離開了GMV,雙十一的價值并沒有降低,反而有更多亮點顯現了出來。
疫情反復的大環境下,天貓雙11守住了基本盤
在疫情反復的影響下,外界對今年雙11交易額的預期普遍不高,甚至彭博作出了-1.5%的預測,但今年天貓雙11仍保持了巨大的成交規模,尤為不易。
事實上,從今年,雙十一的打法來看,一切在回歸本質,一切去繁就簡,有著最簡單直觀的滿減優惠,從平臺到商家,也在釋放足夠的誠意,也因此促成了巨大的成交規模。
根據星圖等第三方的數據顯示,淘系仍然占據了今年雙11最大的交易份額,仍然是中國消費復蘇的主陣地。
更為難得是,在維持規模的同時,雙十一正在回歸本質,開始從追求短期增長規模向長期價值過度,這其實更值得關注。
雙十一告別GMV數字,追求確定性的長期價值與增長質量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雙十一就在逐漸告別唯GMV論,到了今年,這種變化猶如水到渠成,平臺不再追求短期沖量,而是更重視增長質量。
貝恩《2022年雙11報告》指出,在多平臺購物的趨勢下,消費者忠誠度其實比交易額度更重要,消費者更愿意留在哪個平臺,就會為該平臺商家提供長期價值的動力。而這恰恰是淘寶天貓的優勢。
貝恩報告數據顯示,天貓已經有2500萬代表高質量消費群體的88VIP會員,這些會員平均每年在淘寶天貓等消費超過57000元人民幣。天貓品牌會員的購買客單價、轉化率均為普通會員的2倍。
作為中國最大的綜合電商平臺,淘寶天貓商品品類最全,早已形成了國內最完善的電商產業鏈,成為商家追求確定性經營的主陣地。
在中國市場,淘寶和天貓在國內的購買用戶已超10億,商家數已超1000萬,它類似于城市的 “商業中心”——哪里是中心,消費者與商家自然就涌入哪里。
品牌商家深知,要抓住消費者需求,要把握行業的趨勢,只有在真正的商業主場,才能洞察到新消費趨勢,實現長期經營的價值。
而淘寶天貓也帶給了商家長效經營價值,這不僅體現在為商家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務,今年在流量、營銷、內容、數據智能化等多方面也在加大投入,幫助商家穩大盤。
淘寶天貓擁有國內最好的電商商業生態與土壤,商家在這里就是做生意,是回歸商業的長期經營。
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天貓旗艦店的會員沉淀優勢。早前預售期間,阿里吹雪就透露,天貓上有42個品牌擁有超過1000萬會員,600個品牌擁有超過100萬會員。
數據顯示,11月1日當天,82家品牌的會員成交額突破1億大關;2700家知名品牌成交額中,50%以上來自會員,天貓雙11預售期間,各大品牌在天貓新增會員數超6600萬。
從商家運營角度來看,淘寶天貓多年沉淀的平臺能力,為商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商品運營與留住消費者的能力,讓商家在天貓淘寶持續沉淀店鋪會員,持續擴大高質量的消費者群體。
在疫情的不確定性環境下,商家追求流量,但更要追求“留量”,從消費者的變化與在疫情反復等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商家更傾向確定性與長效經營。而天貓淘寶提供了更高的“留量”價值與忠誠度與商業化土壤。
因此雙11告別唯GMV論的背后,是為商家創造短期成交之外的長期價值。這是生意確定性的根本來源,也是商家選擇天貓作為經營主陣地的重要原因。
天貓淘寶的長期經營價值,也體現實體經濟與產業帶的增長中
今天雙十一的另一大變化是,雙11和實體經濟、中小商家、產業帶、農業的聯系更緊密,成為了更普惠的雙11.這也符合當下的政策導向。
從產業帶數據來看,10月31日晚8點,天貓雙11第一波售賣啟動,開場前4個小時,全國多條產業帶的整體成交額實現同比三位數的增長。這些產業帶集中在家裝家居、企業服務、寵物食品和潮流玩具等領域。
例如陽江、無錫、撫州臥室家具產業帶開賣4小時整體成交同比增速超1000%,合肥、濰坊定制家具產業帶增速近800%,山東、湖南兒童家具產業帶增速超500%,濟南、珠海全屋智能產業帶增速超400%,珠海、淮安燈具光源產業帶增速超300%。
這背后源于淘寶天貓面向全國30個產業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舉措,為所有產業帶商家提供一系列大促陪伴課,幫助產業帶商家全程數字化操盤。
此外,今年天貓“雙11”還發起了“農貨多一件”倡議,希望每個淘寶直播間多帶一件農貨,這給了農產品當“雙11”主角的機會,也帶動了農產品的上行。
從數據來看,1664萬淘寶用戶為老鄉下單,直播間累計賣出3549萬件農貨,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農貨銷售額同比增長35%,超4.6萬款農貨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00%。
本質上,雙十一正在將實體企業、線上線下商家、農貨產品市場等市場主體統合起來,以實在的價格、商品、服務滿足用戶需求,促進消費回升以及行業發展。
某種意義上,天貓雙11已成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共融共生的典型案例,它讓眾多商家們找到更多的生意增長機會。特別是對產業帶和中小企業而言,“雙11”帶動它們走向更的大市場,快速融入經濟發展大循環中,走進千家萬戶。
從這個角度來看,“雙11”正在帶動更多產業鏈“動起來”,為大量實體商家帶來訂單、注入信心,并帶動產業升級與農村振興。
國潮老字號、新四大金剛崛起,折射中國經濟活力與消費趨勢的嬗變
作為折射中國經濟回暖的一扇窗口,天貓雙十一也在折射中國消費復蘇與中國消費新趨勢的嬗變。
在過去一年中,有超過800個新品牌的增速超過了100%,淘寶天貓上共增加了120萬新商家,淘寶直播新增了超過50萬新主播。
今年的雙十一,平臺的內容消費布局也帶動視頻帶貨的蓬勃之勢,大量視頻內容帶貨賣家開始冒出頭。“穿高跟鞋的吳大叔”店鋪主理人吳楠穿高跟鞋拍視頻,一不小心踩上了淘寶視頻種草的風口,獲得了超預期增長。
00后商家也在淘寶“起飛”,此前淘寶造物節的數據顯示,90后、00后商家數合計400萬人,其中00后商家數接近100萬人。天貓雙11第一波售賣期,淘寶00后商家的整體交易額同比去年增長23.7%。
00后商家的涌入也帶來了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產品,在運動、戶外、寵物、汽車、酒類、DIY、樂器等領域,00后商家的交易額同比增長非常明顯。
此外,今年雙十一新行業在加速成長,潮流玩具、寵物、運動戶外、珠寶四個行業增長很快,被稱為“新四大金剛”,替代了美妝、快消、消電、服飾“老四大金剛”。天貓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新四大金剛”共誕生超過400個細分葉子類目,有358個品牌銷售額破億元,3434個品牌銷售額破千萬元。
今年雙十一,國貨國潮熱度不減,天貓“雙11”開啟售賣1小時,102個成交額過億元的品牌中,國貨品牌占比過半。老字號也在雙11煥發新生機。截至11月11日零點,有50個老字號品牌成交額破千萬,云南省的大益、云南白藥等老字號名列其中,其中11個老字號品牌成交額破億。
年輕商家涌入,國貨國潮老字號崛起,羅永浩、俞敏洪、劉畊宏等頭部主播相繼入淘,“新四大金剛”爆發......這些現象背后是新消費趨勢的顯現——
一、新一代的生意人,聚集到了淘寶天貓平臺,帶動了主流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小眾愛好開始破圈,細分品類有了更多機會,消費趨勢向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邁進。
二、天貓淘寶把品類爆款的盤子在做大,雙十一給新品類商家帶來了更多崛起的機會。
這些都不僅是雙11的新消費趨勢,也是中國經濟的消費活力和亮點。
雙十一初心仍未改
雙11已經走過14年歷史。多年沉淀的運營、技術、服務能力,能夠為商家提供實實在在的價值,這也是從27個參與商家拓展到今年29萬個品牌、上百萬中小商家一起參與雙11的原因。
在后疫情時代,淘寶天貓作為商家品牌運營的核心陣地,也在積極調整運營策略,朝著普惠化的方向發展,帶動了更多行業生意的回暖的與信心的回歸。這是平臺生態系統進化的表征,也是中國經濟前景樂觀的一種信號。
數字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雙11給中國經濟、中國社會能帶來怎樣的長期價值,今年雙十一,雖然少了往年各家攀比GMV的熱鬧,但是釋放的積極信號依然還在。對于中國經濟和消費市場的未來,我們也應該保持信心和希望。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來源:王新喜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