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催生血案的360借條:年利率187%、投訴兩萬條

    1月25日的上午,360成都分公司被一個陌生男人打破了平靜。

    深陷360借條平臺借款糾紛的男人,手持一把水果刀,闖入360辦公區。他和一名員工交涉無果后,舉起刀子,刺傷了對方的手掌和膝蓋。

    傷人者被警方帶走,但背后的借貸糾紛也讓人好奇,360借條是拉了多大的仇恨?

    360借條是360數科旗下個人及小微信貸平臺,是近幾年最飽受爭議的借款平臺之一。

    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上,有超過22000條投訴指向360借條。

    投訴的主要問題,是暴力催收和費率畸高。360借條動輒打爆逾期者和其親友的通訊錄,不僅如此,即便借款人提前還款,也需要支付高昂的利息。

    小巴在投訴信息里看到,一名用戶借款7300元,使用一個月零六天,提前還款,仍需歸還8645.36元,年化利率高達186.86%,和廣告上宣稱的年化綜合息費率7.2%起,相去甚遠。

    然而,如今360對互聯網金融的執著和當年周鴻祎的抵觸簡直大相徑庭。

    早在9年前,有人問周鴻祎360要不要搞金融時,他異常激動地反問:

    “為什么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現在都奔著金融去呢?為什么不能各自干點有意思的事情?”

    當時,互聯網巨頭都一猛子扎進了金融領域。

    2013年,支付寶攜手天弘基金,推出了余額寶。

    支付寶背靠阿里,有電商平臺和信用體系的優勢。

    2014年,微信的理財通首批接入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四家基金,宣布正式打造金融開放平臺。微信的社交屬性保證了穩定的流量,碎片化時間理財更容易讓用戶接受,這些特質都給金融平臺鋪了路。

    彼時360重心還在安全產品和瀏覽器上,安全產品手機用戶有6.73億人,360安全瀏覽器的月活人數是3.57億人。盡管360產品的滲透率高達94%,但如何吸引用戶、評估用戶,都還是抽象的想象。

    周鴻祎在那段時間拒絕了找上門來的基金公司和銀行。

    直到一個和360極為相似的影子對手出現,才讓他看到了互聯網金融與360結合的可行性。

    這個影子對手就是和360一起在流氓道路上互毆的2345。

    難纏的藍色章魚

    有人曾經提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問題:

    360和2345到底誰更流氓?

    在你安裝其他軟件“下一步”不小心點快的時候,這兩個軟件的“全家桶”就會出現在你的電腦上。一個是360的綠圖標,一個是打開網頁后的藍章魚,甩都甩不掉。甚至有人問,2345是不是360旗下的導航?

    它們不僅沒有從屬關系,而且毫不相關。

    2005年,2345網站導航上線,一邊通過給網友提供盜版Windows系統,暗中植入導航,一邊請超過800萬的技術員進行推廣,在電腦里預裝360的軟件。藍章魚的觸角不斷伸長,迅速成為國內第二大導航。

    2006年8月,周鴻祎投資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360安全衛士隨之面世。

    最初十年,雙方各顯神通,較勁但不打仗。

    2345經常篡改安裝了360安全衛士電腦的主頁,360嚴防死守的同時,號召網友自發網民公投“惡意軟件”。當時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二者互相屏蔽,互相找漏洞,斗智斗勇。

    2011年到2014年的三年,2345的網頁導航的用戶從50萬增長到1000萬,360安全衛士擁有超過6億用戶。或許是樹大招風,2345也眼饞了360的產品。

    2345相繼推出了2345安全衛士、2345瀏覽器、2345游戲盒子等等。

    這些產品就是360安全衛士、360游戲盒子的納米級復刻產品。

    之后的幾年,雙方因為侵權問題官司不休,但一個更直觀的事實是,二者的業務和收入構成也逐漸趨同了。

    轉機還要從2345的主動離場說起。表面上看起來它還在和360在產品上纏斗,2018年360才勝了第一場官司。

    實際上在2016年,互聯網金融就成了2345利潤的主要來源。

    對于360來說,2345很難纏,但也并非沒有一點好處。暗戳戳改道的2345,替360提前蹚了互聯網金融的水。

    相繼走上互金路

    2014年,2345設立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隨心貸”。

    2015年,360金服成立,2016年,360借條上線。

    2016年和2017年兩年,2345金融借款平臺背靠上海銀行(7.030,-0.06,-0.85%),一共發放了360億的貸款,兩年的營業收入為22億元。2017年的金融借款凈利同比增長了4469.09%,2345將互聯網金融轉為主業。搜索引擎+銀行的模式走通了。

    2345被銀行看重的優勢是大數據和營銷能力,比如“全家桶”能帶來360度環繞的彈窗廣告,能監測用戶的各種行為,這個能力360也有。

    盡管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向360尾隨著2345做互聯網金融,但是時間點上,360卻顯示出了亦步亦趨的態勢。2345做什么成了,360接下來就甩開膀子開干。

    在2345推出隨心貸的一年多時間后,周鴻祎跟銀行開始了合作,這件事被發現還是在去年5月。

    新聞報道一名女士的征信報告中,工作單位一欄中出現“專業做雞十年”的侮辱性句子。

    這家接入征信卻又上傳侮辱性信息的正規貸款公司,四舍五入,也算是周鴻祎的。

    這家公司叫晉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成立,持股25%的第二大股東是北京奇飛翔藝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法人和董事長都是周鴻祎。

    2345的收益證明了互聯網金融的可行性,在這幾年,360也下了大力氣。

    在2018年,360金融新增了920萬授信用戶,凈利潤同比增加464%。

    2345的“引路”在2019年結束了,金融相關的業務關了,債務打包送人了,和互金幾乎脫離了關系。

    2019年,是互聯網金融的嚴打之年,《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責任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發,貸款產品年利率不得超過36%成為了一道紅線。但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管控,并不是從2019年才開始的。

    2016年,銀監會等四部委就發布了關于網絡借貸的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同一借款人在同一平臺上的借款上限,在這場風波中,房產貸款和汽車貸款的網貸平臺受到了沖擊。360此時to C的借款業務才剛剛開始,躲過了一次監管。

    2018年,因為P2P的頻繁暴雷,互聯網企業去金融化浪潮襲來,政府工作報告里出現了21次金融,與之相伴的動詞是監管、改革。

    互聯網金融在監管之下朝著科技企業方向轉型,螞蟻金服變成螞蟻科技集團,京東金融變成京東數科。

    這一年,還叫360金融的360數科發展科技的重點放在了提高獲客精準度、控制風險逾期率等等,因為風險監管得當,360在這一年獲得了20家傳統金融機構的信賴。

    次次都在監管風暴中脫身的360,變得更加“自信”,這種自信體現在更激進的經營動作上。

    2020年6月,360認購了集團了天津金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30%股份,成為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在360的流血事件剛發生的這幾天,360數科也沒受到影響,宣布將繼續整合小微相關產品,包括商戶貸、發票貸等等業務。但這期間,一個事實上更致命的風險點,卻似乎被它刻意忽略——借款人的合法利益保障。

    它或許還能在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之下游刃有余地經營,或許還能受到更多傳統金融機構的青睞,但這次流血事件也揭露了另一個真相,如果360借條不能在兼顧借款人利益的情況下轉型,那這把水果刀,遲早還要架在脖子上。【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吳曉波頻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催生血案的360借條:年利率187%、投訴兩萬條
    警方通報360員工被打傷:嫌疑人與360借條平臺有借款糾紛
    360借條發布2021年消保成績單,消費者服務滿意度達98.5%
    主營業務遭監管謀求新業務轉型 三六零擁抱元宇宙能否破局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