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31省份GDP出爐: 湖北重回第七 海南兩年平均增速居首

    隨著吉林和河北于1月25日發布2021年經濟數據,全國31個省份的經濟數據已全部出爐。

    從總量上看,包括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多個省份跨上新的萬億級門檻;從增速上看,憑借政策優勢和資源稟賦,海南和山西成為去年領跑者,而陜西和河南同時遭受汛情和疫情影響,經濟發展受到沖擊。

    海南成為增速實質領跑者

    從經濟總量上看,2021年,多個省份跨過新的萬億級門檻。其中,廣東GDP突破12萬億元;江蘇、山東和浙江分別突破11萬億、8萬億和7萬億元;四川和湖北跨過5萬億門檻;上海、安徽、河北和北京跨過4萬億門檻;陜西和江西尚未跨過3萬億,致2021年出現了3萬億斷檔。

    從經濟總量的排名上來看,總體穩定下出現多個省份的變動。從疫情中恢復的湖北超過了福建,重新回到第7位;重慶超過遼寧排名第16位;山西和內蒙古超過貴州分列第20和21位。這正反映了2021年經濟運行區域特點。

    從增速上來看,湖北、海南和山西成為增速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增長了12.9%、11.2%和9.1%。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海南、山西、貴州和江西分別居前3位,分別是7.3%、6.3%、6.3%和6.2%。但由于湖北的特殊性,海南成為2021年全國實質領跑者。

    從2017年起增速領跑的貴州,如今將這一位置讓給海南。貴州省社科院副院長黃勇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貴州投資增速下滑,傳統產業繼續在升級,新興產業還需要培育。大數據雖然有一定基礎,但是在國民經濟中還沒有起到支柱性作用,而貴州進出口和消費規模較小,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強。因此,在疫情之下,貴州經濟增長受到很大影響。

    貴州連續多年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與其投資密切相關,也成為其增速下滑的原因。2021年,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比上年下降15.5%,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0.3%,比重比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

    而受益于自貿港政策機遇,海南的投資、消費和進出口都呈快速增長。2021年,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6.5%,兩年平均增長13.1%。

    長期依賴于房地產投資的海南,2021年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4.9%,增速高于房地產開發投資12.1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全省產業投資(不含房地產開發)同比增長33.5%,高于全省投資增速23.3個百分點,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1.0%。

    在政策機遇下,海南可能將迎來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2021年海南將增長目標確定為10%以上,全國最高,2022年海南又將增長目標確定為9%左右,位居全國第一,而貴州目標是7%左右。預計未來幾年,全國的領跑者將是海南。

    貴州增速下降也影響了其排名。2017年,貴州從重慶手里接棒領跑,GDP排名連續上升,2017年排名第25位,2018年排名第24位,2019年上升到第22位,2020年上升到第20位。不過,2021年貴州退居第22位,山西擠進20強,排名第20位。

    山西是2021年的一匹“黑馬”。在2021年上半年,山西經濟增長速度還處于全國中游,增長12.2%,兩年平均增速5.2%。但是三季度山西經濟迅速上升,與其他大多數省份不同,山西三季度的兩年平均增速上升至5.8%,全年更上升到6.3%。

    煤炭供需緊張、價格上漲是山西經濟逆勢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2021年,山西規上原煤產量11.9億噸,增長10.5%;發電量3734.4億千瓦時,增長8.9%;外送電量1234.7億千瓦時,增長17.2%;煤成氣產量94.1億立方米,增長15.6%;煤、電、氣產量均創歷史新高。

    受益于煤炭、鋼材等主導產品價格大幅上漲,企業利潤成倍增長,去年1~11月份,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784.9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工業企業利潤3055.8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增長2.5倍,創歷史新高。

    不過,除了煤炭之外,也要看到山西的動能轉換,制造業帶動效應十分明顯。2021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7%,比全國快3.1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9.1%,比全國快3.0個百分點。

    從三大門類看,去年山西采礦業增長10.8%,制造業增長1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6%,制造業帶動作用明顯。從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長11.2%,非煤工業增長14.5%,增速明顯快于煤炭工業。

    陜西、河南遭疫情沖擊

    與山西不同,陜西雖然也是煤炭資源大省, 其2021年經濟增速卻并不高,為6.5%,兩年平均增長4.3%。疫情沖擊是陜西2021年經濟面臨最明顯的挑戰。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陜西經濟本身面臨的問題。

    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西安石油大學教授曾昭寧向第一財經表示,陜西經濟是投資拉動型的,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里主要靠投資,投資下滑對經濟影響比較大。另外,西安經濟總量在全省占比高,西安經濟發展對全省的影響也比較大。

    2021年,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0%,兩年平均增長0.5%。而占比陜西省經濟總量38%的西安,隨著“十四運會”場館及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以及工業新開工項目的減少、房地產投資放緩等因素,固定投資下滑。

    目前,西安2021年全年數據尚未公布,1~11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 8.2%。從重點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1.7%;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2%;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15.7%;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5%。

    與陜西一樣,相鄰的河南同時遭遇汛情和疫情的沖擊,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2021年,河南GDP為58887.41億元,同比增長6.3%,兩年平均增長3.6%。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根據報告,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災害共造成河南省150個縣(市、區)1478.6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200.6億元,其中鄭州市409億元、占全省34.1%。

    對于陜西和河南而言,2022年都將面臨如何恢復元氣的問題。曾昭寧表示,現在西安的疫情已經進入尾聲階段,需要回歸到市場常態,要推進復工復產,采取政策措施支持經濟恢復發展。

    1月20日,陜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2022年一季度經濟穩增長工作的意見》和《支持西安加快經濟恢復發展若干政策》,分別提出10條具體政策措施。

    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推進“三個一批”,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8萬億元。工業投資8500億元、增長10%以上,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市場監管總局:全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
    31省份GDP出爐: 湖北重回第七 海南兩年平均增速居首
    中國34個都市圈:6個已成熟,廣州、上海都市圈領跑
    財政部: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20萬億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