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斯達克上市不足兩年的“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于日前宣布啟動私有化后,市場対之報以6.17%的股價重挫。眼下,整個直播電商行業正逢多事之秋,多位頭部主播頻頻“翻車”,監管政策密集出臺。在經歷了年初的風生水起之后,網紅電商的風口還能否延續?
股價“上市即巔峰”
據如涵控股的公告,公司已收到3位創始人馮敏、孫雷和沈超于2020年11月25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提議將公司私有化。目前,公司董事會已成立由3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對該提案所涉交易進行后續的評估和審議。
用“上市即巔峰”來形容其股價走勢,一點不為過。如涵控股于2019年4月3日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收盤價即破發超過三成。如果投資者在當日以開盤價買入,此后全無解套時刻,迄今的浮虧幅度超過七成。
如涵控股的私有化方案顯得“誠意不夠”。方案顯示,3位創始人提議以每股0.68美元的價格(約合3.4美元每股ADS),以現金收購的方式實現私有化。該價格相比公司當日收盤價3.08美元每股ADS,溢價幅度僅有10%。而此前宣布私有化的暢游給出了57%的溢價、搜狗給出了56.5%的溢價。由此,在私有化計劃宣布的次日,公司股價下跌了6.17%。
值得關注的是,如涵控股“第一網紅”張大奕并未出現在此次私有化方案名單中。公開資料顯示,張大奕現為如涵控股聯合創始人、CMO。雖然持股不少,但其個人不在如涵控股的董事會名單中。據公司2020財報年年報,截至今年8月14日,馮敏持股25.3%,孫雷持股12.6%,沈超持股5.5%,淘寶持股7.4%,張大奕持股13%。另據最新公告,馮敏、孫雷、沈超三人實際擁有公司已發行及發行在外股份總數的約42.7%及總投票權的87.8%。若私有化方案最終得以實施,按照張大奕持股13%計算,她將能套現約3600萬美元。
事實上,如涵控股似乎正在刻意推動一場“去張大奕化”的操作。此前財報中,張大奕為公司帶來的營收一度占到公司半壁江山。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根據最近發布的三季報,截至2020年9月30日,如涵控股實現營收2.485億元,同比下降9%;毛利率則由去年同期的44%下降至41%。對此,財報解釋稱,自今年4月以來,遭遇負面輿論的某頭部網紅開設的自營店鋪銷售額大幅下滑,是造成本季度凈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直播業進入多事之秋
在經歷了年初的風生水起后,直播行業如今進入了“多事之秋”。
在一眾“網紅直播”中,近期最為煎熬當屬辛有志,眼下他正深陷一場“真假燕窩”的漩渦之中。今年10月25日,辛有志旗下辛選主播“時大漂亮”在直播間推廣了一款燕窩產品。隨后,有消費者展示視頻并喊話:“這是燕窩嗎?這不都是水嗎?”直指直播間存在虛假宣傳,引發網絡廣泛關注,多家相關的A股公司股價因此遭受重挫。彼時,辛有志方面還多次強硬回復,并表示將訴諸法律。
11月17日,職業打假人王海曬出了該產品的檢測報告,稱辛有志直播間出售的所謂“即食燕窩”實際上只是“燕窩風味飲料”。11月27日晚,辛有志發表公開信,承認在推廣中存在夸大宣傳等行為,并表示將按照“退一賠三”的原則賠償所有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按銷量計算,共需賠償近6200萬元。不過,辛有志依然否認存在“虛假廣告”的行為。
此外,李佳琦、李雪琴、汪涵近期也因直播帶貨存在售后難或數據造假等問題,被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批評。
監管層面也動作頻頻。日前,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這是繼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國家網信辦《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之后,有關部門近期對直播電商發出的第三份管理規范類文件。
“這個行業經歷了上半年的野蠻生長之后,現在該是規范它的時候了。”一位直播行業人士表示,監管的不斷加強完全是預料中的事情。“粗放式的來一個人就能當主播的階段已經過去了,直播要做到幫助品牌方實現‘品效合一’,而不是簡單賺個坑位費,那樣行業才有出路。”
對于主播本人而言,該人士表示,目前行業頭部的主播都已經向供應鏈渠道延伸,“如涵控股這種跟供應鏈幾乎脫鉤的模式眼下看起來并不成功。”事實上,包括薇婭、李佳琦等在內,如今頭部主播背后都已搭建起自己的供應鏈渠道。此前辛有志在一次活動上明確表示:“與其說我是主播,不如說我是做供應鏈渠道的,得供應鏈者得天下。”【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上海證券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