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iPhone 14系列正式發售,在其發售后的第一個周末,北京三里屯、華貿和朝陽大悅城三家蘋果零售店門前大排長龍。近日,記者再次探訪三里屯蘋果零售店時發現,即便在工作日,iPhone新品展柜前仍擠滿體驗新機的顧客。
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品發售后的首個周末,排隊進店的顧客高峰期達到200人,近兩個工作日前來咨詢、體驗新機的顧客也絡繹不絕。
如此火熱的銷售場景,與日前信通院發布的7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30.6%,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對此,有專家向記者表示,歷年iPhone新品發布后均會掀起年度手機消費熱潮,加之華為手機業務承壓后,國內手機廠商未能搶占華為騰出的高端市場空間,高端市場份額進一步被iPhone占據。
萬元iPhone一機難求
盡管網絡吐槽不斷,“靈動島”功能甚至被羅永浩炮轟宣傳視頻“造假”,但iPhone 14高端系列手機還是受到眾多消費者追捧。記者走訪發現,消費者對iPhone 14 Pro和Pro Max的關注,不僅體現在相應展柜前人頭攢動,超長的“無貨期”也展現了高配版本“一機難求”的局面。三里屯蘋果門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想要線下買到高配版本的機型最早也要等到10月末,部分配置的產品甚至要排到12月初。
但從信通院數據來看,2022年1-7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3.0%,7月數據同比降幅高達30.6%。在手機市場大環境整體偏弱的背景下,動輒萬元的iPhone高配版本為何能掀起購機熱潮,并成為“一機難求”的明星產品?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昊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iPhone新品的火爆,一方面受益于性能領先市場的A16處理器和“進一步優化的系統”,能為用戶提供更持久的流暢用機體驗;另一方面,安卓陣營部分產品創新不足,也導致部分用戶轉向iPhone系列。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Ivan Lam向記者表示,隨著手機市場的發展,高端化已成為發展新趨勢。Counterpoint報告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批發價介于250- 399美元的中高端手機同比增長近10%,占總銷量的25.5%,較兩年前的16.9%有明顯增長。
王昊告訴記者,從2020年9月,華為手機業務因芯片供應受阻承壓后,國內手機廠商并未成功搶占華為騰出的高端市場空間,這也造成高端市場份額進一步被iPhone占據。Counterpoint數據也體現了這一點,2021年,國內高端手機市場中(批發價高于600美元),安卓手機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44.6%縮水至36.5%,而iPhone卻將領先優勢拉大至27個百分點。
iPhone高配版本銷售火熱還得益于蘋果公司“精明”的定價策略。Ivan Lam告訴記者,以“相對較低”的價格銷售基礎版本,不僅能與安卓陣營爭奪中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同時也為較早版本iPhone用戶提供了“低價”嘗新的選擇。
“高配版本的目標客戶是更追求性能、希望體驗最新‘黑科技’的群體。這部分用戶價格敏感性相對偏弱,蘋果公司可借高配版本賺取更多利潤。”Ivan Lam預測,囿于升級不明顯等因素制約,iPhone 14基礎版本恐難成為銷售主力,反觀高配版銷量占比則有望超過60%。
華為Mate 50火爆開售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 50系列于9月21日正式發售,線上平臺華為商城的熱銷機型10秒內售罄,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看到,Mate 50全系產品也被一掃而空。21日晚9點左右,深圳萬象天地華為全球旗艦店內,只剩下黑色的Mate 50 Pro,以及黑色、紫色Mate 50手機有現貨,其他顏色機型已經售完。在門店二層樓角落,仍有不少購機的機主排隊等待店員提供驗機和轉移數據等服務。
王昊認為,雖然華為在芯片領域受到制約,但其憑借已構建起的產品生態,仍然吸引著眾多客戶購買。同時,Mate 50系列在影像、操作系統等方面的創新,也為用戶增加了選擇它的理由。
華為能否依靠Mate 50 奪回丟掉的市場份額?部分觀點仍持較悲觀態度。“來自渠道方的消息顯示,失去5G已成為華為手機的‘致命’短板,對于大部分客戶來講,花費高端手機的費用只買到4G手機是無法接受的。”Ivan Lam告訴記者,當前條件下,華為手機業務的重點是如何對抗市場份額的下滑。
iPhone與Mate 50此番較量結果如何,還要交給市場檢驗。
國產手機如何破局?
在蘋果門店挑選手機的聞哲(化名)向記者表示,他一直是安卓手機用戶,考慮到近期安卓手機提升有限,有些新品甚至出現部分功能的“負優化”,而iPhone相對穩定的使用體驗,促成他做出“轉投”iPhone陣營的決定。
聞哲的想法并非個例,網間有聲音認為,驍龍888和8 Gen1處理器產品力不均衡拖累了安卓陣營手機銷售。Canalys報告顯示,2022 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VIVO、OPPO和小米的市場份額分別下滑19-25個百分點。
對此,Ivan Lam有著不同的看法,放眼全球市場,包括三星在內的一些安卓陣營品牌,同樣受到處理器制約,出貨量卻未受影響。以三星為例,2022年二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9%。Canalys報告中,2022 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三星市場份額提升6%,也印證了Ivan Lam的觀點。
在王昊看來,一些國產手機品牌靠堆砌硬件來營造產品賣點是極不可取的。當前硬件性能普遍過剩,僅靠提升硬件參數,而不重視產品使用體驗的優化,很難在諸多競品中建立起核心競爭優勢。反觀iPhone、華為等品牌的成功,就受益于對用戶使用體驗的打磨,借此培養起用戶使用習慣,也為提升產品粘性奠定下基礎。
對于國產手機品牌如何提升競爭力,Ivan Lam建議道,首先要提升產品使用體驗,無論是自研芯片、操作系統,還是在通用硬、軟件上做到差異化設計,都要以提升用戶體驗為前提,優秀的用戶體驗也是后續諸多策略實施前提;其次,可以“沖擊高端”為重要途徑,持續積累品牌影響力,進而與iPhone爭奪高端手機市場。同時,還要經營好存量市場,以優化體驗、提升用戶粘性為抓手,降低客戶流失率,維護好已“打下的江山”。
國際數據公司(IDC)報告也指出,隨著國內安卓廠商在高端化路線上的持續投入,將會明顯提升安卓手機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另外,越來越多的安卓廠商與供應鏈企業,從技術預研階段即開始深度合作,部分底層的技術也更加開放,越來越多定制化、差異化的產品正在出現。通過更多時間的積累,從量變到質變,安卓手機有望逐漸站穩高端市場,未來會對蘋果的優勢地位發起進一步沖擊,高端手機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而手機廠家在不斷沖擊高端之余,“進一步挖掘老年人群體對中低端手機的需求,也將為企業提供額外的業務收入。”王昊指出,當前智能手機在老年人,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老年人群體中的普及度仍然不高,這為中低端手機銷售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至于如何激活這部分人群的購機意愿?王昊建議,既要手機廠商提供出更加滿足老年人使用需求的產品;也希望相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措施,為中低端手機在老年人群體普及提供有力支撐。【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證券時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