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海底撈再次人事大調整:實施輪值COO計劃,調整董事會成員

    海底撈的高層人事調整還在延續!

    9月21日晚間,香港上市公司海底撈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已采納并計劃實施輪值首席運營官(COO)計劃,大區經理、各職能部門部長或總監及各委員會主任在符合特定條件后,均有資格參與輪值計劃。每一輪值首席運營官的選定和連任,需由首席執行官提名并根據公司任免流程進行任命。

    依據海底撈的表述,輪值計劃可以讓相關人員對本公司的整體管理政策,及不同業務領域和地區的管理流程擁有更全面及宏觀的理解,并將他們的專業及經驗應用于海底撈運營的日常管理。

    在啟動輪值首席運營官計劃的同時,海底撈還對董事會進行了調整,楊華、劉林毅、李瑜及楊立因工作調整已各自向董事會請辭以辭任執行董事,于2022年9月21日起生效。四人將繼續擔任各自目前于海底撈的其他職務。

    據了解,這是繼今年3月初張勇把集團CEO一職移交楊利娟后的又一次重大人事變動,而當時公司最高權力賦予楊利娟,是為了便于其實施拯救海底撈的“啄木鳥”計劃。在昨天的公告中,海底撈方面表示,“啄木鳥計劃”帶來了積極成效,集團在中國內地及其他地區的餐廳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提高決策效率,優化角色劃分

    在本次調整之前,海底撈董事會成員共15人,包括創始人、集團主席張勇,集團CEO楊利娟和集團首席戰略官周兆呈等在內的10名執行董事和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此次調整之后,海底撈董事會將由6名執行董事和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

    海底撈在公告中表示,今后一個精簡強化的董事會結構將提高海底撈的決策效率,優化董事會與高級管理層的角色劃分。

    公開信息顯示,本次調整出去的4位執行董事分別為海底撈餐廳運營、產品食安方面的高管,其中,楊華1999年加入海底撈,歷任四川海底撈副總經理、海底撈教練,2021年6月起擔任海底撈大區經理;劉林毅2003年進入海底撈,歷任四川海底撈北京區域經理、四川海底撈海外事業部部長、負責優鼎優餐廳業務以及海底撈教練,自2021年6月起任大區經理,主要負責中國大陸餐廳的整體運營;李瑜2007年加入海底撈,先后擔任海底撈門店經理及大區經理,今年3月1日被任為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COO。楊立2021年6月起任海底撈產品總監,負責技術創新及研發、產品標準化和食品安全。

    事實上,海底撈董事會并非從一開始就這么龐大。

    2020年,海底撈開啟運作周期為10-15年的“接班人計劃”,該計劃重點是進一步強化人才晉升機制,通過在各崗位的管理實踐和長期的觀察與判斷,找到符合“愛海底撈、業務熟練、又能洞察人性”標準的領導接班人。

    而與“接班人計劃”緊密相關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治理團隊年輕化。當時有分析認為,此舉是為了因應“Z世代”消費力量的崛起,有助于提長對市場節奏的感知和把握,幫助企業適應創新強、更新快的新發展特點。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海底撈董事會在去年8月開始擴員,從原來的6人增至15人,楊利娟、李朋、楊華、劉林毅、李瑜、宋青和楊立等7人新增為執行董事,馬蔚華和吳宵光新增為獨立非執行董事。而“擴員”后的海底撈董事會,其平均年齡由原來的53.6歲降至47.9歲,執行董事成員的平均年齡由原來的45歲降至40.1歲。年輕化被業界視為海底撈董事會的新特色。

    “啄木鳥計劃”行之有效

    在近兩年,由于遭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底撈業績出現下滑,為了更好地治理公司,張勇在今年3月1日辭任集團CEO,有著“公司1號員工”之稱,從基層崗位逐步提拔至集團副CEO兼首席運營官的楊利娟接任集團CEO一職,她除了要負責監督集團的管理及發展戰略,另一項重點工作是負責“啄木鳥計劃”的落實與推進。

    “啄木鳥計劃”是海底撈在2021年底啟動的一項自我拯救計劃,它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門店(包括海外門店),采取措施進行整合。同時,著手重建和強化部分職能部門,恢復大區管理體系。海底撈方面告訴知食君,截止2021年底,海底撈已關店300家,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該公司評價說,自“啄木鳥計劃”實施以來,公司內部管理和運營明顯改善,董事會亦認可楊利娟“顧客優先、員工優先”的理念,以及嚴格按照財務考核結果篩選及淘汰門店和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在2022年的半年報中,海底撈表示,今年6月以來,餐廳經營表現月度環比已經明顯好轉,同時內部“啄木鳥計劃”取得一定成效,集團計劃擇機啟動“硬骨頭”門店計劃,目前在考慮重新啟動開業可能性的門店為2021年“啄木鳥計劃”下關停的部分門店。

    此外,第三方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從整個上半年的數據看,國內門店1-6月翻臺率與去年同期水平對比,分別是106%、100%、80%、80%、100%和120%。

    今年8月12日,全球4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發布“第四屆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榜單,共有50家公司入圍,海底撈是入選榜單的唯一一家餐飲企業。有行業分析人士告訴知食君,海底撈進入榜單證明了以楊利娟為核心的海底撈管理團隊洞察市場需求,堅持創新思維的管理水平和駕馭能力。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楊利娟走馬上任CEO的同時,海底撈還提拔了兩位“80后”高管,分別為李瑜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首席運營官,王金平出任港澳臺及海外地區首席運營官。

    依據海底撈的公告,李瑜所任現職沒有改動,這意味著,接下來一段時間里,海底撈將出現3位COO——李瑜、王金平和新的輪值COO,三人之間如何分工協作,值得關注。【責任編輯/常琳】

    來源:知食說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海底撈再次人事大調整:實施輪值COO計劃,調整董事會成員
    豬肚雞湯底系粉料沖泡?海底撈回應
    海底撈上半年虧損2.66億元:“服務主義”臨考,火鍋競爭格局激蕩
    【爆料】海底撈被曝豬肚雞湯底系粉料沖泡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