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日,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表示,在2022年年底前,將限制氖氣等惰性氣體的出口。該部門高層官員瓦西里表示,這一舉措將加強俄羅斯在國際市場的地位,為“重新布局已被打破的全球供應鏈并建立新供應鏈”提供機會。
據了解,惰性氣體是生產半導體的基礎材料之一。許多行業里的電子產品都需要半導體,用于制造手機、汽車、導航系統等。有分析稱,俄羅斯對惰性氣體的出口限制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本就緊張的全球芯片市場供應狀況。
全球70%氖靠烏克蘭、40%鈀靠俄供應,沖突牽動芯片供應 行業急尋替代來源
俄羅斯限制惰性氣體出口,加劇全球“芯”荒
據報道,俄羅斯占三種惰性氣體——氖、氪和氙全球供應量的30%,其中氖是制造芯片的最關鍵成分之一。據市場調研公司Expert Market Research 稱,半導體行業使用氦氖激光器生產芯片,消耗了全球近一半的氖氣產量。
俄羅斯政府表示,俄羅斯過去向日本等國家或地區供應惰性氣體,而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只有得到國家的特別許可才能出口。
↑資料圖。惰性氣體是生產半導體的基礎材料之一
此前,全球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問題造成了全球范圍內芯片短缺。俄烏沖突的爆發,更是加劇了這一情況。烏克蘭曾是全球最大的惰性氣體供應國之一,其氖氣生產總量占全球超70%。自沖突以來,位于在馬里烏波爾和敖德薩的惰性氣體工廠都已關閉,這意味著全球氖氣產能突然失去近一半。
據了解,氖氣是鋼鐵冶煉過程中的副產品,而此前被俄方控制的亞速鋼鐵廠此前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家具備生產效益較高的氖、氪、氙和氦等稀有氣體所需條件的工廠之一。
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已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措施中,包括阻止該國進口芯片、計算機、電子產品等。3月31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俄羅斯科技和網絡相關的實體與個人實施制裁,俄羅斯最大芯片制造商米克朗控股公司被列入制裁名單。而歐盟在對俄實施的第5套制裁措施中,也包括在關鍵領域實施進一步價值100億歐元的出口禁令,主要為先進半導體、機械和運輸設備的行業。
資料圖。俄羅斯米克朗工廠生產的電子護照微芯片
俄官員說:“我們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提高(惰性氣體的)生產能力。”這位官員表示,希望借此機會,讓大家注意到俄羅斯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位置。“這會在我們與別人談判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一些競爭優勢。”這位官員說道。【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紅星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