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經營結果未達預期,市值較高位蒸發三千億港元的海底撈跌入海底?

    又跌2%!截至11月2日,海底撈的股價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下跌。

    2021年,海底撈成了熱搜榜上的常客。據不完全統計,海底撈今年登上熱搜榜的次數已經超過35次,平均每個月上榜3-4次,話題負面偏多。

    上半年業績未達預期,股價“跌跌不休”,海底撈怎么了?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整體上看,海底撈近幾年核心競爭力在衰退。海底撈的主要優勢是服務,這個服務放在10年前,是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但是,隨著我國餐飲服務業持續的升級,海底撈在服務方面的優勢已然不復存在,肉眼可見的是,海底撈的翻臺率在逐年下滑。”

    熱搜上的火鍋巨頭,

    海底撈今年平均每月上三四次熱搜

    據不完全統計,海底撈今年登上熱搜榜的次數已經超過35次,平均每個月上榜3-4次,話題負面偏多,比如#海底撈2020年凈利潤下降約90%# #海底撈牛肉粒變素了# #海底撈跨商場拉客被商戶投訴# #海底撈市值蒸發超2400億港元# #鄭州一海底撈72元200g毛肚實際只138g#等等。

    11月1日晚間,話題#海底撈豆花過期被罰款2萬#登上熱搜榜首位。

    企查查資料顯示,上海撈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同濟路分公司被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原因是“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從詳情來看,今年7月27日上午,執法人員在對上海撈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同濟路分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在廚房配菜區查見一盒“撈派豆花”,規格8塊/盒,出菜機電腦系統顯示已過期,該過期食品與其他未過期食品混放,且未標明不再使用。

    通過股權穿透可知,上海撈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為知名火鍋巨頭海底撈旗下企業。

    這距離海底撈上次因食材問題上熱搜不足半月。

    10月15日,河南鄭州,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撈某店就餐時,其中點了一份72元的撈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后發現分量明顯很少,要求員工稱重時發現規格約200g的毛肚實際只有138g。

    10月19日,針對#鄭州一海底撈72元200g毛肚實際只138g#這件事,海底撈官方回應稱:“產品按要求擺盤后存放需在半小時內。顧客凌晨4點就餐,因員工提前擺盤后放入凍庫保存,產品特性導致水分流失。屬操作失誤,已加強整改。對此我們很抱歉,已于當天給顧客當面道歉,并支持顧客依法維權。因顧客提出兩萬現金賠償,未能達成一致。已就此向市場局主動報告。”

    門店總數已突破1500家,

    新店達到首次盈虧平衡并實現現金投資回報的時間變長

    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突襲,對海底撈造成重創。根據過往公告可知,2020年1月26日起,海底撈暫時停止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的營業。直到2020年5月底,海底撈才重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絕大部分門店。

    2020年下半年,海底撈出現員工人手短缺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海底撈決定自2020年三季度起全面提高中國大陸門店一線員工基礎工資的標準,包括計件工資單價及員工底薪標準。根據全國不同城市情況,基礎工資標準調整為每月增加人民幣200元到人民幣1600元不等。

    最終,我們在海底撈2020年年報中看到,海底撈的餐廳總數從2019年的768家增長至2020年的1298家,其中,新開門店544家,關閉門店14家,累計增長530家;平均翻臺率從2019年的4.8次/天,下滑至2020年的3.5次/天;顧客人均消費從2019年的105.2元,增長至2020年的110.1元。

    2020年,海底撈實現收入約為286.14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餐廳經營收入約為274.54億元;2020年,海底撈的凈利潤約為3.1億元,同比下降86.8%。

    進入2021年,海底撈的業績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用海底撈管理層的話說:“經營結果未達預期”。

    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的營業收入約為200.94億元,同比增長105.9%;利潤約為0.97億元,同比增長110%。

    據海底撈介紹,影響其今年上半年業績的原因主要有:“我們于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量較多,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門店數達到1597家,相關支出顯著增加;新開業門店達到首次盈虧平衡并實現現金投資回報的時間長于往期;門店營運仍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

    股價“跌跌不休”,

    總市值已蒸發超3300億港元

    新冠疫情下,餐飲企業處境艱難,海底撈除了平均翻臺率在下滑,股價也一路走低。

    數據顯示,2018年9月26日上市首日,海底撈的盤中最高價為19.64港元/股,收盤價為17.82港元/股,單日漲幅為0.11%。按照53億股的總股本計算,當時,海底撈的總市值約為994.46億港元。

    此后,海底撈的股價整體呈現上漲態勢,今年2月一度超過85港元/股,按照2月17日的收盤價83.55港元/股計算,海底撈的總市值可達4428.15億港元。

    最近半年多,海底撈的股價持續走低。

    據了解,海底撈的股價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下跌,截至11月2日收盤,海底撈當前股價為20.4港元/股,當前總市值為1113.6億港元。

    據媒體報道,張勇在今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談了海底撈的業績、股價、口味和負面新聞等問題。

    張勇表示,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他對海底撈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是“不抱有希望的”,因為“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至于股價和負面新聞,張勇表示“股價是資本市場的行為”“網上有很多關于我個人的負面新聞,這些不是我能掌控的。我會盡量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面對投資者提出“海底撈服務好,但是味道一般,味道怎么考慮的?”這一質疑,張勇回應:“餐飲業和火箭上天是有差異的,火箭上天有標準,餐飲沒有標準。只不過是有些企業強調口味的宣傳,我們不重視而已。”

    去年9月,在一場圓桌論壇上,張勇就企業如何穿越周期這一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企業家和大多數人一樣,身上有很多缺點。我覺得企業家最容易犯兩個錯誤。一是貪婪,能成為企業家,肯定取得過一些成功,這些成功會讓你更‘貪’,而且有時候會把這種貪婪包裝成一種理想。當然如果一點不‘貪’,這企業家也有問題。所以我覺得企業家可以有一點‘貪’。”張勇認為。

    “我覺得如果一個企業想倒掉、想不能穿越這個周期,他必須同時犯兩個錯誤,又要貪婪,又要愚蠢。”張勇認為,想超越周期只能犯一個錯誤,可以貪,但不能愚蠢;可以愚蠢,但千萬別貪。【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貝殼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經營結果未達預期,市值較高位蒸發三千億港元的海底撈跌入海底?
    海底撈翻臺率降至每天3次人均消費下滑 張勇坦言盲目擴張
    【財報】海底撈半年報:實現營收200.94億元,同比增長105.9%
    海底撈兩創始人辭去董事職務 市值半年蒸發3000億港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