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10月30日消息,為期兩天的G20峰會上,來自世界最大的20個經濟體領導人將支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簽訂的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以期于2023年生效。有研究顯示,富裕國家將成為“主要贏家”。
路透社拿到的有關文件草案寫道,“我們呼吁OECD和G20的包容性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框架迅速制定詳細計劃和多邊工具……以確保新規則2023年在全球范圍內生效。”據悉,倡議書將在31日正式通過。
3個多月前(7月10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也是在意大利召開會議。會后公報稱已就更穩定、更公平的國際稅收框架達成協議。公報指出,G20集團支持跨國企業利潤重新分配、設置全球最低公司稅率等措施,并呼吁更多國家未來加入磋商。根據此前磋商,擬定中的最低公司稅率為15%,目前已有132個國家加入協議。
本月早前,OECD宣布136個國家已就跨國公司最低企業稅率達成協議,以限制谷歌、亞馬遜、Facebook、微軟或蘋果等公司在低稅地區設置辦事處避稅的行為。順便一提,中國已加入這一協議,并支持15%最低稅率。分析指出,由于協議可能排除銀行、石油和保險等行業,再加上中國本身稅制,因此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并不大。
這項協議為年收入超過7.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5.5億元)的公司設定了15%的最低稅率,并且規定規模較小的跨國公司——年營業額為200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480億元)且利潤率超過10%的公司必須在他們銷售產品或服務的國家/地區納稅。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表示,支持最低企業稅將有助于美國企業和工人,盡管該協議也意味著許多美國公司,如互聯網巨頭,將支付比現在更多的稅。
據總部位于倫敦的團體“稅收公平網絡”(TJN)稱,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因“避稅天堂”的存在損失2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7萬億元)的財政收入。
這項協定對于“避稅天堂”的打擊是毋庸置疑的。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獲益也天差地別。《華爾街日報》30日分析稱,富裕國家政府將成為該協議的“主要贏家”。
據研究機構“歐盟稅務觀察”(EUTO)估計,企業稅門檻將給參與協議的政府產生1852億歐元額外稅收,但大多數都流入富裕國家。美國將獲得512億歐元,歐盟成員國總計獲得6390億歐元,中國能得到34億歐元,僅為美國的15分之一。
經濟不發達國家的獲益更少——慈善機構樂施會(Oxfam)測算,52個發展中國家總計每年將從稅收分配的轉變中獲得15億至20億美元的收入,僅僅是發達國家的一小部分。
然而,最低稅率的協定的落實還需要各國新的立法配合。而這對于美國極化的政治環境來說,存在一定挑戰。共和黨人主張“把(企業)收益分享出去”需要一紙協定,因此需要參議院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員投票通過,這需要至少17個共和黨參議員倒向拜登的民主黨。
G20早在2013年就想對全球稅收系統“動刀”,金融危機之后,許多成員國對于跨國公司的避稅操作極為不滿。然而在過去約10年間,G20成員之間在貿易、經濟競爭等方面愈發緊張,關于改革全球稅率的對話屢次中止。因此G20今年7月就最低企業稅率達成一致后,會議公報中稱這是一份“歷史性的協議”。【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觀察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