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德勤舉報事件】德勤削弱審計行業公信力,都是價格戰惹得禍?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內部舉報事件仍在繼續發酵。繼2月3日晚員工曝光舉報文件,至2月4日迅速沖上熱搜后,2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已關注到相關信息,地方證監局也接到了有關舉報,并安排對舉報事項進行核查,要求相關機構內部自查,后續情況將持續跟進。

    德勤是否涉及違規,目前仍待監管機構核查,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此類現象在審計行業實則并不鮮見,甚至已成為“你知我知”的行業公開秘密,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事件也給審計行業敲了一記警鐘,后續,各家機構或將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監管檢查和行業自查也將進一步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

    證監會火速安排核查

    歷經幾日的發酵,德勤內部舉報事件引發證監會的高度關注。2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已安排相關證監局對此舉報事項開展核查,同時要求就該會計師事務所開展了內部自查,后續情況在進一步跟進中。

    2月4日,一份長達55頁的舉報PPT將德勤推上微博熱搜,2月5日該事件進一步發酵,并在金融圈“炸了鍋”。 PPT顯示,舉報者自稱是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審計一組的一名員工,該員工將材料文件群發公司郵件,對2016年、2017年個別審計項目提出質疑,并舉報德勤審計業務違規。

    細看此份舉報材料,包含數十項違規事件,主要涉及審計程序未執行(放飛機)、領導接受客戶大額禮物、計提減值審計粗糙等嚴重背離審計職業道德的行為,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中國外運、博奇環保、紅黃藍等。針對德勤員工舉報事件,中國外運2月5日回應稱,相關舉報是針對德勤的內部糾紛,公司不予置評。

    伴隨著事件熱度的不斷升溫,德勤也在2月5日下午發布了公司聲明,其中表示,“本所先前收到一名員工通過內部渠道報告的相關事項,并且已對此開展全面調查,未發現任何證據影響我們審計工作的充分性,因此相關審計工作支持我們的審計意見,我們會對收到的任何質疑進行調查”。

    針對該事件的調查進展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向德勤方面進行采訪,其相關負責人回應“一切以公司聲明為準”。

    在多位行業資深律師看來,此次事件對德勤的影響,主要看舉報內容是否被查證屬實,如果是,則將對德勤接收新業務以及后續業務推進等多方面產生影響,若違規行為給投資者等造成損失,甚至可能會引發索賠。

    “如果查證屬實,德勤有可能面臨行政處罰。被牽連的上市公司也可能被認定為存在欺詐,虧損的投資者會向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索賠,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中介機構存在過錯,也可能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向北京商報記者說,更重要的是,此事件也會對德勤所在的行業聲譽產生比較惡劣的影響,主管部門可能因此開展行業整頓。

    審計行業價格戰盛行

    “牽一發而動全身”,德勤內部舉報事件也引發了市場對 “四大”(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以及整個審計行業的關注。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20年9月底公布的數據,2019年,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分別以56.5億元、43.7億元、41億元、33.6億元的總收入,在國內會計師事務所中排名前四。不過,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審計行業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某不愿具名的資深注冊會計師對北京商報記者直言,審計行業的“放飛機”現象其實早就存在,這是長期惡性循壞導致的后果。該注冊會計師具體談到,目前審計行業的競爭壓力很大,大范圍內都在打價格戰,同樣的項目,報價可能是之前的5折,甚至還低,這就不得不降低成本,包括降低人力費用。“每逢財報高峰期,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就會忙得不可開交,審計師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這才會讓審計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審計行業“放飛機”現象盛行,與近年來持續的惡性低價競爭相關,這一現象從國有大行新一輪審計費用變化亦可窺出。截至2020年12月24日,年內四家國有大行公告稱將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各行公告發現,四大行2021年合計審計費用擬超3億元,且審計費同比集體降低,合計較2020年“節省”約1.05億元。

    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專家丁繼華進一步指出,從當前監管趨勢來看,目前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暴露出很多財稅問題,很多問題都不是審計揭露出來的,而是被媒體或者競爭對手曝光。像“四大”這些機構,不僅做審計業務,還承接一些上市、管理咨詢、內控建設業務,這與審計業務存在利益沖突,所以為了審計之外的業務,也很難認真去審計。

    針對相關情況,2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致電普華永道、安永方面相關負責人進行采訪,對方均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另外,記者也試圖聯系畢馬威方面進行采訪,但未能獲得回應。

    一資深行業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暫不清楚德勤事件是否是“四大”存在的普遍現象,但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中介機構,為了討好、迎合客戶,無視投資者利益,違背監管要求、違背自身職業道德,在自己明知有問題的環節,不如實督促企業整改完善或如實披露,而是假裝看不到,甚至和企業一起想盡辦法蒙混過關。

    該資深行業人士坦言,這類中介機構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損害整個行業及投資者利益,甚至會被某些合作企業視為“能力強”“有辦法”,在業內形成了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審計行業的不規范情況一直遭受市場詬病,也有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家會計師事務所遭到過監管層的處罰,其中2019年證監會對瑞華的處罰仍歷歷在目。

    2月5日,證監會也再度提到了中介機構的勤勉盡責問題,證監會指出,相關中介機構執業程序不充分、不適當,對財務舞弊跡象未保持合理懷疑,全年新增中介機構違法立案案件15起,其中涉及審計機構9家。從業務種類看,年報審計、資產收購、重大資產重組等環節均有涉案,有的會計所在年報審計中未取得充分審計證據,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出具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的審計報告;有的評估公司虛增收購標的評估值。此外,個別會計所在多個審計項目中屢次涉案,內控管理缺失。

    “把關人”也需進一步被規范

    會計師事務所,也被稱為上市公司財務及經營情況的把關人,此次德勤舉報事件引發市場對審計公信力的質疑,后續,這一行業如何進一步規范,也引發業內廣泛思考。

    “德勤內部舉報事件是一次惡性舞弊事件,從內部發酵并逐漸曝光,理論上也可以視為規范和舞弊在互動中的不斷優化過程,把這個蓋子揭開不是壞事,實則有利于行業更健康地發展,當然,各家機構也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來實現進一步提升。” 一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向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說道。

    前述資深行業人士同樣稱,德勤舉報事件的后續影響,還要看事件的發酵程度以及相關部門后續跟進查證處罰情況。該人士認為,隨著證券發行注冊制等各種金融制度的改革,市場監管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包括審計等中介機構在其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后續,一方面要加強違規懲罰,監管部門可對明顯故意違規的相關人員采取行業禁入等措施,讓違規中介機構承擔應有的責任后果,提醒中介機構違規行為的賠償損失將遠遠大于其獲益。另一方面也應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可從各個角度為投資者索賠創造健康的環境,做到一旦發生風險、損失,便于投資者舉證、起訴索賠,降低投資者的索賠成本及難度。

    前述首席經濟學家則稱,此次事件對行業規范的影響不小,后續,審計行業規范將繼續提速,在他看來,監管部門的檢查和行業自查都將是可行的規范化路徑,建議未來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真實體現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做好行業準入和退出規范,以實現行業的健康成長。

    看懂研究院專家、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評價稱,德勤內部舉報事件給行業敲響了警鐘,在監管層屢屢出臺政策加強監管的背景下,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會對行業規范起到促進作用。【責任編輯/鄒琳】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德勤舉報事件】德勤中國管理層所作所為已經逾越審計道德底線
    【德勤舉報事件】紅黃藍下屬培訓學校報銷高管及兒子海外高消費
    【德勤舉報事件】德勤削弱審計行業公信力,都是價格戰惹得禍?
    【德勤舉報事件】德勤緊急回應!證監會出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