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互聯網公司搶菜販生意,但你買菜更便宜了嗎?

    在疫情催化之下,今年以來社區團購模式變得異?;鸨?/p>

    對互聯網公司來說,生鮮行業線上化率低,市場規模巨大,是為數不多未被互聯網深度改造的領域。社區團購模式適配下沉市場的特點也撥動了無比渴望挖掘下沉市場用戶的互聯網公司的神經。

    于是,短短幾個月內,美團、拼多多、滴滴等互聯網大公司悉數進軍社區團購,紛紛強調要不惜投入拿下市場第一。

    在激烈的競爭中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大公司們,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法則。進入這個市場后,開始重復燒錢補貼、攻城略地的套路。這樣的故事在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等行業已經多次上演。

    近日,一篇名為《互聯網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的文章引發網絡熱議。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在互聯網公司們強勢的補貼面前,做個體生意的小攤販毫無抵抗力,而資本的涌入正在讓他們失去賴以謀生的手段。

    互聯網公司為何紛紛開始賣菜?互聯網公司賣菜會對攤販、消費者產生什么影響?近日,界面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聶輝華。

    他認為,短期看消費者買到了價格便宜的商品,但是也會造成一些社會問題。比如互聯網公司通過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效率的做法會造成部分人失業,個體攤販在補貼戰之下也會遭受沖擊。長遠來看,一旦消費者養成在互聯網平臺買菜的習慣,平臺還有能力進行“大數據殺熟”。

    在聶輝華看來,互聯網公司進入生鮮行業并沒有做大蛋糕,而是從現有蛋糕中切走一塊。這種競爭也沒有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更像是零和博弈。

    他表示,互聯網公司通過大規模燒錢,短期內迅速占領市場的方式,是一種在中國特殊的環境下急功近利的做法。這種模式在外賣、網約車等領域大獲成功,但一旦到依賴于技術創新的領域和重視產權保護的市場,這樣的做法并無優勢。

    以下是界面新聞采訪實錄,經過簡單編輯:

    界面:互聯網大公司都去做社區團購,盯上賣菜這門生意,原因是什么?

    聶輝華:互聯網公司涌入生鮮行業有兩個原因,一是資本天生逐利,而買菜是日常生活的高頻需求,從其他商品延伸到生鮮也比較正常。更深層的原因則是互聯網紅利已經耗盡,除了生鮮外,基本其他行業都已經被線上化了。

    界面:近期一篇網絡熱文認為,互聯網公司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對此您怎么看?是否真的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聶輝華:相比于個體經營的菜販,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明顯?;ヂ摼W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對上游進行整合,與個體相比,它對上游有更強的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而在一個完全競爭性的市場,成本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再加上互聯網公司的補貼沖擊,菜販作為個體將不堪一擊。

    短期看,消費者買到了價格便宜的商品,但是也會造成一些社會問題。

    傳統生鮮流通鏈條有很多環節,互聯網公司要提高效率,只能通過減少流通環節。這樣肯定會造成部分人失業。

    當然也有少數人可以轉變成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比如社區服務站的管理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機會。尤其是當前正處于經濟下行期,這部分人的處境更會雪上加霜。

    另外,相比于小攤販,互聯網公司還有能力進行價格歧視,也就是常說的“大數據殺熟”。在一個熟人社會,社區內的攤販不會把同樣的菜向不同的人賣不同的價格,因為要在這個地方長久做生意。但是一旦消費者習慣于通過互聯網平臺買菜,由于信息不對稱,互聯網公司往往會對消費者采用價格歧視策略。

    界面:與已經線上化程度很高的其他商品(比如電器、書籍等)相比,生鮮產品有何特殊性?相比于賣菜商販,互聯網公司賣菜是否真的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體驗?

    聶輝華:蔬菜消費是剛需,同時也是低彈性需求,意味著再有錢,一個人對生鮮蔬菜的消費也是有限的。根據恩格爾定律,當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之后,花在吃上的錢比例會逐漸下降,會把更多的錢花在健康、娛樂、文化上。所以,生鮮注定是一個利潤非常薄的生意。

    而生鮮消費的購物體驗感很重要。與其他線上化的商品相比,生鮮商品有兩個明顯特殊性,一是非標準化,網絡圖片上展示的商品可能跟到手的差異很大。第二,質量品質往往不可證實,買到變質食物該如何處理?很多電商做農產品都不成功是有原因的。

    所以互聯網公司也不要對這個市場過分樂觀。以曾經的風口共享單車為例,明明市場上已經單車過剩了,很多互聯網公司還要拼命投放,結果留下了一堆破銅爛鐵。這是社會資源的浪費,但后果是由整個社會來承擔的。

    界面:在外賣、網約車等業務上,可以看到市場幾乎被一家或者少數幾家互聯網公司所壟斷。在社區團購(生鮮零售)上未來也會出現同樣的結果嗎?

    聶輝華:與網約車等行業不同,生鮮市場不太可能由一家或者少數幾家互聯網公司所壟斷。因為生鮮的上游產地極其分散,有很強的本地化特征,輻射范圍也相對有限,比如新疆的菜運到北京,再好也會蔫掉。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互聯網公司可能會占領一些區域性市場,或者是壟斷流通和配送環節。如果出現這樣的格局,意味著這些公司可能會吃下這條產業鏈中大部分利益。

    界面:有互聯網公司認為,通過對生鮮供應鏈的改造和升級,可以降低生鮮產品在流通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從而創造價值。對此您怎么看?

    聶輝華:不否認互聯網公司通過改造供應鏈,能夠降低損耗,創造了一些價值。但我認為,這種競爭并沒有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更像是零和博弈。不是做大蛋糕,而是從現有蛋糕中切走一塊?;ヂ摼W公司如果去做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做增量,會更有價值。

    界面:您怎么看待互聯網通過燒錢補貼搶占市場的做法?

    互聯網公司通過大規模燒錢,短期內迅速占領市場的方式,是一種在中國特殊的環境下急功近利的做法。這種模式之前在外賣、網約車等領域獲得成功。但一旦到依賴于技術創新的領域和重視產權保護的市場,這樣的做法并無優勢。

    中國數字經濟的紅利可能快耗盡了,如果要讓市場規范發展,要讓市場有活力,一定要對壟斷有所遏制,再不遏制壟斷就會壓制創新。其實可以看到,互聯網公司這些年并沒有太多技術性的創新,都是在跑馬圈地。

    從政府角度看,既需要經濟增長,提高效率,也需要維持社會穩定和諧,鼓勵創新?!矩熑尉庉?李小可】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線下運營“坑”無數 巨頭擠入的社區團購難在哪里?
    追逐千億風口 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
    巨頭用補貼搶小攤販的生意,涉嫌違法!
    互聯網公司搶菜販生意,但你買菜更便宜了嗎?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