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美團要改公司名稱,“美團點評”將成歷史

    美團點評要改名為“美團”了。

    9月11日下午,美團點評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簡化為“美團”。公告稱此舉有助于對外建立公司統一的品牌形象,增強用戶、商戶等對公司多業務能力的認知。“公司名稱簡化后,將更加簡潔,便于用戶建立美團與生活服務業的聯系。”美團表示。

    改名實際上更早就開始在公司內部啟動。界面新聞了解到,今年7月份,位于北京望京的美團總部前臺大廳重整,墻壁上的公司名稱就已經從“美團點評”改成了“美團”。

    但即使不正式更改公司名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更習慣用簡潔的“美團”來指代這家公司,而不是用全稱“美團點評”。這看起來是個順應使用習慣的改變,也是美團所提及的“品牌統一化”舉措。但公司更名仍然引發了一些感慨。“去大眾點評化還是來了,希望點評App仍然會保留。”一位用戶在社交媒體上說到。

    或為了打消此類疑慮,美團稱公司名稱簡化不會對業務方向、組織架構、公司運營等產生任何影響。并且,改名的是公司品牌,大眾點評仍然作為產品品牌保留,與美團外賣、美團單車 、美團酒店、美團優選、貓眼等其他產品品牌一樣。

    大眾點評網成立于2003年,美團網創立于2010年。2015年,雙方戰略合并。當時兩家公司都剛從團購服務的巨額補貼戰中走出,雙方的投資方期望合并能夠停止惡性競爭。新組建的公司試圖對外傳遞兩家公司地位平等的形象,比如,新公司名稱定為“美團點評”,兩家都有份。合并之時,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還與王興一同擔任“美團點評”的聯席CEO。

    但隨后不久,點評系高層開始出走。而從合并到現在,市場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經數年發展,美團點評的主營業務也早已不是當初的團購。

    在這個過程中,大眾點評在新公司體系內地位逐漸下降。在北京總部,大眾點評的存在感也一直比較弱。“資源主要還是向總部傾斜。”一位美團員工認為。他告訴界面新聞,合并之后,大眾點評原先的員工流失較多,“可以說換了一撥人(在做)。”

    從活躍用戶數上看,美團App與大眾點評App早已經不在同一量級上。據Questmobile數據,2019年美團App的日活用戶數近7000萬。上述美團員工透露,大眾點評的日活則是幾百萬。他還告訴界面新聞,大眾點評App的后臺系統已經完全與美團App打通,現在(點評App)的主要定位就是為美團App導流。

    近兩年,大眾點評比較大的動作是進行千人千面信息流改版,以提高日活用戶數及用戶瀏覽時長。2019年2月份,美團CEO王興曾表示,“點評App要以UGC(用戶原創內容)為核心,大力做內容運營,激勵用戶成長。”黃海被任命為點評App部負責人,向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匯報。不過,今年5月份,黃海離職,點評App(后更名為點評事業部)開始由王慧文直接負責。

    現在在美團組織架構和公司體系內,大眾點評更似在一個與外賣、酒旅、單車平行的位置上。就如美團對外強調的,大眾點評會是一個產品品牌。

    “美團點評”是一個產生于特定階段的名字。對如今業務版圖十分廣泛的美團來說,無論是從準確性還是從使用方便的角度看,“美團”都是比“美團點評”更恰當合適的公司名稱。【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美團五年來首次職級大調整,推扁平化,不升職也能加薪
    美團點評:公司正式更名為“美團”
    外賣小哥沒有勞動合同 一份社保壓垮美團凈利潤
    美團要改公司名稱,“美團點評”將成歷史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