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那么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的廣州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下稱“廣州寶能”)本應該早已竣工,甚至已經開始生產汽車。然而,事與愿違。
2020年12月1日,第一財經記者到廣州寶能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這個計劃總投資300億元的產業園,自2017年12月26日舉行奠基活動以來,至今仍在施工當中。其中,廠房僅完成部分鋼鐵框架的搭建,而地面上雜草叢生。
國內新能源車市跌宕起伏,大環境不斷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眾多車企的投資計劃和進展。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這在汽車圈一石激起千層浪。
尤其是《通知》第三條,要求各地提供本地區純電動汽車項目規劃和招商引資情況,其中明確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恒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含已核準和備案、未開工建設的項目)情況,包括土地占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寶能為何被點名,備受各方關注。
進度延期
廣州寶能緊緊挨著廣州市14號地鐵線鎮龍北站,該產業園區其中一個門口距離地鐵口大約幾十米,是名副其實的地鐵上蓋。
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大門口左側,一座長方形的石基上寫著7個用鐵皮打造的深藍色方塊大字——寶能智能制造區,同時配有寶能的標志“B”。
在該園區內,風吹日曬后已經破舊不堪的綠色宣傳牌上仍留有當年描繪的藍圖:該新能源整車制造基地規劃年產100萬輛,一期產能50萬輛,項目占地1500畝,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該項目采用國際最先進的工藝規劃和設備投入,包含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和PACK全工藝過程,廣州寶能的愿景是將此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綠色智慧工廠”。
按宣傳牌上的規劃:該項目2018年底開工建設,2019年底完成基建工程并開始工藝設備安裝,2020年第三季度首車下線。
在寶能官網上,記者查到一則發布于2017年與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有關的消息:“預計2019年底,廣州東部將崛起一座全新的大型汽車產業基地。”然而,如今已臨近2020年歲末,廣州寶能廠房尚未竣工,工藝設備更是不見蹤影,距離試生產以及正式投產還需時日。
“我是兩三個月前進入這個工地的,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完工,今年肯定是無法完工的。”園區內一名來自云南的工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道。多名工人皆表示不知完工的日期。
廣州寶能始于2017年。2017年4月25日,寶能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簽署重大產業項目合作協議,決定在該區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總部、新能源汽車及創新價值園項目。
2017年9月1日,廣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在中新廣州知識城注冊;10月13日,該公司成功摘得位于廣河高速以南、九龍大道以西的工業項目用地。從此,寶能開始在廣州的造車夢。
寶能官網顯示,寶能布局的制造業矩陣包含寶能汽車、南玻集團、中炬高新、韶能集團等。在汽車方面,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汽車”)成立于2017年3月,總部位于深圳,該公司試圖以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為核心,打造覆蓋前瞻技術研發、整車高端制造、核心零部件(包括動力電池、三電系統、動力總成等)、汽車銷售、汽車出行、汽車金融與后市場服務等“汽車智造”全產業鏈生態圈,全面覆蓋轎車、SUV、MPV、BPV等全車型區間;在商用車產業,重點發力廂式物流車、輕型卡車和新能源客車領域。
天眼查顯示,成立于2017年的寶能汽車,注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股東分別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寶能集團”)、深圳寶源物流有限公司。其中,前者投資占比為99%。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此前宣稱,寶能汽車的發展策略是,堅定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并優化提升燃油車業務,用10~15年時間將寶能汽車打造成為具備強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集團。為了布局汽車領域,2017年,寶能戰略投資觀致汽車。觀致汽車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奇瑞汽車和以色列集團旗下Kenon Holdings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企業。
在整車制造上,寶能目前擁有七大基地,包括江蘇常熟觀致制造基地、深圳寶能汽車制造基地(原長安PSA制造基地),以及西安、廣州、貴陽、昆明、昆山等重點區域生產基地。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方了解到,一家新能源工廠從動土到投產一般需要15個月以上,與廣州寶能項目成立時間比較接近、同屬華南系的廣新智能化工廠和小鵬肇慶工廠皆已建成并投產。
2017年4月27日,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與化龍鎮交界處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下稱“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約7500畝,廣汽集團(13.460,-0.50,-3.58%)攜產業園各落戶企業總投資額預計超450億元。廣新智能化工廠是產業園首個項目,投資47億元,首期產能20萬輛/年,總規劃40萬輛/年,該工廠超過80%的工程主體建設已于2018年12月竣工,并于2019年實現投產。
小鵬汽車肇慶工廠在今年6月9日首次對外公開亮相,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該工廠通過直播的形式介紹小鵬P7從沖壓焊裝到總裝檢測的全過程。小鵬汽車肇慶項目于2017年4月28日與肇慶市簽約落戶肇慶高新區,總體規劃3000畝,首期占地903畝,產能10萬~15萬輛,建成建筑面積22.7萬平方米。
該工廠自2018年6月27日動工,到2019年9月30日全廠主體廠房全部建成,設備全面導入并實現投試產,前后歷時15個月,比行業平均建設周期縮短了超過3個月。
相比之下,廣州寶能推進速度相對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寶能不僅是項目進程明顯慢于預期,產能也將可能發生變化。
在廣州寶能園區內的綠色宣傳牌旁邊,另一則巨大的白色宣傳牌則顯示,廣州寶能對規劃產能數字進行更新,規劃產能變為60萬輛,一期產能30萬輛。其中,“60”和“30”兩個數字分別寫在白紙上之后貼上去的。
對比綠、白兩塊宣傳牌的數據可發現,規劃產能和一期產能在兩塊牌子上出現了不同數字,但第一財經記者無法確認這些數字及其變化是寶能的官方調整,還是園區內個別人員的私自“涂抹”。
記者在廣州寶能的園區內進行實地調查大約1個小時后,一名身穿工服的工作人員騎電動車跑過來,要求記者馬上離開。
寶能為什么被點名
關于寶能在各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的進程,截至記者發稿時,國家發改委尚未對外公布調查的結果。
在新能源汽車大潮之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這被業內認為是國家發改委這次摸底調查的原因之一。
一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行業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很快可能會超越燃油車,這時候國家發改委對各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摸底調查,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也是在提醒大家要合理發展,現在投資比較沖動。
“過去光伏和風電的發展,都經歷過起起伏伏。”上述國家發改委知情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此次摸底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做法很好,因為任何一家企業出現問題,都是全社會的問題,最后都是公眾在埋單。
這次《通知》點名的恒大、寶能,共同特征是從房地產行業跨界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來造車,而且在全國多地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一家車企老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道,國家發改委具體調查的內容不清楚,不過,聽說主要是調查企業是否存在借投資新能源汽車圈地的情況。
廣州一家擁有一定規模工業用地的制造企業老總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根據他了解的情況,前幾年,一些內地政府部門為了招商引資,對于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高新技術項目批地比較寬松,還給予非常可觀的補貼。而一些企業拿到幾千畝土地之后,又可以用此來抵押貸款融資,而在當地實際投入非常有限,正因此,有些內陸城市陸續出現“僵尸”企業,也存在一些企業將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的情況。
上述制造企業老總還談道,廣州市整體監管還是相對嚴格的,他二三十年前買下的工業用地,由于當時要改商業用地補差價比工業用地高好多倍,他不舍得投入而沒有改成商業用地,但現在因做制造業難而有了將工業用地改成商業用地的設想,但基本上是不可能改的,如果是三舊改造,有途徑辦理,如果不是,要交由政府收儲后,再招拍掛。
“有極個別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工業用地,可以按一定比例申請一定配套的商業用地,用來建員工宿舍等,但絕大多數工業用地是無法改動的。” 上述制造企業老總如是說。
關于這次國家發改委摸底調查,另一出發點被認為是防止產能過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車企內部人士認為,此舉在摸底之外,也傳遞出防止當前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信號。
《通知》表示,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明確提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項目等亂象,此舉也是為了加強投資監管,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上述規劃中,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在汽車新車銷售總量中的占比,從之前所提到的25%降低至20%左右。在弱化量方面的硬性指標外,規劃重點強調了關鍵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恒大、寶能等企業在多地上馬的新能源項目動輒幾十萬輛甚至上百萬輛,因此被業內認為這也是被點名的原因之一,全面摸底,整體防止新能源汽車投資過熱。
造車之路不平坦
鑒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最近幾年各地紛紛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目前,究竟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了多少?
有媒體根據各大企業公開新聞資料粗略統計,全國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超過2000萬輛,達到2660萬輛左右。產能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和陜西省,逾十家企業在廣東省累計的總產能超過500萬輛,而引進項目最多的是江蘇省。
不過,各大企業紛紛對外宣布產能之后,并沒有全部投產,有一些企業甚至因熬不過寒冬而紛紛倒下。例如,手握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長江汽車最終也未能挺過這個冬天,日前被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裁定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而該企業此前曾發布消息稱,計劃在廣東省佛山市將分兩期投建16萬輛總產能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目前沒有掌握關于全國新能源總體產能的數據。
近日,工信部網站公布了新能源車免車購稅第37批目錄。崔東樹談道,2020年以來,申報新能源車廠家數量達到211家,比2018年的223家和2019年的224家有所減少。其中,今年乘用車廠家數量是65家,相對于2018年的76家和2019年的85家相對減少,但高于2017年的水平。
實際上,新能源車市的發展速度并沒有跟上車企的期望值。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首遭負增長,而今年上半年因遭遇疫情沖擊更是出現暴跌。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下降4.0%;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9.3萬輛,同比下降37.4%。長達12個月跌跌不休的新能源車市,對諸多造車新勢力而言是嚴峻的考驗。直至今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車市才明顯好轉。
企業對外宣布的產能計劃,與真實的市場形成鮮明的對比。由于新能源車市當前容量有限,一些車企因盲目擴張而倒下,一些車企出師未捷身先死,一些企業投產計劃則明顯慢于規劃。
一家動力電池公司高層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談道,這幾年吃夠了國內汽車廠家的苦,頻頻遇到一些車企因陷入困境而拖欠貨款的情況,現在該企業的汽車客戶都是海外的。
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干一番事業的寶能集團,其前行之路未必如其預期那般順利進行。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寶能汽車目前擁有36家與汽車有關的全資子公司,這些公司包括廣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西安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昆明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貴州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海南寶能汽車研發有限公司、海南寶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
值得關注的是,天眼查顯示,寶能汽車的“周邊風險”和“預警提示”分別高達32條和101條。作為一名后來者,寶能汽車要適應汽車行業情況以及大環境的劇變,還需要一個過程。【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