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車圈能見度
最近一段時間,福特在國內的日子不算好過,不僅銷量上不去,還多次因安全隱患問題發起召回。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車輛召回信息,其中就涉及福特F-150猛禽汽車和林肯領航員汽車,共計1944輛。原因是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制動主缸密封性能有問題,增加了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
《車圈能見度》梳理發現,這已經是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特中國”)今年發布的第6條召回公告,總召回車超過7萬輛。另外,福特藍色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長安有限公司也分別發布過1條召回信息,涉及車輛包括福特電動化轉型代表之作的福特Mustang Mach-E。
而數據顯示,福特中國今年第三季度銷量超13.3萬輛,相較二季度環比增長11.7%,但同比仍下降11.3%;第三季度在中國的息稅前虧損為1.93億美元,也高出去年同期。
這說明福特中國整體業務復蘇仍未達到理想狀態。在可預見的未來里,福特將會面臨銷量難以提振和電動化競爭越來越殘酷的雙重壓力。
年內召回超7萬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信息顯示,11月9日,福特中國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備案了召回計劃。自即日起,召回2015年8月3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6年款和2017年款進口林肯領航員汽車,共計1356輛;召回2016年10月17日至2017年1月2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7款進口福特F-150猛禽汽車,共計588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制動主缸在裝配過程中混入雜質,制動主缸末端的密封件卷曲,影響制動主缸的密封性能,導致制動主缸前輪回路中的制動液可能泄漏到制動助力器,造成前輪制動性能降低,剎車距離延長,增加了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雖說主動召回體現了車企主動負責、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態度,但是頻繁的召回就很難讓人不懷疑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了。在此之前,福特中國還多次召回了林肯領航員、福特探險者、福特Mustang、林肯MKZ等車型,共計70075輛。
其中,最大規模的要數7月宣布召回的2013年款和2017年款進口福特探險者汽車,一次性召回數量達到59935輛。原因是這部分車輛暴露在冬季大量使用道路融雪劑的高腐蝕性環境中時,后懸架前束連接臂球頭可能受到融雪劑嚴重腐蝕而卡滯,導致連接臂斷裂。后懸架前束連接臂斷裂會降低車輛轉向控制能力,增加碰撞風險。
而我們注意到,福特探險者在2021年的累計銷量僅為29613輛,月均銷量不足2500輛,這一次召回數量就相當于去年年銷量數的兩倍。不過,今年9月6日,中期改款的長安福特探險者正式上市,改款后成績好了很多。截至11月3日,上市近2個月的累計訂單量超過10000輛。
除了官方召回之外,在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臺車質網上,福特的多款車型還在今年(截至11月14日)的投訴榜上“榜上有名”。比如緊湊型車分類中,福睿斯以175條投訴排在第13位,福克斯以163條投訴緊隨其后;中型車分類中,蒙迪歐則以117條投訴排在第15位;小型車中,嘉年華排第11位……
無論是小車還是豪車,“品質”都是金字招牌,一旦品質遭受質疑,必然會影響品牌的形象和長期銷售表現。雖然主動召回是對消費者重視的表現,但在安全和品質要求越來越嚴苛的今天,福特汽車對出廠車輛品質的把控仍需加強。
電動化成色不足
今年的多條召回公告中,主體除了福特中國之外,福特藍色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也引起《車圈能見度》的注意。
同樣是在7月,該公司計劃召回2021年10月28日至2022年3月5日期間生產的228輛瑪斯丹牌Mach-E電動汽車,以及2021年7月27日至2022年4月6日期間生產的547輛瑪斯丹牌Mach-E電動汽車。
前者是因為車輛動力總成功能安全監測系統軟件未使用最新版本,導致車輛無法及時做出主動安全應對。后者是因為動力電池高壓配電盒主繼電器設計及零件存在差異,可能導致車輛無法啟動或行駛中失去動力。
要知道Mustang Mach-E可是福特轉型電動化的重磅作品,標志著福特Mustang家族正式進入純電時代。在兩年前的北京國際車展上亮相時,公司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曾說,接下來就是電動化的布局,希望(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寧能夠帶領中國團隊走在電動車的前沿。
當時,吉姆·法利還把Mach-E和特斯拉做對比,說:“我開了特斯拉的Model Y,又開了Mach-E,對兩款車同時進行了測試、比較,我的感受是Mach-E的人性化程度非常高。”
陳安寧也認為,Mustang Mach-E將成為引爆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的“黑馬”,不僅僅是智能時代福特品牌先鋒創新的代表,更具有突破自我、超脫傳奇、引領時代的重大意義。
然而現實情況是,截至10月初,福特電馬 Mustang Mach-E 今年累計銷售5000余輛,對標的Model Y今年前10個月累計銷量則已經超過23萬輛,差距過于明顯。
為了改變Mustang Mach-E在中國市場的“命運”,今年9月,福特先是宣布將通過獨立公司福特電馬赫科技來運作其在中國的電動車業務,加速電氣化戰略。在此之前,福特在中國只是設立了電動車事業部。在營銷模式上,電馬赫也學習新勢力的模式,在中國采用獨立的直銷網絡。
接著在10月底,福特電馬官方公眾號發布推文宣布,旗下產品Mustang Mach-E全系車型進行價格調整,降幅在2萬-2.8萬元,調整后價格區間為24.99萬-36.99萬元。
有意思的是,就在福特電馬宣布降價的前一周,特斯拉也發布了優惠政策,降價最高達3.7萬元,曾引起網上的熱烈討論。而福特電馬的降價聲量卻小了很多,總的來說還是關注度不夠高。
銷量達不到預期、熱度趕不上對手,又出了召回問題,福特Mustang Mach-E要想后來居上,可謂困難重重。
在華虧損近2億美元
10月底,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2年Q3營收為393.9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其中,汽車業務實際營收為37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2%。
但由于福特對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rgo AI的投資計入了27億美元的非現金稅前減值,福特第三季度歸屬于公司的凈虧損為8.27億美元。
整體虧損是受巨額自動駕駛投資的拖累,那么具體到中國市場,就將原因歸為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投資,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成立獨立的電動車公司、獨立的電動車直銷網絡等動作。這導致第三季度在中國的息稅前虧損為1.93億美元,高出去年同期的3900萬美元。
銷量不佳也是一大“痛點”。盡管林肯品牌創造了入華以來最佳第三季度銷量,銷量達23827輛,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是在中國穩定的盈利來源,但福特第三季度整體銷量為13.3萬輛,同比還是下降了11.3%。
這放在第三季度中國車市普遍上漲的大環境中可謂是相當“惹眼”。畢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6-9月國內汽車市場連續走高、保持較高增速,創下近3年同期最好水平,為穩住經濟大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然,不僅僅是第三季度,今年前兩個季度福特在華銷量同樣是同比下滑。第一季度銷量為12.5萬輛,同比下降18.8%;第二季度銷量為11.92萬輛,同比下降22%。
可以看出,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領域,福特汽車今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都不算好看,陷入了“吃老本”的質疑中。
不過,在陳安寧看來,盡管整個行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市場的消費信心正在逐步回暖。“更福特、更中國”的初心就是圍繞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具有福特全球技術底蘊的產品與獨特品牌體驗。
福特曾與通用、克萊斯勒并稱美國汽車“三巨頭”,如今克萊斯勒旗下的Jeep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倒下,通用在華也遇到增長乏力難題,反倒是后來者特斯拉強勢擠了進來。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要捍衛自己“三巨頭”的位置,福特轉身速度必須要再快一點了。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