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磨刀霍霍“割韭菜”,張庭微商“帝國”的興與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鯨商,作者 | 三輪

    近日,張庭在個人微博“喊冤”:自己“在等個公正的裁決”。

    11月4日,上海淘不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等19主體涉嫌網絡傳銷一案聽證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召開。因涉案主體包括藝人張庭夫婦、演員陶虹等,此前有媒體報道,本案所涉金額巨大,或超100億元,引起了網友熱議。

    其實,這件事從2021年發展至今,深陷傳銷風波的張庭,一直缺席聽證會。但并不妨礙張庭夫婦繼續“撈金”,有媒體爆料他們的“TST庭秘密”面膜,在去年被國內監管部門定性了傳銷后,就轉戰馬來西亞繼續宣傳TST,邀請馬拉西亞人跟他們一起變富。#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磨刀霍霍向“韭菜”

    事實上,張庭夫婦只是"割韭菜"大拿中的頭部代表,還有不少過去在以微信為主陣地的微商,切換轉型以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為主陣地,有了公域流量“放大器”后,再轉化成私域裂變。套路千千萬,本質都不變——教你賺錢的人,就是要賺你的錢。

    不信?那我們先從張庭夫婦的傳銷案例來拆解。

    張庭微商“帝國”的興與衰

    從小家庭不富裕的張庭,曾多次表示自己對賺錢、理財的渴望。

    不再演戲后,于2013年6月,張庭夫婦創立了達爾威公司,該公司也是“TST庭秘密”運營主體。在那個微商崛起的“黃金年代”,張庭就已通過明道、胡海泉、王琳、吳克群、汪東城、李晨等那些圈內好友為自己站臺,售賣產品。

    2013-2019年期間,TST快速跑馬圈地,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大量消費者吐槽產品質量問題、重金屬超標問題,不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爛臉”。并且,很多人認為TST有涉嫌傳銷的問題。而張庭卻以抖音為根據地,日常發些心靈雞湯、舞蹈、產品介紹。

    2021年,李旭反傳防騙團隊還有多人曾數次向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管局發送舉報信息,稱達爾威公司涉嫌非法傳銷,多人蒙受損失。經團隊專業指導幫助,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查證函的回復》顯示,針對上海市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利用金融機構轉移或隱匿涉傳銷資金”,該局已依法申請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案件在調查中。

    就在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后的第二個月,陶虹就已經從企業撤資,以公司代持股份代替了自己個人持股。張庭夫婦的“陶不庭”也更名“淘不庭”,撇清了關系。同年7月,上海達爾威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振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巨擘億網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96套房產被查封,價值17億元。

    到了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發布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稅收管理的通知后,張庭馬上注銷9家公司,涉及注冊資本共4.05億。隨后TST庭秘密在官微回應稱,“上海達爾威堅持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張庭也在個人微博表示:“我在等個公正的裁決”。只是評論一片噓聲。

    但裕華區市監局反不正當競爭科工作人員表示:“該傳銷組織發展的會員,即參與傳銷的人員在裕華區整體情況上具有時間跨度長、涉及人員多、涉案資金大三大特點,時間是從2013年開始。但具體人數不便透露,涉案金額我只能告訴你其涉案金額比較巨大。”

    據悉,當時調查的時間跨度比較長,且動用的執法人員上就出動了將近400人次,成立了17個人的專案組。

    如此復雜的案件,讓張庭與林瑞陽的社交賬號也進入“停更”狀態。他們夫婦二人似乎都在為這場官司作準備。

    終于,今年4月,湖北省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達爾威公司共發展會員超700萬人,涉及傳銷的相關主營業務收入約91.71億元,獲利1927.99萬元。

    處罰書顯示,大量證據指向TST庭秘密運營主體即達爾威構成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達爾威被責令立即停止傳銷行為,同時被依法沒收違法所得1927.99萬元,并罰款170萬元。隨后,達爾威位于上海浦東的大樓被查封的消息也被證實,該物業市值17億元。

    “借尸還魂”套路多

    張庭的事件并沒有從此停息。時至今日,在眾多電商平臺仍能看到各類“代理”銷售的TST庭秘密產品。

    張庭夫婦在內地涉嫌傳銷被查封后,將目光放到了海外地區。今年8月,62歲的林瑞陽曾現身馬來西亞,圍繞“TST庭秘密”品牌進行演講,稱自己滿血復活。

    據媒體報道,林瑞陽表示,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東盟,并且在馬來西亞成立了東盟的第一家分公司,后續會將產業延伸到東盟其他國家。后續他們如何再開拓海外市場,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目前,據天眼查App顯示,張庭(張淑琴)在內地92家關聯公司中79家為存續狀態,其中,張庭擔任67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66家公司的高管,并直接持股14家公司。這些企業多位于上海,涉及生物科技、房地產開發、商務咨詢、貿易等行業。林瑞陽(林吉榮)他擔任了54家公司的法人。其中張庭、林瑞陽夫婦與陶虹均在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任職。

    根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3月15日,我國目前共有17346家微商相關企業。這些微商往往會通過多個渠道和平臺,發布招聘信息。而他們的主要人群是一些待業青年、寶媽等。微商會有人告訴他們“在家就能賺錢”,金錢誘惑加上情感關懷,大批人前赴后繼地“入坑”。

    隨后,微商代理商便會引導對方交會費,或者買貨、賣貨,加入銷售組織等。他們內部有一套看似合理的分紅機制。傳銷也容易在這一交易鏈路中產生。因為有些微商的產品質量問題較多,屬于三無產品。

    他們會選擇不斷發展下線,主要收入為入會費、人頭費,而非銷售產品本身獲取的報酬。受害者會層層疊加,而始作俑者則賺得盆滿缽滿。因此,這種涉及傳銷的行為,總被人們討伐。

    張庭夫婦的案件就是很好的案例。此前湖北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調查認為,“TST庭秘密”獎金制度將會員區分為藍卡會員和紅卡會員,其中藍卡會員屬一般消費者,且針對藍卡會員的獎金制度符合商業慣例,并無違法情形。

    但對紅卡會員執行的獎金制度——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的行為屬《禁止傳銷條例》相關規定所指情形,屬傳銷行為,構成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所以,張庭和她的公司會受到處罰。

    然而,傳統的微商已經披上了短視頻的外殼,大肆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招攬用戶。

    抓住平臺漏洞,微商“吹又生”

    鯨商此前在《這群微商如何在抖音“優雅”撈金?》中,對短視頻微商掙錢的套路進行過拆解。

    這些原本在微信上做微商的人,逐漸發現微信的公域流量較弱,對產品的展示只能靠朋友圈。這是微商的1.0時代。為了獲取流量,更方便賣貨、賣服務,眾多為微商轉戰抖音、快手,開啟微商2.0時代。

    傳統微商、抖商的主要受眾為女性,產品多以護膚品、面膜,或者嬰幼兒用品為主。這類產品也最遭消費者詬病。很多消費者對產品生產的相關保準并不了解,多次使用,外加家人提醒后,才發覺所購買的產品為三無。漸漸的,很多微商、抖商成了過街老鼠。

    當然,在眾多微商、抖商中,也不乏陳安之、海參哥這類男女通吃的選手。他們會用心經營自己的朋友圈人設,通過發豪車、豪宅,吸引人們對財富的關注。隨后,他們介紹自己獲得“成功學”及“財富密碼”。販賣焦慮的同時,讓用戶覺得自己有機可得。

    隨后,便是和張庭會員制相似的步驟,讓用戶掏錢加盟、入股。直至今日,仍有大量微商、抖商以該玩法為主。他們還會通過去全國各地開演講,給消費者進行洗腦,誘騙很多希望一夜暴富的人進入組織。

    其中,海參哥是近年來較火爆的“成功人士”。他除了在朋友圈明示或暗示自己非常有錢,還會在抖音、知乎等平臺教授“創業”技巧。大量小白就會信以為真,創業前還要先交一筆創業費用。很多人發現自己被忽悠后,錢卻追不回來了。

    類似的事件每日都在發生。此次張庭被曝,人民日報也曾站出來發聲,稱張庭夫婦公司涉傳銷稱,警惕以電商、微商等名義開展的新型傳銷行為。法治社會,容不下違法鉆營的“秘密”;法律之傘,只保護守法本分的經營。相關機構與網絡平臺需要加強技術甄別,撕開包裝馬甲,治理各類線上、線下傳銷活動,重拳出擊不能停。

    實際上,傳銷的本質沒變,都是割韭菜。變的是包裝形式,才讓大量用戶源源不斷地信任欺騙者。

    早年,微信因微商的聲譽頭痛不已,不少用戶把微商和傳銷劃等號。2016年,騰訊曾公布了《微信公眾平臺關于處理返利返現欺詐行為的公告》,打擊“消費傭金返現返利、多級多層返現返利”。騰訊雖沒有明說,但主要針對的就是三級分銷模式。近些年來,微信也是整頓動作不斷。

    如今,抖音、快手等平臺方已經培養了大批短視頻微商。除了陳安之、海參哥,還有大藍、燕大大等人。他們基于個人認知對用戶進行短視頻培訓。但對實業、創業、商業邏輯,一竅不通。

    近日,抖音電商發布關于“低質引流&虛假宣傳”違規行為治理公告。公告顯示,近期平臺排查發現部分商家和創作者通過聯盟帶貨、投放商業流量等方式推廣低質商品,到貨商品存在嚴重貨不對板、功能異常或無法使用、質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還有部分商家和創作者在商品/服務的內容素材、廣告素材或帶貨宣傳行為中存在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不過,微商并沒有因整改消失。張庭只是開端,平臺也應避免自身成為部分微商割韭菜的“鐮刀”。用戶自身則像股市中的散戶,妄想一夜暴富的結果,往往是被收割的命運。謹以此文,提醒各位朋友,看清微商的“割韭菜”套路,以免上當受騙。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磨刀霍霍“割韭菜”,張庭微商“帝國”的興與衰
    醫藥屆“并購狂人”朱吉滿,深陷債務危機
    硅谷的「下行周期」:焦慮蔓延、雞飛蛋打、毫不留情
    業績股價雙重下滑,華夏博雅“謝幕”倒計時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