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被精準安排的接班路,“車二代”李星星登上舞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utoReport 汽車產經(ID:autoreport),作者:吳雪,編輯:于杰,原文標題:《車圈“創二代”初長成》,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11月7日,自兩年前陷入危局的澄星股份(當前股票名稱“ST澄星”)終于迎來了“新生”。

    在當天晚發布的企業公告中,澄星公布了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名單。

    作為一家曾被司法拍賣的企業,這本是易主環節中的正常一環。但董事長人選中“李星星”的名字,讓它比別人獲得了更多關注。

    李星星,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之子。

    這次入主澄星,不僅是吉利拓展汽車產業鏈上游的重要一步,也是李星星近年來第二次高調出現在媒體報道之中。

    李星星的上次出場,是一年前領克品牌“亞太計劃”發布會上。彼時,他的title是吉利控股集團董事會監事、領克亞太總經理。

    在那場發布會里,外界不僅了解了領克將要進軍科威特市場的信息,不少人還從中解讀出了李星星即將接班的信號。

    除了兒子不斷深入家族生意,近年來,李書福的女兒李妮在吉利的地位也開始顯露。

    不僅名下的公司數量不斷增加,出任吉利旗下眾多投資公司的高管,還逐漸參與到汽車相關板塊之中。

    當然,在民營車企中,籌劃兒女接班的不止李書福一個。當60后“創一代”們將要迎來退休時刻,人均已過而立之年的“創二代”們,也早已在熱身準備登上舞臺了。

    被精準安排的接班路

    澄星股份是一家位于江蘇江陰的磷化工企業,是該行業的龍頭。

    得益于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增長,近兩年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材料的需求保持高增長。自今年10月李星星宣布拿下澄星,上市公司的股價從11.6元上漲了25%。而在11月7日澄星宣布易主之后,次日其盤中一度上漲4.38%。

    業內人士評價,“從李星星的身份背景來看,拿下ST澄星,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障磷酸鐵鋰電池原材料的供應,為整個吉利集團提供原料保障。”

    也就是說,這是吉利集團主營業務相關供應鏈上的一次重要布局。操盤權交給了李星星。

    江陰,簡稱“澄”,澄星寓意江陰之星。今天再看,澄星的“星”更像是李星星的“星”了。

    此次收購澄星,背后的公司主體全稱浙江耀寧科技有限公司。李星星是該公司的法人代表。

    這是一家2020年底才成立的企業。經營范圍涉及汽車零部件研發、電池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等業務。從去年四季度到現在,這家企業已經在湖南岳陽、江蘇鹽城、江西鷹潭等地累計投資數百億建立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總產能高達144GWh。

    有了父輩的財富和資源積累,不得不說,創二代們的商業之路平坦了許多。

    二十多年前,37歲的李書福剛剛轉型汽車制造沒多久,還在為造車許可證四處求人。二十多年后,37歲的李星星大手一揮,就拿到了磷酸鐵鋰電池產業鏈上至關重要的一塊拼圖,下一個目標,是向著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行業龍頭前進。

    在中國的商業流派中,浙商被認為是更注重家族傳承的一支。對于這個唯一的兒子,李書福自然是充滿期待的。

    從放牛娃到汽車界首富,李書福曾在多個場合回憶起當年一步步創業的艱辛。但對于兒子,李書福顯然是希望他的未來更加順遂。

    2003年,李星星剛滿18歲。從那一年開始,李書福就陸續從二哥李胥兵手中回購吉利控股的股權,并逐步轉移到李星星名下。

    李星星的成長之路也被安排得很明確——大學階段前往英國留學,畢業之后直接進入吉利。

    最初,李星星接觸的是吉利的“祖業”摩托車業務。但與父輩從零干起不同,他開局就是高管。

    期間,李星星擔任過吉利集團浙江摩托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協會副會長,還是吉利帝豪品牌4S店在浙江省最大的投資人。雖然管理經驗不足,但據說他沒有“太子”架子,待人十分和善。

    2016年,吉利與沃爾沃聯合推出了CMA架構,后來又在這一架構之下創立了新品牌領克。

    這一年,剛過而立之年的李星星也正式進入吉利的主營汽車業務版塊,出任集團副總裁、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擔任CMA架構的負責人。

    彼時的CMA和領克,堪稱吉利最重要的板塊,但李星星在其中具體擔當怎樣的角色,外界并不清楚。他只參與了一次領克的發布會,大多時候原沃爾沃全球市場副總裁艾倫·維瑟才像是領克的負責人。

    因此有人說,這段經歷看起來更像李書福望子成龍之下,為兒子安排的一場磨練。

    直到2021年,李星星接替妹妹李妮入主浙江耀寧科技有限公司,與5年前相比,李星星在吉利版圖中的存在感和重要性都增加了不少。

    和哥哥李星星比,妹妹李妮的人生似乎相對自由了一些。

    李妮最早出現在報道中,是由其婚禮引發的關注。在那場低調又奢華的婚禮中,李書福不僅在臺上一度哽咽,展現了這位商業奇才作為父親內心柔軟的一面,更因為送出一輛阿斯頓·馬丁做為婚車,時至今日仍然成為外界窺探豪門生活的素材。

    今年9月30日,吉利宣布收購阿斯頓·馬丁7.6%的股份成為第四大股東之后,就有人戲稱,這或許是李書福送給李妮的又一份禮物。

    李妮進入吉利之前一直在上海一家投資管理公司工作,曾經做到了副總經理的位置。

    李妮擔任高管的19家公司,大部分為投資公司

    吉利集團的業務除了最重要的汽車版塊,還有比其它車企都要龐大的投資版圖。所以,兒子接管汽車主營業務及其相關板塊,女兒側重涉足周邊投資業務?李書福是否如此幫一雙兒女安排的未來,尚未可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李妮接替李書福成為了吉利旗下汽車智能科技公司億咖通的新增董事。

    曾有吉利的內部人士說,李書福最初想要造手機、做車機交互系統時,最先想到的其實是李妮。只是當時的李妮并不想接手這一板塊,之后才找到了如今的億咖通CEO沈子瑜。

    不過隨著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越來越確定,智能電動或將成為李氏兄妹共同的發力方向。

    南吉利北長城的二代競爭格局

    2019年7月,長城控股集團旗下的保定愛和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了一項股權變更。變更后的法人代表是一個此前接任愛和城董事長不久的年輕女孩——魏紫涵。

    后來,有人在長城控股集團的公司債券招股說明書中再次找到了這個名字。當中顯示,她與集團最終受益人魏建軍夫婦的關系為“親屬”。至此,人們發現,這個被推上如此高位的90后,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獨生女。

    與習慣自己做飯,愛吃路邊攤的魏建軍一樣,魏紫涵在父親的影響下也顯得頗為低調。據說,直到上初中時,魏紫涵才偶然得知原來自己的父親是億萬富豪。

    按照時間推算,那時的長城汽車應該剛剛完成香港上市。2003年,魏建軍及家族以超過35億元的身價名列胡潤“年度中國內地百富榜”第13位,是當年中國汽車行業的首富。

    就在魏建軍手握巨額財富,朝著SUV的新方向前進時,已經憑借美日、豪情、優利歐等低端車型打開市場的李書福,也開始帶領吉利走上一條快速發展之路。

    南吉利北長城,就此成為中國汽車業一對相愛相殺的對手;1963年出生的李書福和1964年出生的魏建軍,也成了經常被同談并論的傳奇人物。

    如今,他們各自的繼承者也將登上這個競爭的舞臺。

    與李書福的一雙兒女沒有直接進入汽車制造等核心部門不同,據接近長城的行業人士透露,在出任愛和城教育董事長的同時,魏紫涵最近兩年已經開始進入長城汽車并先后在多個部門工作,類似輪崗。她今年的最新一站,是長城汽車的戰略部門。

    一個是從周邊到中心,一個是從中心到全局,在培養接班人這件事上,李書福和魏建軍似乎有不同的思路。

    但對于何時讓子女接觸家族業務,兩個人的想法又似乎很一致。

    2016年,李星星31歲,為領克站臺。今年正在戰略部輪崗的魏紫涵,也是31歲。

    初入商界,年紀輕、經驗不足是常態,外界更關注二代們的性格和做事風格。有接觸過魏紫涵的人評價說:除了像父親一樣低調,為人還很干脆爽利,“有幾分魏建軍的風采”。

    今年以來,長城經歷過一輪大面積的高層人事調整。關于這些變化,有猜測認為,這與長城的新能源戰略轉型有關,但可能也不乏魏建軍想要為下一代鋪路的打算。

    對待這個年齡還不大的獨生女,魏建軍花費的心思、寄予的期望,可能絲毫不少于隔壁同樣在搞大聚焦大協同戰略轉型的吉利。

    創二代,集體奔赴新能源

    有的二代還在熱身,有的已經成為家族企業轉型發展中的核心人物。

    2016年的美國硅谷,年僅27歲的年輕人張正萍,借著智能電動汽車的春風,在這里成立了一家名為SF Motors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很快人們就發現,這個年輕人是小康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的兒子。很明顯,張正萍的這番操作背后,離不開父親的授意和指導。

    踩對了行業的話題和風口,這個年輕人第一次出場就獲得了一大波關注。從此之后,張正萍的接班路就與賽力斯的發展聯系到了一起。

    2018年,SF Motors在硅谷發布了兩款電動SUV——SF5和SF7.同一年的7月份,SF Motors又在國內完成了品牌發布。在創立這家企業之后,張正萍也開始正式進入小康,從2017年開始任職董事。

    與李書福、魏建軍同為60后的張興海,在燃油車時代的存在感比前兩者要低得多。

    2003年張興海開始造車時,魏建軍已經有了13年的造車經驗,李書福也跳出“模仿”的路數,造出了第一款國產跑車——美人豹。

    剛剛從汽車零部件轉行生產摩托車不久的重慶人張興海,聽說東風有意找一家合作伙伴上微車項目,馬上表達了意向,成了60后造車大軍中的一員。

    最初幾年,小康汽車憑借著價格低廉的面包車迅速打開市場,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但總體來看,無論哪個階段,小康的業務都稱不上“高端”。張興海自己也說,公司經過三個發展階段,三次都“被人看不起”。

    直到新一波造車運動來臨,賽力斯幸運地成為被華為選中的那個。

    2020年的11月份,華為正式宣布與小康合作,開展智選車業務。也是從那時開始,張正萍的title變為了小康集團執行董事、公司輪值董事長。

    雖然目前在小康與華為合作的各個重要場合中,還是要靠張興海來主持大局,但張正萍也逐漸開始獨立接受采訪、主持會議,顯露出獨當一面的氣質。

    借助與華為的合作,張正萍擁有了自己在造車領域的第一個實績,算是汽車圈二代接班人中走得相當順利的。

    但也有不那么順利的。

    今年10月份李一男的自游家NV上市時,關于生產方式,李一男曾表示,首款車型將由大乘汽車常州金壇智慧工廠專屬產線生產,而他的“火星石科技在軟件、智能、三電等前瞻技術領域賦能大乘汽車,共同提高整車和智能軟件水平”。

    這個話術,和華為描述與賽力斯的合作時如出一轍。

    自游家是不是蹭熱度暫且不論,但在人員構成上,兩個項目確實有幾分相似之處。

    比如1970年出生的李一男和1969年出生的余承東幾乎同時期進入的華為,甚至還共同參與同一個項目。而與賽力斯的張正萍出身相似,大乘汽車董事長兼CEO吳瀟,也同樣是汽車圈的創二代。

    吳瀟的父親,是眾泰汽車原董事長吳建中。

    盡管面對外界質疑,吳瀟堅稱大乘汽車是由自己創立的品牌,但實際上,其父吳建中擔任了江西大乘汽車科技產業園的項目負責人。大乘汽車的注冊地點,也是此前眾泰汽車金壇工廠的所在地。

    2018年9月,張正萍的SF Motors在國內發布兩個月后,大乘汽車也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品牌發布會。

    在那場發布會上,一共亮相了三款車型——GS70、GS60和一款微型電動車E20.在這些車型上,大乘與眾泰的“血緣關系”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關于GS70、GS60.有人直言,不難發現眾泰大邁X7和大邁X5的影子。而最后那款“老頭樂”,很難看出和眾泰芝麻有什么差別。

    但這沒有影響聚光燈打造出的光鮮亮麗:37歲的吳瀟第一次站到臺上。臺下,有專門來為他加油的父母和妹妹。為了給兒子助陣,吳建中還憑著自己的關系,請來了一眾汽車圈大佬撐場子。

    只可惜,華麗的開頭沒能鋪墊出一個好故事。僅僅幾個月之后,大乘就已經無法向經銷商正常供貨;對部分員工的工資也開始扣留發放。

    隨后便是一系列的常規環節——停產、關廠、維權……現在,大乘汽車原本的兩大生產基地——撫州生產基地,已經被比亞迪接盤;金壇生產基地,被“租借”給了自游家。留給大乘汽車和吳瀟的,是幾百件法律訴訟,和近三百份限制消費令。

    而與自游家的合作,或許是吳瀟目前能抓住的唯一的翻身機會。

    和吳瀟有類似經歷的二代們,還有不少。2019年,為了挽救力帆,尹明善開始培養自己的長孫女尹安妮;2017年,華泰汽車的張秀根將董事長的位置轉交給了兒子張宏亮;十幾年前,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選定了其女兒龐彩萍作為未來的接班人……

    接班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如今看來結果大同小異。不知道這些退場更早的二代和他們的企業,還能否等來一個和吳瀟類似的時機。

    寫在最后

    這些汽車圈創二代,性格不同、經歷各異,但相同的是,當下的他們都不約而同把智能電動作為了自己以及家族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這是一個新方向,也是一個新起點。這是汽車圈的家族企業們集體面臨權力交接的時刻,也是整個產業新舊交替的關節點。

    愿創二代們能夠體會父輩們曾經創業的篳路藍縷,了解他們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向前一步做出過多么不可估量的貢獻,而不要白白浪費了自己的高起點。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今天盤點的這些創二代們,也會有一個能夠成為智能電動時代的“李書福”、“魏建軍”,把中國汽車產業帶向新階段。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utoReport 汽車產經(ID:autoreport),作者:吳雪,編輯:于杰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被精準安排的接班路,“車二代”李星星登上舞臺
    “長痛和短痛”并至,蔚來加速投資未來
    電動汽車的新“燃料”:一場針對鋰電池的圍獵已經開始
    凈虧26億!賽力斯賠本賺吆喝,華為帶不動“親兒子”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