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安卓手機廠商不愿采用HarmonyOS,華為鴻蒙成為“公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王新喜

    隨著諾基亞與黑莓的退場,過去10來年,手機操作系統一直是iOS與Android兩分天下,2019 年 5 月風云突變,單方面停止了華為手機上的服務,華為在2019 年 8 月,發布了鴻蒙系統,發展到今天,鴻蒙面世已經有4年。

    根據近期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的數據,2022年,搭載HarmonyOS的華為設備已達3.2億,鴻蒙智聯已有合作伙伴超2200個,產品發貨量超2.5億,鴻蒙生態開發者超200萬人,尤其是包括美的、格力、方太、九陽、帥康、蘇泊爾等大量家電品牌都已經加入,支付寶也已經加入鴻蒙。

    但現實依然有讓人無奈的一面,如今鴻蒙發布了4年,卻至今沒有一家國產手機廠商明確表示將會使用鴻蒙系統。許多用戶至今不斷在提出一個問題,為何國產手機廠商不愿意采用鴻蒙系統,華為鴻蒙成為Android手機廠商公敵了嗎?

    事實上,牽涉到鴻蒙的話題,其實最忌的是大眾情緒對廠商的道德綁架,這背后的原因,也令人深思。

    首先是系統軟件服務布局與盈利的自主權

    從小米OV等大廠的生存角度而言,他們有自己的定制系統,OPPO有自己的ColorOS,vivo有Funtouch OS,小米有MIUI,魅族有Flyme,它們都有自己的IoT戰略布局以及軟件服務營收業務,更傾向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將軟件服務業務掌控在自己手里,他們更傾向于擁有自己的定制系統,由于安卓開源的緣故,國內沒有了谷歌服務框架,定制系統有非常高的自主性,在國內基本上不受限制,可以非常自由的在自己系統里內置廣告,它們各自的應用商店,營收完全歸屬自己。

    比如小米、OPPO等廠商通過其各自定制系統布局,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云服務模式與應用市場游戲分成模式、此外包括大量廠商深度合作APP、系統預裝APP營收、廣告收入的分成等都是基于其自身的定制系統而衍生出來的。

    如果要它們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理論上,他們依然可以有自己的應用商店,維持現有的應用商店盈利模式,但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大。另一個問題是,由于系統掌控權不在自己手里,他們時刻擔心操作系統底層倉庫、頂層設計調整系統規則與權限。

    比如說隨著系統的更新,手機廠商軟件也要同步更新適配,但從過去基于Linux開源系統的上游社區來看,如果不是長期支持版本,過一段時間它可能會把倉庫刪掉,導致軟件突然之間無法下載,這對用戶體驗往往造成影響。

    而在Android陣營,由于國內沒有了谷歌服務框架,小米OV們通過自己的定制系統,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系統權限與盈利模式;如果搭載鴻蒙,則系統最高權限不在自己手里,需要提心吊膽擔心系統更新或者規則變更,侵蝕其自身的軟件營收利潤。

    此外,小米OV都有自己的IoT物聯網布局,而IoT業務布局基本上都是以手機作為一個核心入口,比如小米MIUI系統連接了眾多物聯網硬件產品,如果換系統,那么這些物聯網產品的布局都要切換系統,替代成本非常大,也或將因此喪失了IoT布局的入口主導權。

    此外,小米OV基于系統應用商店都形成了自己的應用分發布局與盈利模式,放棄自己的系統等于放棄自己的應用商店自主分發的主導權,有自己的Android定制系統,軟件服務盈利以及IoT布局的自主性更高,從利益角度出發,小米OV肯定更愿意保持現狀,做自己的系統。

    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競爭關系很難讓手機廠商加入

    手機市場的商業競爭本身就是殘酷的,手機硬件廠商之間本身存在著激烈的肉搏戰與市場爭奪戰,若非完全沒有選擇,從利益角度來看,它們很難去支持競爭對手的操作系統,幫著對手做大生態來侵蝕自身的份額。

    這與當初Android能快速坐大,而諾基亞塞班系統失敗的原因類似,因為塞班是諾基亞開發的操作系統,諾基亞與一眾手機廠商是競爭關系,廠商們擔心由于手機市場的競爭關系被塞班系統限制,都不愿意加入塞班操作系統。

    而安卓當初奉行的一種開放、自由與中立的策略,谷歌也不做手機,這打消了廠商們對于操作系統平臺歸屬手機廠商,“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的顧慮。

    華為自己是手機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這幾年來,華為也沒有放棄手機市場,與其他廠商是競爭關系。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種關系很難讓手機廠商加入。

    華為對此其實心知肚明,因此,華為發布HarmonyOS后不久,就已經確定了開源路徑,把鴻蒙操作系統源代碼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項目名為OpenHarmony。這意味著OpenHarmony開源項目是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孵化及運營,華為這么做,其實就是希望以中立和開放的姿態,吸引更多開發者和上下游企業加入到鴻蒙生態當中。

    也因此,華為能吸引眾多家電廠商的加入,包括此前魅族宣布接入鴻蒙,也并不是魅族手機要用鴻蒙,而是魅族Lipro品牌下的智能家居生態產品要加入,畢竟,華為不涉及家電業務,沒有與家電廠商形成強競爭關系,同時,鴻蒙也不與手機軟件廠商形成競爭關系。

    因此,考慮到華為手機的龐大用戶群,支付寶已經加入,隨著未來鴻蒙系統的壯大,國內互聯網大廠的超級應用紛紛接入鴻蒙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對于手機廠商而言,雖然名義上鴻蒙已經是第三方了,是中立的,但是鴻蒙與華為的品牌關聯性太強,消費者已經對此形成深刻的品牌印象。手機廠商的加入,很可能會喪失自己的品牌印象與獨特風格。這其實就涉及到了品牌溢價的問題。

    從自立門戶到寄人籬下,品牌溢價被壓制

    廠商很難加入競爭對手的操作系統陣營,倒不是人們擔心的卡脖子的原因,筆者看來,被華為卡脖子的可能性很小,華為也不會這么做,因為這本身是破壞操作系統的公平性、中立性規則,也涉嫌壟斷競爭的嫌疑,手機廠商其實更擔心品牌溢價被壓制了。

    自主操作系統本身就能拉高一個品牌的高度,比如蘋果獨立自主的操作系統本身就給它的產品提供了較高的溢價。

    而鴻蒙系統本身也給華為手機帶來了品牌溢價。對于小米OV而言,也能依賴各自定制UI系統體驗優勢帶來產品的品牌增值效應。雖然不如華為鴻蒙是完全自主的操作系統,但也是有著他們長期基于Android迭代的心血與投入。

    打一個比方,小米OV各自原本是自立門派,類似于五岳劍派的華山派與峨眉派。要不要加入華為鴻蒙,這種情況其實類似于金庸先生《笑傲江湖》里面的五岳劍派合并。

    小米OV在其他操作系統陣營,相當于自立門戶,自己做掌門人,與華為鴻蒙派是彼此是平起平坐的關系,但如果加入鴻蒙,類似于帶著自己的門派弟子加入了鴻蒙派這個實力更強的江湖大派,形成五岳劍派,一起去抗衡魔教。

    那么,五岳劍派的掌門人自然就是華為鴻蒙,其他門派的掌門人加入之后,就不再是掌門,地位與權限自然就下降了,在品牌溢價層面就已經完全被華為壓制,喪失了底層系統的自主性,等于自廢武功,對于小米OV而言,從自立門戶到寄人籬下,這是他們難以接受的。

    國產手機廠商不用鴻蒙,也是基于海外市場的考慮

    當然了,不加入鴻蒙,還有一個考慮是海外市場。國產手機廠商小米OV們都有廣闊的海外市場布局,海外Android手機不同于國內,用的是統一的Andorid 原裝系統,其手機常用軟件與游戲都是在的服務框架與應用程序商店上運行的,GMS+原創Android Auto的生態體驗本身還不錯,也是海外Android手機用戶的剛需性應用。

    對于海外消費者來說沒有GMS服務的智能手機基本上就等于功能手機,而搭載鴻蒙系統的話將無法獲得的GMS授權,因此,如果搭載鴻蒙,在海外市場缺失了谷歌移動GMS服務套件,幾乎就等于要放棄海外市場。

    從企業自身利益的角度,用一個新系統不僅僅在于直接關乎手機使用體驗的不確定,更在于這與它們正在穩定運行的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未來發展前景與系統自主權相悖,也打亂了其自身原有的戰略布局,甚至也可能會影響到海外業務的進展與用戶增長。

    每個廠商都有權利走自己的路

    因此,在商言商,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大眾應該理性看待小米OV不搭載鴻蒙。由于各自彼此競爭對手,他們在Android市場,多年投入、迭代自己的定制系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系統風格、產品體驗與盈利模式,也有著很高的替換成本。

    無論是從品牌溢價、系統自主權、盈利模式、海外市場的布局等諸多層面的顧慮,他們也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路子走,企業的核心戰略是為了盈利,為了生存發展,而不是其他。

    在國內市場,華為在手機市場擁有品牌影響力的主場優勢。國人對國產系統的呼聲越來越強,從今天來看,即便沒有其他手機廠商的加入,但它依然發展的很好,超1000個硬件廠商尤其是大量家電廠商都在加入,在IoT領域的生態也在逐步形成。

    但基于種種復雜的考量,從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來看,都不可能看到小米OV等國產手機廠商加入鴻蒙,除非他們也受到極端情況下的制裁,不得已開始全面倒入鴻蒙操作系統,但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我們也不應該對手機廠商不選擇鴻蒙而道德綁架,畢竟,每個廠商是到底是選擇加盟形成江湖大派,還是自立門戶固守自己的城池,都是自己的自主選擇,也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他們都有權利走自己的路。

    來源:王新喜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安卓手機廠商不愿采用HarmonyOS,華為鴻蒙成為“公敵”?
    5秒下完一部電影!三星5G毫米波打破5G網絡遠距離傳速新紀錄
    騰訊廣告需要新引擎,微信廣告再“救主”
    探尋中小數據中心蛻變路徑,以全生命周期視角尋破解之道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