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百度智能云進入“沈抖時代”,有驚喜嗎?

    每每有大廠高層變動,都足以引發業內人士的熱議,因為很可能涉及到公司戰略的調整。今年5月,焦點人物成了沈抖。

    原因是李彥宏向百度內部員工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事關新一輪干部調整。具體來說,此次調整以沈抖為圓心,以百度智能云為半徑,畫了一個大圓:

    1)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擔任智能云事業群組(ACG)負責人。

    2)王海峰博士繼續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TO,但不再兼任ACG負責人。

    3)何俊杰晉升為集團資深副總裁,輪崗擔任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負責人,接管沈抖之前負責的業務部分。

    百度集團表示,此次調整是利好信息的釋放。主要有兩方面:

    1) 體現了百度對智能云業務的重視和壓強投入。

    2) 對干部年輕化的推動,體現了百度組織力更趨成熟。

    提煉一下就是,百度更加重視云業務,并為此高調換帥。

    回想起上一次百度集團高管團隊變動,還是在三年前,恰巧也與百度智能云有關。

    2019年3月,百度總裁張亞勤宣布退休后,王海峰對百度AI體系進行組織架構升級,整體整合為“百度人工智能體系”(AI Group、縮寫為AIG)。

    AIG被劃分為兩大群組,一是AI技術側的技術中臺群組(TPG);二是商業落地側的智能云事業群組(ACG)。2021,百度將TPG、ACG群組劃分為獨立事業群。

    此次最新調整后,王海峰只是把ACG拎出來交接給沈抖,自己繼續擔任技術中臺群組(TPG)和百度研究院負責人。

    由此可見,與其說是百度更重視云業務了,不如說百度更重視云業務的變現能力了。

    被疫情摧殘了三年多的企業,已經快喘不過氣。快速變現,成為大家可愿不可說的事,對于百度以及百度智能云來說亦是如此。

    商業場如戰場,正如《孫臏兵法·月戰》中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那么,小半年過去了,進入“沈抖時代”的百度智能云勝算有幾何?我們或能從這三方面剖析一二。

    智見深度|百度智能云進入“沈抖時代”,有驚喜嗎?

    一、天時與地利:百度智能云錯過的十年

    放在百度智能云這場戰役中,天時乃行業市場情況;地利便是自身條件;人和則是領路人。往往,天時與地利的關系最為緊密,市場環境也關乎著每一家企業的自身情況。

    還記得2012年李彥宏向媒體大力昭示著百度做云的勝算:“搜索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云計算應用,可以說百度天生就是做云的。”

    四年后的2016年,百度真正意義上的云計算才面世。彼時集團內部還沒有百度智能云,而是百度云計算事業部,直到三年后。

    從百度云計算到百度智能云,改變的并不是品牌名,更不是組織架構,而是百度對于云業務的重新思考,并落到了戰略層的調整。

    就在百度還認為搜索是典型云計算應用的時候,阿里云和騰訊云先后已于2009年、2010年對外上線。也就是說,百度智能云比其他互聯網云廠商晚了近十年。

    十年,對于人來說不過是須臾之間;但放到商業世界中,卻能講出很多新故事。名字可以改、戰略可以調整,但入局晚,可能是百度智能云最大的遺憾。

    市場情況并不樂觀,目前國內云計算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且已經初現寡頭效應,百度智能云并不占據優勢。

    今年3月,據Canalys發布的《2021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報告》顯示,在近三千億元的中國云計算市場中,市場份額占比情況為:阿里云37%、華為云18%、騰訊云16%和百度智能云9%。

    天時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地利,同樣,市場規模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業務的營收狀況。因此,在剛剛過去的2022第二季度,根據騰訊、阿里和百度公開發布的財報來看,百度智能云的營收情況也不盡人意。

    其中,騰訊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為422億元;阿里的云業務分部總收入(包括來自為其他阿里巴巴業務提供服務的收入)為176.85億元;百度的百度智能云業務營收達43億元。況且,這還是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10%之后的結果。

    一步錯,步步錯;晚一步,步步晚。過去的云計算市場爭奪戰,百度智能云抱憾缺席,這給了競爭對手足夠的修煉內功、積累經驗的時間與機會。現在百度智能云能做的,或許只有改變自己。

    因此,百度智能云也在去年進行了業務架構的調整:

    1)底層百度大腦,包括基礎層、感知層、認知層和安全,是百度核心技術引擎;

    2)中間平臺包括通用的基礎云平臺、AI中臺、知識中臺,以及針對場景的平臺和其他關鍵組件;

    3)在基礎層和平臺的支持下,上層的智能應用和解決方案為各行各業賦能。

    從這一業務架構的調整,我們可以看出,百度智能云正在尋找一條差異化路徑進行“曲線救贖”,即以云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能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而這一路徑是否正確,或許還需要時間檢驗。

    二、人和:沈抖這次還能“封神”嗎?

    從“人和”——今年百度智能云最大的變量上來看,沈抖在百度的傳奇故事并不少。從搜索到云,百度十年匠人沈抖迎來了他的新使命。

    在加入百度前,沈抖就職于微軟,負責搜索行為、語義廣告等研發管理工作,2012年加入百度。

    沈抖穿梭于不同的業務之間。2012年,任百度公司聯盟研發部技術副總監、技術總監。這個空降領導,在兩年間因推出百度實時流量交易系統(BES)而站穩腳跟。這個系統,整合了百度內部多個廣告投放系統,創新了用戶理解和定向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系統變現能力。

    2014至2015年間,又任網頁搜索部技術總監、高級技術總監,負責百度搜索的核心技術研發、百度移動搜索和PC搜索的整合、百度新首頁、百度權益體系建設、英文搜索,以及搜索的入口導流。

    緊接著,2016年,就又任職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執行總監、FSG整體研發負責人,全面負責百度金融的研發管理工作。

    2017年,沈抖晉升為百度公司副總裁,繼續全面負責百度APP和信息流業務體系,包括百度APP、信息流、好看視頻、百家號、百度新聞、百度瀏覽器、hao123等移動相關業務。

    2019年起,開始負責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涵蓋百度APP、搜索、信息流、小程序、百家號、文教數娛、百度健康、國際化等多個業務。

    就在這個時期,沈抖帶著百度APP走向集團內部業務的中心地位。在沈抖的推動下,百度建立了“搜索+信息流”的移動生態,正式完成從搜索工具到信息流生態機制的進化。同時,以此為基礎,百度重構了原有的廣告投放系統,極大地提高了變現能力。

    從以往的戰績來看,沈抖從不辜負百度的期待。所以,在今年5月份的內部信中,李彥宏才會如此表示:輪崗調整后,沈抖將負責帶領ACG團隊,加快落實云智一體戰略,實現規模和健康度的量變到質變,為百度第二曲線的發展建立新的功勛。

    接手百度智能云后,沈抖是否還能保持不敗戰績?李彥宏曾在內部信里對他的評價是:“具有戰略視野,敢打勝仗、能打勝仗”。基于此,百度智能云或能在沈抖的帶領下快速建立完備的市場銷售體系和產品模型定位。

    今年9月,也正是沈抖上任后,百度智能云重磅發布了全新戰略“云智一體,深入產業”及“云智一體3.0”架構。所謂“云智一體”,不難理解,就是云計算+人工智能。3.0架構,是指百度智能云將從行業核心場景切入,通過打造行業應用,帶動和沉淀AI PaaS層和AI IaaS層的能力。

    初步來看,這一戰略是比較清晰的,百度智能云正在技術和行業兩方面放大差異化優勢。

    技術層面,在數據庫、云原生等底層技術上,百度智能云拼不過阿里云、騰訊云,于是All in AI。百度智能云的云智一體3.0形成了一套“芯片-框架-大模型-行業應用”的閉環路徑,做到端到端優化。

    其中,作為7納米通用型GPU,昆侖芯2代比1代性能最高提升3倍,已經部署在百度搜索、自動駕駛、愛奇藝等業務,以及金融、工業等行業客戶中。

    行業上,電商拼不過阿里云,游戲音頻拼不過騰訊云,于是選擇了智能制造、能源等。首先,從行業解決方案維度來看,百度智能云切分出了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細分場景,囊括了目前中國對于人工智能和云計算需求最大的幾個行業。

    其次是通用解決方案,百度智能云圍繞以上行業,打造出了行業通用解決方案,如云服務、安全、人工智能、大數據、音視頻、區塊鏈等。

    智見深度|百度智能云進入“沈抖時代”,有驚喜嗎?智見深度|百度智能云進入“沈抖時代”,有驚喜嗎?

    差異化使得百度智能云在夾縫中找到了一些喘息機會。根據IDC今年6月發布的《2021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報告》,百度智能云再次蟬聯AI云服務第一名。

    不過,值得觀察的是,沈抖過往的成功經驗能否復制到百度智能云還不得而知。技術出身的沈抖,雖管理銷售有一套,但缺少B端銷售經驗。

    雖然百度搜索業務調整為“X+Y”戰略,具備一定的企業側深度服務和定制化屬性,但從業務本質來看,搜索業務ToC,而智能云業務ToB。

    不論是對ToB行業的認知還是內部團隊管理,沈抖最大的挑戰就是學會“延遲滿足”。從獲客到溝通、從談判到履約及反饋,再到關系維護,ToB銷售的周期要長很多。這意味著,快速變現在ToB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沈抖調崗消息一出,不乏出現諸如“沒想到”“有些意外”此類的聲音。

    期待沈抖能帶著百度智能云頂住壓力,在不久的將來,讓大家再次說一句:“沒想到啊。”【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數字星球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百度智能云進入“沈抖時代”,有驚喜嗎?
    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隆重召開,百度智能云融合創新助推國企數字化轉型
    【人事】增強to B市場競爭力 百度智能云新入職兩位副總裁
    anthouse:金剛智能云鎖 智能家居新美學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