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樂視和小米杠上了,雙方交手時,顯露出了哪些隱藏的東西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策劃】上周,樂視在香港舉辦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第三代超級電視產品。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記者也參加了此次活動,并且發了相關的報道,鑒于超級電視這個產品在樂視業務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圍繞著電視產品,業界最近的種種動向,我們覺得,仍然有必要制作一篇另外角度的策劃文章,因為這些不光是讀者關注的熱點,我們希望通過文章,也能幫助讀者思考,甚至于可以看到中國互聯網產業和商業本質的輪廓。

     

    我們先看下樂視這次的動作:

    樂視這次發布的超級電視產品,分為三大旗艦六款第3代超級電視,并宣稱低于量產成本定價。其中,旗艦版超3 Max65,售8499元,超3 X55 Pro,售5499元;超3 X55,售3699元,超3 X50售3499元;標準版超3 X40,售1699元;超3 X43,定價1899元。

    在定價策略上,樂視放棄了以往購買電視必須購買會員的做法,而是為用戶提供購買裸機或者會員合約機的選擇。比如,樂視稱,購買一年490元的全屏影視會員,硬件價格降300元,即“N年會員合約機硬件定價=裸機價-300*N元”。并且,會根據各機型裸機售價定義N的大小,支持硬件價格0元。與此同時,樂視還推出旗下供應鏈及營銷模式CP2C的3.0版本。在該版本中,樂視宣稱將放棄過去的“搶購+預售”的模式,采用“現貨+預售”的模式;在銷售定價上,則宣稱要“低于量產成本定價”,通過后端收費進行補貼,并實現同產品線上線下同價。

    對這些,樂視的高層是這么解釋的: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說,我們之所以敢于低成本定價,核心因素是我們依靠樂視生態本身所帶來的未來的后項的收益,其實也不是未來,現在我們已經有收益了,通過生態來彌補硬件的虧損和渠道的獲利機會。樂視致新傳播及營銷總經理任冠軍則說,隨著樂視生態整個能力的提升,我們完全具備了低成本定價的能力,我們是在多個緯度上能夠實現盈利,不僅僅是開機廣告,我們還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其他的盈利渠道。

    還有更勁爆的說法,當然來自一直瞧蘋果不爽的賈躍亭:

     

    賈躍亭表示在他的觀念里樂視網的核心價值不是創造純利,而是持續不斷的創新。他認為如果像蘋果現在這樣進入改良式的創新,那么就離頹勢不遠了。他覺得,蘋果這種封閉的模式會在5年內阻力漸顯。賈躍亭曾說,蘋果封閉的模式扼制創新,阻礙產業發展,長期會傷害用戶利益,并且將會在不久后走向衰落。這次,賈躍亭說,這個時間點會在未來5年左右。“蘋果的模式是一個封閉的閉環,而樂視是開放的閉環。我認為封閉的閉環代表不了下一代的發展,這種模式在五年內將會阻力漸顯”。

    那就等于是說,樂視的模式比蘋果要先進要更科學唄?不過,當新浪的記者問賈躍亭,何時樂視在資金方面能夠達到自給自足,不再個人減持為樂視網輸血時,他并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而小編覺得,樂視與其先對標蘋果,不如先把小米干掉再說,因為小米也是動作頻頻,一直以來,這兩家一直打得不亦樂乎:

    小米最近的反應

     

    就在樂視上周發布超級電視第三代的同一天(9月24日),小米電視發布公告稱,9月24日-10月7日,將舉行一個名叫“小米電視家族狂歡趴”活動,除了產品促銷降價外,還有兩款新產品亮相。

    怎么個促銷法?

    比如,55寸4K版,單機的售價4299元,含電視、Soundbar及無線低音炮的家庭影院版則是4799元,也就說相比之前下調了200元,但10月7日后恢復原價。

    49寸版也是下調了200至3799元,其含電視、Soundbar及獨立低音炮。

    兩款新品分別是:

    小米電視48寸4K影院版:包含Soundbar及獨立低音炮的價格3999元,而單機則是2999元;

    小米盒子mini版(禮品裝):售價199元。

    另外,小米電視還和愛奇藝合作,將同步播出電視劇《蜀山戰紀》。

    看得出來,小米為了這次促銷也沒少下本。另外,小編也聽說,長假過后,小米還會發布多款新品。

    好了,看了上面這些,您是不是覺得,樂視和小米的這些做法,又大有攻擊彼此的勢頭?小編也是這么想的,下面來分析一下。

    這兩家公司,一個從手機起家,一個從視頻起家,本來相互礙不著什么事,只是由于各自品類的擴張,產品產生了交集,消融了邊界,再加上一直以來他們的打法非常相近,所以就成了仇敵。

    在互聯網電視領域,樂視占上風,而在手機領域,小米占上風,可是依照小米電視之前的做法,硬件讓用戶心動,也不輸給對手,可是這個搶購的模式,卻是一步壞棋,樂視的電視硬件上不占優勢,可是之前,樂視依靠會員的方式獲得用戶芳心,再加上采用了“搶購+預售”的方式,這至少讓小編覺得,至少比小米的買不到要好一點吧?

    而現在兩家的打法又不同了。上面已經說了,樂視已經放棄了“搶購+預售”的模式,采用的是“現貨+預售”的模式,而在銷售定價上,則宣稱要“低于量產成本定價”,通過后端收費進行補貼,并實現同產品線上線下同價。這些是什么意思?小編覺得,這還是針對小米的做法。雷軍今年說過,小米的產品不會再搞什么饑餓營銷,每種產品都會開放購買,所以說,如果采取現貨的方式敞開讓用戶購買,樂視的那套“搶購+預售”還玩得轉嗎?所以,樂視這次也趕緊換了一套打法,雖然說讓人看了替他們捏把汗。

    從內容上分析,雖說小米如今也越來越重視內容,可是相比樂視,還是難以讓用戶滿意,要知道,樂視玩內容,買版權,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針對樂視這個對手,小米自己也知道內容上難以形成優勢,所以才有了上面說的與愛奇藝聯手播電視劇的做法。光這樣哪成?小米早就宣布入股迅雷、投資優酷土豆了。

    大家明白沒有?樂視小米再次開打時,小米在內容上吃虧的時候,又回到了他們最熟悉的打法上:拼硬件配置的打法。而樂視拼的是內容,他們的會員模式,也容易讓消費者產生性價比的錯覺。可以說,從專注硬件,到打造內容生態,樂視與小米圍繞客廳展開的戰爭,未來會越來越激烈。

    但別忘了還有變數......

    早有人將樂視比作是電視界的小米,小米依靠MIUI系統、期貨模式、社交化營銷顛覆了手機行業,而樂視通過自有內容、搶購模式、低價硬件影響了電視行業。樂視超級電視一年的銷量,能夠證明這一模式的可行性。

    但互聯網電視行業仍充滿變數,這個變數來自于廣電總局、視頻廠商以及傳統電視企業。以廣電部門為例,面對電視市場互聯網化的趨勢,廣電總局發現自己掌控的東西太少,早已連續發布了多個政策公文,要求對市場進行監管。廣電曾要求關閉互聯網電視產品中的視頻軟件下載通道,不允許互聯網企業參與電視集成服務,所有內容必須在播控平臺上播放。同時,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將不再發放。明顯是為了加強“集權”,將所有視頻廠商、硬件廠商統統納入廣電的管轄范圍。

    另外,在上月,廣電總局發布通知,決定擴大TVOS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在有線運營商中的試點范圍。未來有線運營商推出的OTT機頂盒等終端只能安裝和使用TVOS1.0,不得安裝其他操作系統。如果廣電要求電視企業安裝該系統,后者會倍感壓力。

    由此來看,互聯網電視市場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等關系,牌照方可以利用播控平臺地位支配第三方內容。像樂視這樣的內容提供方,既要維護自身版權,又不能得罪牌照方。有版權優勢的樂視尚且磕磕絆絆、如履薄冰,相對更加缺乏內容支撐的小米,在互聯網電視領域,也就可想而知了。

     

    還有個問題,小米和樂視,能顛覆電視行業嗎?

    別看小米和樂視說得熱鬧,可是這些數據可以證明點什么——《第一財經日報》最近的報道里稱,像TCL、創維、海信這些傳統彩電大佬,一年的彩電內外銷量超過 1000萬臺,而樂視電視去年銷量才100多萬臺,今年才準備沖擊300萬臺。從規模來講,樂視遠沒到顛覆傳統彩電企業的地步。

    可是需要看到的是,小米和樂視的所謂的降價,其實是有這樣的可能的,就比如說之前銷量不大,借助這次搞一個什么活動進行清倉大甩賣。或者可以說,降價的做法,有很大的風險,通過大幅度的優惠圈用戶是很冒險的行為,因為這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營收和產品研發等一系列環節。這也讓小編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的彩電價格大戰。

    低廉的價格,一方面可能傷害廠商自身,而另一方面,則會不斷對傳統電視行業的價格體系構成沖擊。因此,除了政策的制約外,傳統電視企業也紛紛“觸網”開展自救活動。例如,像TCL、創維、海信、長虹等傳統電視廠商,都引進互聯網思維,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或研發新的互聯網電視產品,這些廠商的跟戰,也讓互聯網電視企業的價格優勢不會太過明顯。

    并且更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彩電廠商的聯盟戰略。它們曾視若水火,但在面臨互聯網電視沖擊時,可以捐棄前嫌,抱團取暖。傳統電視企業利用它們在供應鏈、線下渠道、海外市場、品牌上的優勢,加之在內容、平臺上的結盟與合作,將打擊樂視、小米的要害。況且今年以來,智能電視領域不斷有新品牌涌現,更讓整個行業競爭加劇,行業格局風云變幻。而隨著電視市場需求的飽和,銷量將會持續下滑。在這些大背景下,互聯網電視的未來并不明朗。【責任編輯/鄭希】

    本文為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樂視和小米杠上了,雙方交手時,顯露出了哪些隱藏的東西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