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深度觀察】這年頭,不趕在每年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的季節開個發布會,都不意思跟別人打招呼,做手機的就更是如此了。就拿這個月來說吧,小編粗略一統計,就有五、六家手機廠商發布新品。在與大家一塊暗暗驚嘆這些廠商動作之快的同時,小編不妨把時間線拉得長一些,今年以來,在所有已經發布了的手機新品中,誰最能引起我們編輯部小伙伴、以及同行及業界的強烈關注和興趣?(蘋果當然不算,不然小編也不會這樣問)想知道的話,就繼續往下看。
從左至右:徠卡相機CEO Oliver Kilter、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徠卡全球監事會主席Dr.Andreas Kaufmann
好了,相信大家也猜得八九不離十了,猜不出來的也別費那勁了,直接告訴你答案吧,這就是華為的P9。身為華為手機的高端機型,這個系列從2012年的P1到現在的P9,留下了一條華為手機拼盡全力向高端市場攀爬的“足跡”,(說到這里,小編還想說一句,手機這個東西,和其它一些消費品一樣,往低端走傻傻拼價格很容易,往高端走很困難,喂喂,誰說容易的?你走一個試試?)其實小編一直覺得,華為的P系列手機,其實很有代表性,可以看成是國內手機向高端和國外發達國家市場不斷嘗試的典型案例,十分值得分析。
華為本月初在倫敦完成了P9的首秀之后,這兩天又在上海舉辦了國內的發布會,小編倫敦雖然沒去成,但收到了上海發布會的邀請,正好借著參加這次會議,小編來說說這場發布會和這部最新的旗艦機型P9帶給我的一些感想。小編首先聲明,以下內容不就P9最拿手的攝影展開討論,攝影發燒友不感興趣的話可以離開。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說得不對的地方,各位專家、各位“花粉”多擔待。
1、第一個感想,就是手機圈子越來越成為了“有錢人”的游戲,如今這個圈子里數得著的手機廠商,像樂視、酷派、魅族、VIVO、OPPO等等,哪個不是大把砸錢?咱們這么說吧,資本已經成了手機和互聯網圈里的壁壘,不光是讓實力不足的廠商盡快離開,而且資本的運作實力,還會持續地改變手機業的市場格局。小編就舉個這次P9的例子吧,這樣會說得更清楚,華為這兩年發布P系列手機,都是兩站玩法,第一站不是倫敦就是巴黎,第二站轉回國內,這次小編參加的上海P9的發布會,包了上海大舞臺的場地,號稱有五千人參加,光媒體就幾百家,還請來了其中一位代言人——超人的扮演者、好萊塢知名影星亨利·卡維爾到場助陣......這么大的陣勢,這得花多少錢?不過,華為這么做,小編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高端手機就得有高端手機的陣勢嘛,不這樣,怎么能樹立品牌,震懾競爭對手呢?當然了,這也有個前提,高端手機必須建立在產品質量、設計、技術、功能等在業界首屈一指的基礎上。
2、第二個感想,就是華為P9這次的營銷手段。在國內外兩場發布會舉辦前,華為的策劃——“#OO#”就開始大規模登陸社交媒體,以及在國外諸如巴黎、米蘭、倫敦等時尚城市投放相關海報。小編在這里不得不稱贊一下這個“#OO#”這個創意,很新穎形象而且獨特,很好地描述了這次P9的一個特點和亮點即有著萊卡標準的雙攝像頭。雙攝帶來的拍照效果的提升,小編就不在這里再說了,反正是很厲害,原因請各位自行百度就好,這個也是手機產品迭代的一種趨勢,從今年起,小編覺得,對于高端機型來說,雙攝慢慢會成為標配,那么P9的這個營銷策劃,起到了一種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讓很多并不了解手機發展趨勢的普通消費者,通過這個一下子記住了這個特點,并且能形成一種話題不斷發酵,從而幫助P9的發布會進行必要的預熱。當然在P9之前,一些廠商也推出了雙攝手機,但小編認為,營銷上并未成功,因為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這樣一對比,小編想說,華為在品牌營銷策劃上的進步,真是有目共睹。
3、第三個感想,就是華為手機產品線上,不同系列的清晰區隔。不要小看產品定位這個問題,它很重要,做好了能讓各個產品線順利銷售,錦上添花,要是做不好,就會左右互搏,雞飛蛋打。根據小編的觀察,前兩年國內的手機廠商在這方面比較混亂,時常在一個品牌里,既發布中高端機型,又有低端機型,不懂得將它們分開的必要性。將高低端手機放在一起,不加區分的這樣的混亂場景,也讓很多科技媒體也常常犯糊涂,尤其是一些外媒,時常總有類似于“小米是蘋果的強勁競爭對手”這樣的昏話出來。雖然去年和今年以來,手機廠商們已經認識到了這點,開始懂得區分旗下產品,不過也不能說已經徹底得到了解決,至少小編在媒體上,還能不時地看到上面的類似的那種昏話。
華為消費者BG CEO余承東
有朋友可能會問,你說了半天,那么華為如何呢?嗯,華為還是比較特殊,也比較明智一點,自從2014年余承東說為了提升品牌和利潤,會大量刪減手機機型,就是在與機海戰術告別。了解手機行業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舉動十分大膽,也十分冒險。因為對于國產手機來說,在品牌沒有上升到足夠強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發布高端品牌提升形象后,再以中低端機型走量,這是比較保險的方法。但華為并未這樣做,他們已經將旗下的手機業務定位得很清楚(比如Mate系列定位高端商務、P系列走時尚路線),就要在中高端機型上取得突破,小編自那時起,就很佩服華為的勇氣,畢竟國內手機市場太混亂,變化又太快太大,不過從2015年華為的年報中的數據來看,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已達12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而且從華為的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這三塊業務收入各自所占的比重(分別為59%、7%、33%)來看,消費者業務正在成為華為業務增長的新動力。另外從手機產品的均價變化上也可以看出,2015年相比2014年,華為與蘋果三星一樣提升得十分明顯。而且別忘了,華為做自有品牌手機,可比大多數的競爭對手都要晚。
4、此次P9的定價,也反映出了華為的理性思路,這里不說國外定價,就說國內定價。小編還記得,前兩年P6出來的時候,國內的價格是2600多元,P7是2800多元,P8不算高配版的話,也是2888元,這次P9國內的最低售價是3188元,最高售價是4388元,每次P系列國內版的價格,明顯比國外版便宜很多。那么,這些價格說明了啥呢?小編的意思不是在稱贊華為在定價上的勇氣,而是說,華為的這樣的定價,明顯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也經過了國內手機市場實際情況的考量的。
首先根據市場研究咨詢機構GfK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規模將明顯回升,千元市場回落,在接下來的幾年,1000元—3500元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占到市場近一半的份額。這就是說,華為的產品,在國產手機里起到了高端手機開路先鋒的作用,Mate系列和P系列所定的價格,差不多也就等于是國產手機所能達到的最高價格,而且這兩天據余承東透露,Mate 8的銷量已超過了400萬部,這證明,(1)華為手機作為國產中高端手機中的一員,已經幫助打開了這一價位的市場,需求還在不斷上漲,(2)華為在中高端市場上的地位,已愈加穩固,而且,從國產手機做高端的趨勢上來看,品牌也已經呈現出集中化的趨勢。
而另外一方面,華為P9此次的銷量目標為突破1000萬部,上面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市場規模的作用下,P9的這一銷量目標并非不可能,不光是P9的各種版本價格,基本上在3500元這個有需求的市場附近,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個問題就是,消費者的需求為什么好象忽然就上升到了舍得花3000多元買一部手機的地步?這里小編還要再次引述一下GfK的消費研究結果,簡單說就是,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獲取更高的產品體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講,小編覺得,消費者更多的需求是購買到高性價比的產品,在這點上,很多人其實是不那么在乎價格的,而不光是廉價手機,性價比這個東西,其實與價格的關系是不大的。不同價位,不同特性的手機,針對的用戶人群和需求,在營銷、產品特征甚至配件等等方面,也應該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不能一概而論。回到P9上面來,P9有好的產品設計、功能和用戶體驗,另外也有著品牌專屬的資源和特性(比如這次和徠卡的合作),這構成了華為P9的鮮明特性以及差異化競爭優勢,再搭配上好的營銷策劃和創意,從而吸引到愿意花更高的價錢,購買更好產品體驗的消費者,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余承東在P9發布會上
好啦,對于P9讓人贊同之處,小編已經寫了這么多,下面再來談談它的不足之處,以及小編看不懂之處,希望華為能夠改進,從而將產品做得更好。
1、這次小編參加發布會時,舞臺正面對著的,正是“花粉”那一大部分人群。隨著發布會的慢慢深入,臺下的“花粉”們也很配合地一次又一次地響起掌聲和歡呼聲。這么設置,華為自有他們的理由,即所謂的“粉絲經濟”,不過小編想在這里給華為和其它手機廠商提個醒,你的產品有粉絲是好事,但隨著銷量的增大和產品線的增加,粉比也應該隨之分類,而不是說,上至高端產品,下至低價產品,粉絲都是同一批人。因為粉絲也是消費者,每個粉絲的需求、審美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你不能說,一個廠商出品的高端手機和低端手機,面對的粉絲都是同一撥人,這會讓產品的定位出現錯位,最終恐怕會影響到銷量和品牌。就比如說,華為的榮耀品牌,邀請學生或者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成為粉絲,而Mate系列的粉絲,就是一些商務人士,成功人士,P系列就是有一定實力的白領、設計師、時尚中人等等,其實P9這次的發布會,無需請什么粉絲到場,如果邀請一些它針對的白領等這些用戶現身說法,小編覺得可能更有說服力。
2、從2012年初P系列第一款產品P1問世以來,圍繞著P系列的產品定位,都會有相關的標簽,比如P6的是“美是一種態度”、P7的是“君子如蘭”、P8的是“似水流年”,雖然小編也基本不懂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營銷詞匯究竟是啥意思,但最起碼為P系列營造出了一種精品感,能讓消費者將精品機型與情感聯系起來。而到了P9這里,標簽只有什么“瞬間定格視界的角度”、“手機攝影的再一次突破”這些,小編覺得這是一種營銷上的退步,再次把P9的工具性放大,人文、情感這些高端手機必須具備的元素,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小編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或許華為這么做,也有著他們的更深的考慮?
3、這兩天小編看到有消息說,P9又要出“Max版”,據說,這個版本比現有的P9 Plus的屏幕還要再大一些。無論這個P9的Max版在國內出不出現,小編認為這都是一種失誤。從現有的國內版的P9各種版本來看,3000多到4000多都有,要是再冒出來個什么2000元不到的青春版,將本已很長的P9產品線再次加長,小編真擔心這樣做,會對P系列產生定位模糊的問題,上面小編已經說了產品定位的重要性了,你這款產品針對什么樣的用戶,就要在這部分人群上面下功夫,而不是為了開拓更廣泛的用戶群,做出開辟一大堆不同版本的這種不倫不類的嘗試,可能華為這樣做,也有增加銷量的考慮,不過小編還是勸華為不要這樣做,如果僅僅為了一時的銷量,而把整個P系列的產品定位和用戶都搞得混亂不堪,就得不償失了。【責任編輯/蝰蛇】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