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大眾中國CEO馮思瀚:去年中國市場只有供應短缺,沒有需求不足

    繼昨天的大眾集團NEW AUTO年會之后,今天下午大眾汽車品牌舉行了一場名為ACCELERATE(加速)的年會,主題就是大眾品牌如何從一個傳統車企加速邁向智能與電動的出行服務提供商 。

    今天年會的重點顯然聚焦在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瀚的身上,他談到了去年大眾汽車在國內的銷量情況、電動車銷量趨勢以及芯片短缺和疫情造成的銷量影響。

    他特別說道:“2021年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只有供應短缺,沒有需求不足。”

    但他也提到了中國市場的挑戰,那就是用戶對電動汽車的要求非常高,除了有電動性能,還有智能化功能的需求。因此,大眾汽車已經開始在國內組建軟件研發團隊,6000人正在為大眾汽車研發軟件產品。

    除了中國市場的消息之外,大眾汽車在全球市場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并且多款ID.系列純電車型會陸續亮相上市。

    一、芯片短缺導致電動車交付不及預期 中國客戶要求很高

    中國作為大眾品牌的主要市場,在這次年會上受到了重點關注,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瀚博士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年會直播,并回答了全球媒體的提問。

    馮思瀚首先介紹了2021年大眾品牌在中國的各項成果。他指出,大眾汽車的交付量仍然是中國市場第一名,但由于銷量下降,2021年對大眾品牌來說是嚴峻的一年。

    馮思瀚特別強調,2021年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只有供應短缺,沒有需求不足。去年3月,大眾ID.4上市,至去年9月每月銷量相比上一個月都幾乎翻倍。但到了去年四季度,ID.4受到芯片短缺影響,加上部分工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因此銷量并沒有達到預期。

    同時,燃油車領域也有類似芯片短缺、疫情影響的情況。綜合來看,大眾汽車在去年失去了一些訂單。

    到了2022年,隨著芯片供應改善,交付量一定會上漲。

    談到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馮思瀚說道,相比于歐美市場,中國有太多的電動車品牌互相競爭。只不過,電動汽車還是一個早期的市場。一方面中國用戶對廉價車型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對高端車也有較大需求,這兩部分占據中國電動車市場的60%。

    大眾汽車看到了電動汽車的年輕、新興的市場,但大眾對技術要求較高,所以不會做最廉價的電動車,而是吸引國內的中產階級。

    馮思瀚說,在大眾汽車出售的電動車型中,有20%是高端車型,價位相對較高,電動車買家的平均年齡比燃油車低2~3歲。這都是讓大眾電動車銷量越來越好的正向信息。

    馮思瀚也表達了一點憂慮,中國用戶對電動車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電動性能之外,還要求汽車更加智能。

    因此,大眾汽車用更好的智能化配置滿足中國用戶需求。例如,ID.純電系列車型可以選配AR-HUD,AR技術的加入讓HUD顯示面積更大,同時更為直觀,車機系統具備了OTA更新能力,讓用戶不斷獲取新功能。

    在自動駕駛領域,大眾汽車已經有了明確的進化路線圖,擁有更多高級功能的L2級自動駕駛將逐步開啟量產。

    為了響應中國用戶更多的智能化需求,大眾汽車加強國內的軟件研發,目前國內的軟件研發團隊已經有6000人。預計12~15個月內,軟件研發人員還將翻一番。未來,中國團隊的軟件研發成果也將推廣到其他國家市場。

    在電動化轉型和銷售方面,大眾汽車為中國市場推出了特供的ID.6車型,同時瞄準新的客戶群體。馮思瀚說,大眾汽車在中國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通過傳統4S店渠道代理銷售電動汽車,同時也在購物中心內開設直營體驗店,品牌能夠直接和用戶接觸。

    目前,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已經開設了120家直營門店。這些門店通常開設在購物中心內,擁有更高的客流量,同時客戶轉化率也提升到了50%左右。

    馮思瀚預計,今年4月芯片供應緊缺的現象會有所改善,生產恢復之后大眾汽車的銷量水平有望回到2020年的水平。今年,大眾汽車希望在中國的銷量能夠翻一番,同時擴增ID.純電代理門店,持續進行OTA更新。到2030年,大眾汽車的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占比要達到50:50的比例。

    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峻,對大眾汽車生產也有一定影響。其中,上海安亭工廠停產48小時,工廠員工正在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檢測完成后,工廠能夠再次開工,可能只有少部分員工不能正常上班。

    馮思瀚指出,雖然工廠因疫情防控停產,但之后可以靈活調整工作時間和班次,停產并不會成為一個結構性問題。

    二、多款ID.新車即將上市 品牌盈利能力上升

    大眾乘用車品牌CEO貝瑞德公布了2021年大眾汽車的營收數據和未來車型規劃。

    就在上周,大眾發布了ID.Buzz,這款車以復古的造型為電動汽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展示了MEB平臺的靈活性。大眾汽車預計,這款車未來將達到每年12萬輛。

    在北京車展上,大眾汽車將展示ID.純電系列的新款概念車,這款車將更具有流線造型,續航里程將達到700km,同時內部空間也非常寬敞,這款車將于2023年交付國內用戶。

    2025年,大眾汽車將基于MEB平臺推出前驅版ID.Life車型,這款車定位為城市代步車。未來,大眾也將在多個細分市場內為用戶提供更多電動車。

    觀察大眾汽車的全球市場,2021年大眾品牌共銷售了490萬輛汽車,同比減少8%。但銷售收入增加至760億歐元(約合5320億元人民幣),相比上一年增加50億歐元(約合350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7%。

    同時,不計特殊項目的營業回報率(ROS)也從2020年的0.6%提升至3.3%,這代表大眾汽車的盈利能力正在大幅上升。目前,大眾已經瞄準2023年ROS達到6%的水平。

    不計特殊項目的營業利潤也從2020年的5億歐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5億歐元(約合175億元人民幣)。

    如何提升ROS呢?大眾汽車給出的答案是嚴格控制成本,同時增加高配車型銷量。

    結語:大眾汽車加速電動化轉型

    作為全球最大的車企之一,大眾汽車無論從市銷量還是營收都達到了汽車行業的頭部。面對電動化的轉型趨勢,大眾汽車已經陸續投放多款車型,并且依靠自建充電網絡、更豐富的配置吸引用戶購買。

    可以說,在傳統車企中大眾汽車電動化轉型的決心非常強。在中國市場推出更有誠意、滿足用戶需求的車型后,大眾汽車或將再次站上電動汽車的巔峰?!矩熑尉庉?周末】

    來源:車東西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大眾中國CEO馮思瀚:去年中國市場只有供應短缺,沒有需求不足
    4000豪車沉沒 大眾損失超3億美元
    大眾中國CEO馮思翰:的確會離開中國
    【財報】受半導體芯片影響,大眾集團三季度營業利潤下滑4.9%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