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大喊“種樹不種草”的知乎,已成軟文森林?網友:滿眼廣告

    知乎上市一年,燒錢換增長的路還能走多遠?

    2022年3月14日,知乎(ZH.US)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2021年總營收為人民幣29.59億元,同比增長119%;凈虧損為12.99億元,而2020年為5.18億元,同比擴大150.95%;調整后(非公認會計原則)凈虧損為7.47億元,2020年同期為3.38億元,同比擴大121.36%。

    知乎陷入增收不增利尷尬處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廣告成本和營銷費用的增加。

    據財報披露,知乎收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知乎的廣告服務執行成本和內容相關成本增加,以及2021年用戶流量的快速增長,導致的云服務和帶寬成本增加。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用戶規模,知乎在銷售和營銷費用上也同比大幅增加,原因是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而提升了相關推廣和廣告費用支出。

    知乎創始人、CEO周源在2021年1月13日舉辦的2021新知青年大會上公開表示,“以知乎各領域創作者為中心,為用戶創造價值,將是知乎的長期戰略。”彼時,知乎也做出了在2021年再投入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支持的計劃。

    而如今的知乎,內容質量與商業化的矛盾似乎還在升級。

    3月14日,在臨近知乎2021年財報業績發布的前半個小時,一位在雪球平臺上擁有4萬余名粉絲的用戶“港美王海天”發布了一則懸賞討論帖,“大家還用知乎?用或不用的,原因?”

    目前該帖子下共有109條評論,獲得發帖人最高獎勵的是一位名為“魔鬼不發芽”的網友,其留言到,“以前研究不懂的公司、行業信息和專業知識,還是會去知乎搜一搜,但現在翻到最下面,經常有各種營銷信息加持,搞得不勝其煩。”

    一位使用了知乎7、8年的資深用戶也有這樣的感觸,他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現在去知乎搜索問題,都是比較憤青、不理智的答案,而且絕大多數的回答下都是商業推廣,有的回答看著看著就變成了一個廣告,有時候甚至需要去掃碼、點鏈接或者添加他的個人聯系方式,對方才能為你提供一些更為專業的答案。”

    用戶感受到的知乎的轉變,主要原因在于其商業化進程快速擴張。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知乎增長最快的當屬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9.74億元,同比增長617%。對比之下,付費會員業務收入為6.69億元,同比增長108.6%;包括職業培訓和專業課程的在線教育服務,以及電商業務為主的其他業務,2021年收入為1.56億元,較2020年增長196%。

    面對網友的質疑,知乎似乎早有察覺。2021年12月17日,知乎發布了一個特別的視頻《知乎的森林》,正式提出“別處種草 知乎種樹”的內容營銷理念。按照視頻闡釋,知乎將內容創作者、品牌商家在知乎的成長比喻為“種樹”,區別于種草模式,種樹模式更系統、更專業、更可信、更長效。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對記者表示,知乎想要從專業內容走向有專業背景背書的泛知識內容,本身就是一個尷尬的平衡木,尤其難獲得鐵粉們的認同。“廣告和內容之間還是要形成間隔,保持用戶黏性,促進用戶數量增長,而不是讓用戶被廣告以及含有廣告的內容過度消費。”

    如今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可選擇的口碑營銷推廣方式,無外乎軟文、問答、百科、搜索引擎優化、短視頻等。而作為生命力最強的一種廣告形式——軟文推廣,更是備受品牌主的喜愛,這也是知乎商業內容解決方案最擅長的服務。

    而就在15日結束的315晚會上,“被操縱的口碑”一事剛剛被被點名。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記者,操縱口碑是飲鴆止渴的做法,不能支持網站持續發展。短視的利益驅動的運營做法,會給平臺運營帶來一些短暫的愉悅感。但一旦上癮,必然會給平臺招來巨大的反噬。

    “本質上,口碑營銷就是對原有內容品質和用戶群體上的消費,其發展空間和增長,都是在消耗知乎既有根基,如果知乎的成長和擴展跟不上對根基的消耗,則很快陷入窘境。”張書樂說。

    對于知乎未來如何平衡內容與商業化?張孝榮認為,社區商業化是一個行業性難題,在互聯網20多年發展歷程中,許多有名的網絡社區均失敗于商業化探索。“知乎如果要走的長遠點,需要關注平臺減污,而不是報表減虧。”

    張書樂給出的建議是,口碑營銷是否符合產品的本質,需要自然釋放的各類口碑與分析評價來達成一種立體形象,內容平臺方人為的進行操縱,很容易讓品牌形象扁平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壓抑部分真知灼見。

    未來如何驅動知乎的商業化,周源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獲得感’對社區生態建設產生了正向影響,并推動知乎的商業化進程。”據了解,截止2021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月活躍用戶數(MAU)為1.03億,同比增長36.4%,平均月付費會員數為610萬,同比增長102%。【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時代周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大喊“種樹不種草”的知乎,已成軟文森林?網友:滿眼廣告
    視頻業務裁掉半數人員?知乎否認:沒有裁員計劃
    【IPO】知乎回應在港二次上市:沒有聽說此消息
    眾大V吃定制月餅后腹瀉,知乎道歉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