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巨頭布局元宇宙: 一場事先張揚的高調防御戰

    1月18日,微軟宣布以687億美元全現金方式收購動視暴雪,每股95美元的價格較動視暴雪1月14日的股價溢價45%,較2021年2月動視暴雪股價最高點103.81美元要低。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在內部郵件中將游戲描述為在“元宇宙平臺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元宇宙”這股洪流究竟去向何方,似乎并沒有人明確地知道。

    在這場怪異的、以“元宇宙”概念本身為主導的技術時代革新浪潮中,裹挾著一眾廠商與創始人:有自身業務增長衰弱倒逼業務創新者、有在熱點到來時卡位防御者,尚且虛無縹緲的“元宇宙”概念反成最大贏家——“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巨頭搶灘卡位

    交易完成后,微軟將成為僅次于騰訊和索尼的全球第三大游戲公司,同時,包括《使命召喚》《魔獸世界》《糖果傳奇》等知名游戲品牌未來會納入微軟旗下。與動視暴雪一起,納德拉表示會將游戲和社交帶給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為游戲玩家創造最好的內容、社交和云端。

    如果微軟不再做融資動作的話,易觀分析互娛行業分析師廖旭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筆收購將花費微軟近一半的現金資產,這將是一場豪賭。

    對于動視暴雪而言,理應分開來看——動視、暴雪、King,其中動視的COD新作口碑已然輸給微軟343《光環》,下一代必然趕工,在動視公司整體陷入信任危機與疫情導致的效率低下等問題影響下,動視出現問題的可能性非常大。其次,暴雪方面新作持續未出,且暴雪核心IP對主機價值并沒有那么大。最后,King目前只有現金流,對微軟主機的戰略價值也非常小。

    在廖旭華看來,在自家產品具備追趕跡象的時候高價收購對家產品,有些滅自己威風。雖然微軟CEO在內部信提及了游戲對元宇宙的意義,但微軟這筆收購買賣主要是為了XBox與XGP。

    元宇宙熱始于2021年10月扎克伯格將Facebook改名為Meta,并宣布構建“元宇宙”生態系統。一位相關從業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并不認可Facebook更名Meta對行業是正向的引導意義。此前試圖帶隊全球數字貨幣的舉措失敗之后,搭建在社交場景之上的元宇宙成為了新選擇。

    廖旭華認為,扎克伯格是因公司的社交業務、政治正確等原因需要一個新業態來進行自我提振。

    但在國內,概念的興起同樣離不開大公司的“捧場”。

    2021年10月,阿里巴巴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達摩院XR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宣布阿里巴巴達摩院成立XR實驗室,并對元宇宙的概念進行了解讀。他稱元宇宙就是AR/VR眼鏡上的整個互聯網。

    他認為,AR/VR眼鏡是即將要普及的下一代移動計算平臺,而元宇宙則是互聯網行業在這個新平臺上面的呈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元宇宙的范疇非常的廣泛,包含了社交、電商、教育、游戲、支付,今天熟悉的所有互聯網應用在元宇宙上都會有自己的呈現方式。

    2021年12月,百度宣布2021 AI開發者大會將在自己所開發的元宇宙產品“希壤”中舉辦,根據百度官方介紹,《希壤》的造型是一個莫比烏斯環星球,并且加入了眾多中國元素,可同時容納10萬人同屏互動。

    同期,網易智企表示將聚焦下一代互聯網應用,發布IM+RTC+虛擬人解決方案,游戲/VR語音解決方案,虛擬世界數字內容風控解決方案。網易副總裁、網易智企總經理阮良向第一財經提到,元宇宙核心要素一定與現實社會有很大相似性,內部具備社區、城市、朋友等社交關系;其次,一定是平行于現實世界的一個相對比較虛擬的世界。

    而在騰訊2021年三季度財報業績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回答關于元宇宙的問題時表示:“公司擁有大量探索和開發元宇宙的技術和能力。”但相對于元宇宙概念,騰訊內部更多稱之為“全真互聯網”。

    防御性布局軟硬件

    不論是國外的微軟、Meta,還是國內的騰訊、字節、網易,巨頭在元宇宙的動作更多以防御性布局為主,技術層面并未看到革命性創新。

    阮良告訴第一財經,目前網易在硬件方面不會過度投入,主要以軟件技術投入為主,硬件會與海信等硬件廠商展開合作。“硬件的火熱離不開內容生態的跟進,而內容可以是游戲、視頻、社交,或娛樂。”

    阮良判斷,軟硬件的臨界點將要到來——因為內容越來越多,便需要嘗試在硬件上進行創新。

    此前有消息稱,騰訊準備斥資27億元收購小米集團旗下黑鯊科技。收購后,黑鯊科技將放棄原有的手機業務,將業務核心轉向VR/AR技術。騰訊提供內容,黑鯊提供VR硬件入口。

    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項收購目前尚處于洽談當中,一方面如果收購落定,黑鯊并入騰訊PCG還是CSIG抑或是其他業務部門尚無定論;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投融資是否有重大趨勢變化還仍需觀察。

    從騰訊對黑鯊的戰略考量,以及微軟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比較,兩家巨頭公司分別在從硬件與軟件層面進行布局。

    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元宇宙領域,提前對軟件層面進行布局更為靠譜,硬件距離定型還太早。目前所謂“元宇宙”的技術形態尚不成熟,而騰訊考慮收購黑鯊恰恰說明,眼下不要為產品具體形態糾結,先將硬件綜合能力握在手里再說。而作為一向在硬件層面處于劣勢的騰訊,不需要馬上賭一個具體形態,但的確需要補齊硬件領域的短板了。

    行業層面也持有相似觀點。一位手機廠商戰略負責人表示,對于微軟這類軟件公司而言,即使暴雪老了,買內容也不會吃虧,可以用于生態或用戶訂閱等,但買硬件就不一定了。

    另一位長期關注VR行業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期待騰訊整體戰略向XR傾斜的朋友恐怕短期內要失望,目前騰訊在XR的布局近似于三年前騰訊TenVR團隊解散后的延續,暫時不會列入集團優先戰略層。

    2018年,騰訊推出首款VR頭顯設備——TenVR,由騰訊智能創新業務部(InLab)自主研發,結合騰訊互動娛樂的內容和用戶資源優勢,負責探索騰訊在智能硬件領域的合作和研發機會。但類似于當年智能音箱火爆時騰訊推出9420音箱后再無聲音,TenVR的后續也不了了之。

    未知的革新時代

    針對目前巨頭在元宇宙領域的卡位戰,代碼乾坤創始人邢山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巨頭公司看好的賽道在早期主要以資金投入為主,并不會立刻親自下場,因為行業本身并未跑通。等到未來行業熱度逐漸普及,燒錢砸市場的事情還會發生。

    泛化的布局中,到底哪些技術領域值得投資?光源資本產業合伙人吳健認為,自1995年至2020年的萌芽期,幾個方面值得密切關注——頭部的3D游戲引擎,如Unreal與Unity等是世界引擎的雛形;構建世界引擎的組件及技術,如物理引擎、渲染技術、社交模塊等。

    2021年之后的探索階段可關注XR(Extended Reality)、全息等技術的運用;針對單一場景的改造,即以強交互形式展現各類內容的場景,如視頻游戲平臺Rec Room;入口硬件設備及配套如VR、AR、MR(Mixed Reality)、XR、手勢追蹤、面部傳感、眼球捕捉、全身追蹤和全身傳感等多維交互技術等;從視頻內容到交互內容的升級;以及優質游戲公司都是可考慮標的。

    而入門階段則類似《頭號玩家》中的綠洲,或米哈游打造的刀劍神域,要求AI達到新的階段——核心技術和基礎硬件,諸如GPU、CPU等各類芯片;算力技術、云計算、5G、6G、低軌衛星、新能源等基礎設施;AI與區塊鏈技術等。

    而終局的元宇宙在吳健看來不是虛擬世界,也不是現實世界的映射,而是一個現實和虛擬完全交織、全面融合的世界。

    元宇宙究竟為何物?

    多位從業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元宇宙是一個類似于當年互聯網的概念,它代表一個新的時代,而在此基礎上承載諸多技術與領域,但顯然,它還承載了泡沫與噱頭、差價與賭注。【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第一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巨頭布局元宇宙: 一場事先張揚的高調防御戰
    百度:連續四年AI專利申請全國第一 申請數超1.3萬件
    百度CTO王海峰:百度大腦已成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具工業大生產特征
    李彥宏對話歐陽自遠:AI兩大能力應用于中國航天 無人車將開上月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