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合伙人的問題困惑著很多創業公司。
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和國球領先的高管尋訪公司億康先達聯合舉辦了一場名為“合伙人時代·全球人才峰會”的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嘉賓包括億康先達的合伙人、《合伙人》作者費洛迪,原萬科高級副總裁、現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3W咖啡聯合創始人、拉勾網首席營銷官鮑艾樂,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隆雨等人。他們主要解答了創業者有關合伙人制度的諸多困惑,比如:合伙人和職業經理人有何不同?為什么合伙人在今天是如此重要?初創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合伙人?如何找到或吸引到合適的合伙人?
舞臺上彎腰者為費洛迪,其他嘉賓依次是毛大慶、隆雨、鮑艾樂。
合伙人時代已經來臨了嗎?
前些年我們在談職業經理人,而今天又開始談合伙人。
這兩個概念其實最早都是西方概念。“職業經理人”是大工業時代的產物,跟傳統制造業緊密相關,后來推及到其他領域,而“合伙人”最早產生于服務性的行業,包括律師、會計師、金融分析師等。
今天中國大談合伙人制度的一個重要背景原因是,我們進入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時代。這個時代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技術和思維的更新迭代非常快,企業的學習成長速度也非常快,這就要求一個企業要找到合伙人,來共同抵御風險,承擔責任,互相彌補不足,齊心協力往前走。毛大慶在談到這一點時也說:“為什么今天在中國,合伙人變得如此重要?是因為大量新生企業在不斷滋生,每天北京新產生的創業企業就有五六百家之多。在這樣的狀態里面,大家不斷地迭代更新,不斷從競爭正成長起來,學習周期變得非常短,要快速地成長。”
而這時候,傳統的職業經理人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費洛迪在談到兩者的區別時說,一個經理人的職責是找到雇員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然后把他放在一個有用的崗位上,但一個合伙人做的工作要明顯更多。其實何止如此?職業經理人可以共創、共享,但你沒法在企業遇到巨大風險時,他能跟你一起共同承擔。職業經理人是企業專業分工的代名詞,他會秉承專業主義的原則,只去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可以了,不用去關心別人或別的部門的事。而合伙人作為利益共同體,則能擁抱企業未來不確定性和適應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
鮑艾樂在演講中闡述了3W咖啡的合伙人制度。
創業公司需要什么樣的合伙人?
今天已不是單打獨斗、個人逞英雄的時代了,鮑艾樂舉例說,她有個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創業的朋友,現在已到了D輪融資,但卻沒有合伙人,其實這位朋友之前有過一個有豐富電商經驗的合伙人,只是不到一年又分道揚鑣了。這兩個人一個有強大的自我和很強的驅動力,另一個有敏銳的洞察力,但因為一些分歧并沒有最終走到一起。
那么問題來了:創業公司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合伙人呢?
鮑艾樂認為3W咖啡館的合伙人制度就比較成熟。她說,在咖啡館開起來的第一個階段共有三個重要的合伙人,他們之間是非常互補的,一個有互聯網公司產品的經驗,一個有戰略方面的經驗,一個有市場運作方面的經驗。并且,三個人的性格也迥然不同,因此各種各樣的爭吵也就在所難免,但因為他們基于一個共同的遠大理想,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在一個波動的區間里彼此適應對方,最后進入融合的佳境。
這也是毛大慶和隆雨所同意的,他們同樣認為,一個創業公司不能找同質化的合伙人,而應該找基因不同、知識不同、經驗可能也不同的合伙人,也就是說,你的合伙人一定要豐富多彩一些。不過,合伙人一定要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和愿景,只有這樣才能扭成一股繩,才有可能走到最后,才能形成最根本的背靠背的信任。
怎樣找到這樣的合伙人呢?毛大慶認為,現在創始人的圈子非常重要,這個社會是一個交圈文化的社會,創始人應該接觸到足夠寬的人群,以形成足夠寬的眼界和視角,并從中找到合適的合伙人。“有的(合伙人)是同學、親戚、老鄉,有的根本就不認識,但是他們很快地聚集在一起,我想這就是能力和緣分,不是努力可以得到的。”
創業公司拿什么留住合伙人?
毛大慶說自己有這樣的一個觀察:“創業現在是一個時尚,出門一說我是創業者就感覺無上光榮,一說我還是職業經理人就垂頭喪氣。”其實這里面也隱含了以下問題:同樣作為創業者的合伙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合伙人的眼睛里是放著金光的,這種金光是什么一種東西?
這種金光當然是夢想,是為夢想而創造的那種激情。
拿什么留住合伙人?當然是為他打造平臺,給他發展的空間和上升的渠道。毛大慶說:“這個渠道不是上升到什么職位,合伙人制度最有意思的就是你對職位沒興趣。你如果對職位有興趣,這個公司就不是合伙人公司,明天我當個副總裁、高級副總裁、執行副總裁等,這些在合伙人公司里,你連聽都不想聽。”
鮑艾樂也分享了3W集團的經驗。她說3W是融合了創業咖啡館、孵化器、創業基金、品牌推廣、人才招聘等業務于一體的完整體系。每塊業務都有負責人在做,這是一條明線。暗線是所有業務都打通了,彼此聯系都很緊密。這就等于給了這些合伙人足夠的自主權,給了他們每個人一個自由發展的平臺,合伙人自然就很有干勁。
這樣的好處自不待言。小米也可以說是合伙人制度的典型公司,幾個合伙人各自分管不同的領域,這一制度使小米的發展極高,在五年內變成一家市值數百億的互聯網公司。
這正如毛大慶所言:“好的創業公司,就是要把蛋糕做大,而不是讓大家分蛋糕。你要把蛋糕越做越大,讓每個(合伙)人都有自己的蛋糕,做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蛋糕。不是這個蛋糕怎么分配,明天你上來擠我一下,我上來擠你一下,這就是傳統企業的問題。”
所以說,創業公司只有留住優秀的人才,并把他們變成合伙人,給他們發展的平臺,這才是商業文化的“活水”。【責任編輯/梁浩】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