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戴爾與EMC結合不是問題,“好基友”如何過日子卻是個大問題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觀察】戴爾因昨晚宣布以每股33.15美元、整個交易規模670億美元巨資來收購EMC而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如果此次并購完成,將會是目前為止科技史上最大的并購案。而競爭對手惠普的CEO梅格·惠特曼則在第一時間公開唱衰兩者的合并,稱戴爾是在借債收購:“戴爾與EMC合并后的新公司將背負500億美元的債務,因此,戴爾每年光是償還因此產生的利息就要支付大約25億美元。”就這次并購案,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記者也試圖聯系戴爾和EMC的公關部門以期作出回應,但未能成功。

    戴爾和EMC曾是一對“好基友”,有過十年“親密無間”的時光

    當然,戴爾收購EMC也是基于深層次考慮,即它要完成自身的企業轉型。其實自2013年從資本市場退市以來,戴爾就走上了轉型之后,可兩年來由消費市場向企業市場的轉型卻并不算成功。而此次戴爾可能正是又轉而想通過收購EMC這家全球數據存儲領域的巨頭公司來完成轉型。

    戴爾和EMC是一對好基友,曾有過長達十年“親密無間”的合作,并且兩者在業務上的互補性很強。在企業級服務上,戴爾的服務器業務不是很強,而存儲業務又再遜色一些,因此接連收購了PowerVault、EqualLogic、Compellent等存儲業務產品線。即使這樣,跟惠普比起來,在兩大業務板塊,無論是在市場份額上、營收上,還是增速上,戴爾都沒有優勢。EMC在服務器業務上幾乎還是空白,但它的最大優勢是占據全球市場份額老大地位的存儲業務,而這正是戴爾想要取得的資源。所以,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能使戴爾在未來的存儲市場上遠遠甩開惠普,并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跟惠普、IBM等巨頭在存儲業務和服務器業務也獲得平衡。

    另外,還必須提及VMWare這家著名的虛擬化軟件公司。早在2003年,EMC就以6.25億美元現金將其收購。被收購后的VMWare一直都是獨立運營,2007年8月更是在紐交所獨立上市,業務增速相當持續而強勁,表現甚至要好于母公司EMC。而如今VMWare又將被戴爾納入囊中。至于VMWare是否會受到這次EMC和戴爾合并案的影響呢,VMWare方面向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記者表示,“目前未受到影響,依然是獨立核算”。

    對于戴爾和EMC的合并,媒體上也有各種猜測聲音。美國《財富》雜志網絡版今天在撰文中就引用投資銀行Sanford Bernstein高級分析師托尼·薩科納吉的話說:“由于兩家公司都以硬件為發展核心,所以商業模式都偏重交易屬性,這很容易受制于經濟周期。”文章還指出,由于將成為一家“PC”公司的一部分,因此EMC和VMware的人員離職將構成“重大風險”。

    惠普CEO梅格·惠特曼認為戴爾和EMC合并是自己的機會來了

    有趣的是,惠普CEO梅格·惠特曼認為這是自己的機會來了,她甚至號召全體惠普員工將這些消息(除了戴爾和EMC合并,還有惠普將完成業務分拆、成為兩家更專注的公司)傳遞給他們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她不僅僅認為收購之后的戴爾會背負上負巨債之重而邁不開創新的步伐,還認為對于合并后有著全球接近20萬員工的“新”戴爾來說,想要將兩種不同的企業文化、兩個產品線的產品,以及不同的渠道整合到一起,絕非易事。【責任編輯/梁浩】

    本文為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戴爾與EMC結合不是問題,“好基友”如何過日子卻是個大問題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