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留言:今年的“雙11”靜悄悄。靜悄悄的“雙11”,從平臺不再公布實時交易額開始;鬧哄哄的“雙11”,依舊裹挾著怎么都算不清楚的優惠券。
以至于,更多網友呼喚:“再來一次5折行不行?”
消費者所懷念的,平臺和商家所忌憚的,不是讓利多少的小學數學題。進入青春期的“雙11”背后,是已臻成熟期的電子商務產業和公司:回到“簡單粗暴”絕非最優解。
回是回不去了,提振“雙11”的心氣兒,仍是必答題。作為最具標志性的電商購物節,“雙11”是最好的產業練兵場,里面有平臺、商家、消費者、監管機構等多方參與者的交融磨合,有流量、技術、支付、物流、售后等供應鏈環節的碰撞磨煉。可以說,如果“雙11”就此沉淪,更別指望其他考驗電商應變能力的場景。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先要搞清楚,誰偷走了“雙11”的心氣兒?
最大危機是優惠力度的乏善可陳。這里面有平臺和商家刻意為之的因素。如同天貓事業群副總裁吹雪在“雙11”媒體溝通會上所說,增長質量和社會價值是最重要的目標。
過去數年,各大平臺不斷弱化交易額概念。交易額是算術題,交易額成了非核心目標,意味著價格戰不再是“雙11”核心手段,也就再一次說明“簡單粗暴的5折”回不去了,畢竟它在商業邏輯上已經不符合多數平臺的戰略愿景。
反映在消費者期許上,心態矛盾就成了必然。“價格戰”戰略性舍棄是“雙11”熬過青春期的成長陣痛。
但另一方面,平臺和商家在解決“價格優惠危機”的戰術上不夠敞亮。恰如消費者屢屢吐槽的滿減券、疊加券、膨脹金等等復雜優惠力度,足以說明平臺和商家“心里一套,嘴上一套”,已然拿不出太大優惠力度,又舍不得營銷拉客的流量效應。
不過,價格優惠問題容易解決,避開彎彎繞繞,各取所需,縱然交易額會受影響,也不至于輸了業績輸口碑。
更大的不確定性不是優惠力度,而是營銷模式的大變革。很多人評價今年的“雙11”是直播的“雙11”,老牌平臺天貓、京東直播節奏拉滿,新興平臺抖音、快手更是起家于直播帶貨。
一個個直播間,取代了一列列圖文鏈接。因此出現了這樣看似矛盾的景象:“雙11”是全網狂歡的大促銷,是公域流量;但直播間是沉浸式購物體驗,是消費者和商家(主播)的私域流量。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一同出現,尤其是高比重優惠傾斜到直播間里,必然給直播用戶和非直播用戶帶來差異化的感受,所感受到的心氣兒隨之不同。
即便是最應該熱情澎湃的“雙11”直播用戶,也未必在“雙11”感受到了最優惠對待。畢竟,以前一年促銷只有“雙11”,現在不僅有“6·18”、“8·18”、國慶促銷、跨年促銷等多節點,還能日常在直播間遇到“CEO大甩賣”“明星來帶貨”,這些隨時發生的“最低價”,已經不是“雙11”獨享。
不勝枚舉,同類趨勢還發生在社交電商、社區拼團等新電商形態上,亦是“雙11”必受沖擊也必須自洽的未來。【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