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歐盟對英偉達收購ARM說“不”,黃仁勛這次還能信心十足嗎?

    10月28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道,歐盟委員會于當地時間周三宣布,將對英偉達公司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商ARM展開“深入調查”,這比原先預估的審查時間晚了至少兩個月。

    2020年9月,英偉達宣布以400億美元從軟銀手中收購 ARM。當時雙方對這筆世紀收購交易最后的預設期限是2022年3月份,但在今年6月份就有外媒透露,由于歐洲監管機構不愿在9月前來對這項收購案進行審理,最后預設期限到來之前已經無法完成這筆交易。

    對于這筆400億美元的世紀收購交易來說,歐洲監管機構的審核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英偉達還要面臨來自英國、美國和中國的監管機構審核。考慮到這筆交易的重要性,任何一個市場的監管機構都不會輕易給出最終的結果,面臨密切審查是毫無疑問。截至目前,上述監管機構尚未有宣布已經同意這筆交易的。

    收購ARM注定一波三折

    自從英偉達宣布將收購ARM以來,整個半導體行業都為之震動。一直以來,ARM在整個半導體行業里都是中立的態度,即使是被軟銀收入囊中,也未曾改變ARM的態度。但如果ARM落入英偉達手中,這一切或將被改變。

    根據英偉達與ARM的協議,雙方的預期最后收購期限在2022年3月,協議最多允許兩家公司將最后期限延長至2022年9月。屆時收購仍沒有完成,任何一方都可以選擇退出。且英偉達必須向Arm公司支付12.5億美元賠償金。

    從正式公布收購要約到目前已經過去了一年多,但歐盟內部對這項審批仍然有很大的分歧。

    歐盟委員會表示,擔心合并交易將限制其他公司對 ARM“中立”芯片設計的訪問,導致半導體行業價格上漲、選擇減少、創新被削弱。

    “盡管ARM和英偉達并不存在直接競爭,但是 ARM 的知識產權為那些與英偉達芯片競爭的產品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在數據中心、汽車以及物聯網領域。”歐盟委員會副總裁瑪格麗特維斯塔格 (Margrethe Vestager) 在一份聲明中稱。

    至于ARM總部所在的英國,對于這項交易則更加謹慎,目前ARM是英國為數不多拿得出手的科技公司,英國要確保在收購后ARM目前總部的地位不變,ARM在英國的稅收、就業等方面不會下滑。

    市值三倍于英特爾,英偉達終成半導體龍頭

    受美股不少企業財報表現亮眼及消費者信心反彈,本周美股市場科技股收盤大多上揚。英偉達股價更是大漲6.7%,市值攀高至6179.25億美元。截至美股10月27日收盤,英偉達股價為244.36美元,總市值6109億美元,超過臺積電成為半導體行業市值最高的公司。

    英偉達市值拉高與市盈率拉高有關,據彭博統計,英偉達市盈率高達85.06倍,為臺積電市盈率27.1倍的3.13倍。

    業內人士認為,英偉達已脫離傳統芯片產業的格局,繼人工智能及數字雙胞胎(Digital Twin)之后,英偉達還進一步搭上了熱門的元宇宙(Metaverse)快車,這讓投資人有了更多想像空間,也是其市盈率拉高、市值超越臺積電的主要原因。

    與英偉達相比,昔日的半導體龍頭英特爾近年來則是處境艱難。

    上周五,英特爾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營收微增5%至181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60%至68.2億美元。盡管凈利潤增長迅猛,但整體營收低于市場預期,以及芯片短缺拖累PC業務,這份財報一出,隨即在資本市場遭遇重挫,英特爾當天跌幅達到11.68%,一夜之間市值蒸發266億美元,目前市值不足2000億美元。

    在目前的半導體行業中,英偉達的市值已經超越了長期霸占榜一的臺積電,后者的市值目前為5898億美元,相比今年6月份時還有所縮水,臺積電要想再反超英偉達,必須有賴新商業模式,先進封裝和3D堆疊技術。

    “穩賺不賠”的收購

    由于ARM的特殊地位,英偉達對ARM的收購案引來了芯片行業的擔憂。ARM在半導體行業一直扮演中立參與者的角色,向多家芯片公司提供關鍵的知識產權授權,其客戶包括高通、三星、蘋果、華為等大量知名公司。

    大量芯片公司擔心,ARM被英偉達收入囊中后,英偉達將提前獲得ARM的創新,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將技術平等的分給整個行業。為了保持領先地位,英偉達將獨享某些技術。

    不過這些困難相比收購成功后帶來的效益,在英偉達看來仍是非常值得的。

    在GPU領域,英偉達毫無疑問是霸主,其產品涉及到計算機圖形、數據中心、汽車和人工智能相關的芯片,但以ARM架構為核心的移動芯片領域,英偉達多年來都沒有什么建樹。

    收購ARM能夠將英偉達的影響力擴散到移動端,補齊目前的短板,一旦完成將是脫胎換骨的蛻變。

    對于很多科技公司來說,ARM絕對是一份優質的資產,即使這次英偉達收購失敗,區區10億美金的代價,以目前英偉達的體量來看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唯一要考慮的只是反映到股價上的波動,可能遠比10億美金影響來得大。【責任編輯/李小可】

    來源:牛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交易遭歐盟正式調查
    歐盟對英偉達收購ARM說“不”,黃仁勛這次還能信心十足嗎?
    英偉達收購ARM交易或徹底泡湯:四國監管機構均有意否決
    歐盟即將啟動調查!英偉達收購ARM“世紀并購“要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