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剛漲停,公司業績就“暴雷”。
“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最新公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三季度預計虧損7億至9億元。同比由盈轉虧,且較去年同期斷崖式下跌。
而在周四,這只千億職業教育龍頭剛剛以超過11萬手的封單實現了兩連板。此前,受“雙減”政策等影響,該股年內股價跌幅近70%,市值蒸發超1800億。
預計第三季度虧損7至9億元
10月14日晚間,中公教育發布業績預告,情況并不樂觀。
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虧損6.02億元~8.0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5.54億元;其中第三季度虧損7億元至9億元,相當于一天虧掉761萬至978萬。
中公教育2021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48.56億元,同比上升72.94%;歸母凈利潤-9716.25萬元,同比上升58.3%;扣非凈利潤-1.7億元,同比上升53.77%;負債率70.52%,投資收益6142.35萬元,財務費用2.58億元,毛利率44.71%。
由此可見,中公教育三季度虧損額度迅速擴大。而在去年三季度,中公教育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5.54億元;扣非凈利潤也有14.46億元。與之相比,今年三季度公司凈利潤不僅轉為負數,還虧掉了去年同期凈利潤額的一半左右。
對于前三季度虧損的原因,中公教育表示,報告期內,因多省聯考提前導致高峰收費期減少,以及教師板塊、綜合板塊、醫療板塊招考變動和考試推遲等因素影響,同時受行業外部、內部環境較大變化影響,公司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中公教育成立于1999年,其主要業務包括招錄考試培訓、學業提升和職業能力培訓三大板塊,也主要涵蓋公務員招聘、事業單位招聘、教師資格證書考試和教師招聘。中公教育也是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領域最受大學生青睞的企業之一,是國內職業教育行業的領軍企業。
從以往財報看,2018年-2020年,這三年中公教育的營收增速高達34%,從62.37億高速增長至112.0億,扣非凈利潤增速也達到29.5%,從11.13億增加到18.67億。
截至二季度末,其股東戶數約87198戶。
剛剛斬獲兩連板
在中公教育公布虧損的業績預告前,公司股價剛剛斬獲兩個漲停板。
10月14日,A股教育板塊大幅走高。中公教育股價報收于13.38元/股,總市值達到825.2億元,全天成交額近16億元,截至收盤仍有超11萬手封單。
消息面上,10月14日,國家公務員局發布《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根據公告,2022年國考公共科目筆試將于2021年11月28日舉行,10月15日起開始網上報名。
教育股的大漲不僅來自2022年“國考”公告的公布。在此前一個交易日,中公教育盤中漲停后截至收盤都被死死封在漲停板上。
當天,在線教育掀漲停潮成為市場焦點。早間,在線教育指數高開1.4%后直線拉升,盤中漲幅一度達到4.3%,隨即高位整理,截至收盤,板塊指數漲3.05%,其中科德教育、開元教育、學大教育、傳智教育、昂立教育漲停。
消息面上,10月12日盤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主要目標顯示,到2025年,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辦學格局更加優化,辦學條件大幅改善,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顯著提高。
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大幅提升,職業教育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作用顯著增強。
機構資金現分歧
股價連續兩天漲停背后,機構資金對中公教育的分歧卻十分明顯。
從10月14日龍虎榜公布的當日買賣數據來看,機構合計,凈賣出-4928.11萬元。當日買入金額最大的前五營業部中,有兩個機構席位,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營業部中則有四家機構專用席位。此外,浙北金融中心、炒股養家等知名游資榜上有名。
而從10月13日龍虎榜看,機構合計凈賣出-1156.9萬元。另外趙老哥等知名游資榜上有名。
對于公司最新公布的業績預告,中公教育股吧討論也很激烈。有比較悲觀的股民表示,“怪不得機構連續二天在賣,原來是這么大的雷,明天連續二個跌停估計跑不掉啦。” “這是踩雷了知道不?明天一字跌停 太恐怖了這股市。”
但也有樂觀者稱,”利空出盡!國家發政策,再加上公務員報名,提前兩天上漲了!利空出盡就該漲了!”
還有人表示,“光看業績有用?風口在哪,是頭豬都能飛起來,今年重倉眾泰的話,你度不知道幾倍收益了。”
年內市值蒸發超1300億
今年對于屬于教培行業的中公教育而言,并不是一個幸運年,而這兩個連續漲停板也是久違的“高光時刻”。
早在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文件內容提到,持續規范校外培訓(包括線上培訓和線下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針對K12教育的“雙減”政策出臺后,一度讓教培行業遭受重挫,其引發的多米諾效應也使得不少在線教育公司的市值腰斬再腰斬。Wind數據顯示,在線教育指數在7月23日至28日的四個交易日內跌超10%。
中公教育也未能幸免,股價進入下跌通道。
截至10月14日,中公教育股價年內跌幅61.91%,市值蒸發超1300億元,由2000億元以上跌至億元以下。
而在此前,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以k12為首的教培行業發展迅速,一度成為當時最火的行業之一。
今年2月初,作為成人職業教育龍頭的中公教育股價曾達到43元以上,市值超2650億元。若以此計算,目前中公教育市值已縮水超1800億元。
而此番下跌,或讓部分基金很受傷。
截止2021年二季度末,中公教育的機構投資者中,交銀施羅德基金、中銀基金、諾德基金、易方達基金、銀華基金和南方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共持有13244.96萬股。其中,僅交銀施羅德基金一家公司就持有11607.96萬股,占標的流通A股比例7.24%。
教育公司紛紛瞄準職業教育
自K12教育賽道備受打擊以來,職業教育已成A股教育板塊上市公司關注的重點之一。
10月13日,昂立教育對投資者表示,面對“雙減”政策,公司及時調整戰略舉措,大力推進業務轉型,在積極開展素質類產品研發和業務拓展的同時,加快拓展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業務力度,目前整體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科德教育也表示,公司將持續推進以職業教育為核心的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歷教育與藝體特長素質教育和教學管理服務的經營戰略。
2020年年初開始,公司旗下西安培英育才職業高中獲準成立,開始積極布局職業教育賽道,后續公司持續加大市場拓展力度,收購了天津旅外職業高中100%股權,未來公司將沿著“外延并購+內生增長”的發展模式,聚焦職業教育,保持公司業務穩健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職業教育也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未來或將出現更多的政策利好,行業估值有望修復。【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中國基金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