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特斯拉在華交付紀錄不斷刷新

    對于追求極致體驗的特斯拉來說,特斯拉中國的發(fā)展仿佛在上演一出“速度與激情”的好戲。

    今年8月份特斯拉中國剛剛創(chuàng)下交付4萬輛的紀錄,轉眼就被國慶假期結束發(fā)布的9月份數據打破。10月12日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9月份創(chuàng)造出交付56006輛的全新紀錄,環(huán)比增長27%,同比增長394%。這相當于每46秒就將一輛車交到客戶手中。

    “這樣的表現確實讓我們備受鼓舞。”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分析說,“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最離不開的就是中國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和對外開放政策。”

    過去兩年時間里,特斯拉在中國組織了日漸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其零部件90%以上都來自中國,特斯拉上海工廠員工超過99%都是中國人。中國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首個擁有本土制造產品的市場,且在今年第三季度起成為特斯拉全球范圍內的主要出口中心。同時,特斯拉已經陸續(xù)在北京設立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在上海設立研發(fā)中心,并繼續(xù)建設本土的工程團隊,今后還將進一步促進上下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力爭推動整個行業(yè)的共同進步。

    如今,海外出口的國產特斯拉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新名片,上海超級工廠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制造”魅力的一扇窗口。截至9月,特斯拉中國出口已突破10萬輛,得到多國消費者認可。“中國制造有著卓越的品質、更精良的品質把控、超越期待的駕控體驗,廣受來自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消費者的贊譽。”陶琳說。

    面對制約全球汽車業(yè)的“缺芯”難題,特斯拉如何應對,是否會影響特斯拉的年度生產目標?陶琳介紹說,特斯拉一直致力于核心芯片零件的自主開發(fā)。對于如自動輔助駕駛等關鍵核心芯片,特斯拉采取自主開發(fā)和外協(xié)加工的方式;對于如通信、娛樂等相對成熟領域的非核心芯片,特斯拉以市場供應為主。同時,在具備強大技術研發(fā)能力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軟件的開發(fā)和編程替代部分芯片功能,以應對芯片緊缺的現狀。“當然,我們也期待國內芯片廠商快速成長,國內自主研發(fā)的芯片可以更多地投入使用。”陶琳說。

    在世界各國紛紛確立減排目標、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業(yè)發(fā)展大勢所趨。中國確立了“3060”的減排目標,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企業(yè),也一直為中國減排事業(yè)作出貢獻。“特斯拉入華后起到了較強的市場引領作用,截至目前,開放的專利已經超過300項。尤其是在產業(yè)鏈、供應鏈、消費者推廣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陶琳介紹,“對特斯拉來說,新能源行業(yè)的整體興旺,才是加速完成能源使命的不二之法。”

    中國已經連續(xù)6年蟬聯新能源汽車產銷全球第一。尤其在政府、車企、新銳品牌、全產業(yè)上下游企業(yè)的共同助推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然成為世界樣本。不過陶琳也指出,還應看到中國的人均汽車保有量仍與發(fā)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在這種現狀下,增換購消費者、首購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型的意愿高漲,市場潛力仍然很大。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份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提升至17.8%,這說明新能源汽車仍處在關鍵導入期,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高。

    “隨著大家對智能汽車了解的加深,相信很多客戶會體會到智能汽車的優(yōu)勢,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在全世界都看到了類似的趨勢,中國也不例外,我們對未來的發(fā)展很有信心。”陶琳說。【責任編輯/慶華】

    來源:經濟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斯拉超跑Roadster生產時間再度推遲至2023年
    特斯拉在華交付紀錄不斷刷新
    美監(jiān)管機構發(fā)函質問特斯拉:升級為何不召回?
    特斯拉贏了 溫州事故車主被判道歉賠償5萬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