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格力電器又放大招,將注銷2.2億股,三輪回購斥資270億

    在股價連續大幅下挫后,格力電器的70多萬戶股東們,終于迎來了一大則消息。

    9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注銷第三期回購的2.21億股股份,以減少注冊資本。這意味著,格力電器的總股本將進一步減少,而每股收益將會提升,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會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格力電器近期第二次注銷回購股份。

    對此,有股民評論稱,“這是真利好,給股東發錢哩!”另有網友表示,“注銷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回購!”還有網友稱,“感謝董明珠,感謝董秘,幫大忙了,知恩圖報,以后就買格力的家用電器。”

    格力電器擬注銷2.21億股股份

    9月2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鑒于公司短期內尚無使用第三期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的具體計劃,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公司擬對第三期回購已買入股份的70%(即2.21億股)進行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其余30%已回購股份仍將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20天前,即9月9日,格力電器剛完成第三期回購股份方案,公司第三期回購累計以集中競價方式買入3.16億股,占當時公司總股本的5.25%,回購均價為47.5元/股,此次回購合計耗資達15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約為格力電器2020年全年凈利潤221.75億元的三分之二,刷新了A股史上最大單次回購金額紀錄。按照原計劃,這3.16億股股份,擬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然而,巨額的回購并沒能阻擋公司股價的下跌,在5月31日至9月9日期間,即格力電器第三期回購股份方案的實施期間,公司股價累計下跌了22.58%,市值蒸發934億元。同期,競爭對手美的集團(69.960,-0.31,-0.44%)的股價僅下跌11%。9月10日至9月28日期間,格力電器股價又下跌了8%,同期美的集團僅下跌2.43%。

    隨著股價的跌跌不休,格力電器也改變了第三期回購股份的用途(原本擬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根據9月28日晚間的公告,格力電器擬對第三期回購已買入股份的70%(即2.21億股)進行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按照格力電器最新股價38.11元/股計算,上述擬注銷的2.21億股份,當前市值高達84億元,而當初回購的成本約為105億元。

    本次變更2.21億股股份用途并注銷后,格力電器總股本將由60.16億股變更為57.95億股(暫未考慮公司第二期已回購股份注銷后的情況)。格力電器表示,本次變更第三期部分回購股份用途并注銷,是公司結合目前實際情況作出的決策,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切實提高公司股東的投資回報。

    三輪回購,斥資2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以來,格力電器已啟動3輪股份回購計劃,并全部頂格完成,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回購分別耗資60億元、60億元、150億元,合計耗資270億元,一舉超越美的集團,成為A股的“回購之王”。

    具體來看,2020年4月份,格力電器首次開啟股票回購計劃,擬回購不低于30億元且不超過60億元,用于實施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并于當年7月16日實施了首次回購,2021年2月24日,格力電器此次回購方案實施完畢,最高成交價為60.18元/股,最低成交價為53.01元/股,成交總金額為59.99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2020年10月份,格力電器披露第二輪回購計劃,擬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30億元且不超過60億元,擬用于實施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2021年5月18日,格力電器公告稱,已完成第二期股份回購,總計回購約1.01億股,占截至公告日公司總股本的1.68%,最高成交價為61.95元/股,最低成交價為56.46元/股,成交總金額為6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2021年5月26日晚間,格力電器披露第三輪回購計劃,擬以75億-150億元回購股份,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實施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截至2021年9月9日,公司本次回購已實施完畢,以集中競價方式買入3.16億股,占截至公告日公司總股本的5.25%,最高成交價為56.1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0.21元/股,成交總金額為15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股價跌跌不休,市值蒸發近1900億

    不過,即便在1年多的時間內回購了270億元的股份,也沒能阻擋格力電器股價的下跌。自2020年12月觸及歷史最高價66.79元/股以來,格力電器股價已累計下跌42%,市值蒸發近1900億元;而同期美的集團的跌幅為20%,市值蒸發1400億元。


    在股價下跌期間,格力電器的一份員工持股計劃還引發了較大爭議。今年6月20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稱,擬發起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并將第一期回購股份用于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此次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30億元,擬參與員工總人數不超1.2萬人,股票規模為不超過1.08億股。其中,公司董事長董明珠擬認購3000萬股,擬出資8.3億元,占計劃的比例27.68%。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為27.68元/股,等于公司回購股份均價的50%。也就是說,按當時股價,每股可凈賺一倍。該持股計劃推出后引發了不少爭議,包括行權價低至5折、業績增長考核指標僅為10%、董明珠獨占8億元浮盈等。該消息披露的第二天,格力電器股價大跌4.79%。

    隨后,格力電器緊急“滅火”。在6月26日的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格力電器回應了員工持股的相關問題。格力電器表示,本次參與持股員工總數可能超過上萬人,“盡管方案設定的鎖定期是兩年,但實際原則上是持有至退休。”對于設定10%的業績考核指標,格力電器稱,公司有自己的發展目標,會保持穩定增長,對冰洗、生活電器產品充滿信心,不切實際的業績考核目標是沒有意義的。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更改了第二期回購的用途。6月27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稱,對第二期回購對應的回購股份用途進行調整,由原計劃“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變更為“回購股份用于注銷以減少注冊資本”。

    格力電器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中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920.11億元,同比增長30.32%;實現歸母凈利潤94.57億元,同比增長48.64%。其中,第二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收584.94億元,同比增長17.71%,實現歸母凈利潤60.14億元,同比增長25.18%。

    分產品來看,上半年,格力電器空調產品實現營收671.94億元,同比增長62.57%,營收占比為73.39%,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31PCT。智能裝備和其他主營業務表現一般,營收同比下降了5.44%和77.64%。

    研究機構指出,第二季度,格力電器收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受制于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凈利率較2019年同期仍有較大差距。展望下半年,需求或迎來階段性復蘇,且原材料價格有望見頂,基本面改善趨勢漸明朗。

    同時,格力電器正在加碼新能源業務,進入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力電器于8月31日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拍方式,競得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銀隆)30.47%股權,同時,董明珠將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7.4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電器將持有銀隆新能源30.47%的股權,并合計控制銀隆新能源47.93%的表決權,銀隆新能源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資料顯示,銀隆業務范圍涵蓋納米級鈦酸鋰材料、鈦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電動汽車整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領域,同時為電網、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移動通信營運商等提供儲能系統設備及系統集成服務。

    招商證券分析師陳東飛指出,銀隆電池板塊當前總體實際產能約18.31GWh/年,鈦酸鋰電池及新能源商用車等整車市場地位領先,隨著格力實現控股,銀隆的內部治理及生產經營有望得到快速恢復,疊加新能源行業當前處于政策+供需向好的雙重驅動的紅利期中,以及雙方協同效應的釋放,銀隆后續業務拓展可期,格力的新能源業務占比有望持續提升。預計格力電器2021-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7億元、276億元、305億元,對應2021-2023年估值分別10.1/9.1/8.2X。【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券商中國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格力電器又放大招,將注銷2.2億股,三輪回購斥資270億
    67歲董明珠尋找接班人!格力員工五折持股落定,還承諾高分紅
    75.75%贊成:格力員工持股計劃通過 1.34萬人投票創紀錄
    股價兩連陰格力電器利好何以打了水漂?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