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特別報道】印度政府與馬斯克的「特斯拉之賭」

    近日,馬斯克在推特上明確表示,特斯拉希望進入印度建廠,但前提是印度政府能在此之前減免進口關稅,以便特斯拉在印度銷售。

    早在2016年,馬斯克就已有率領特斯拉進入印度市場的計劃,不過受限于高昂的關稅,特斯拉至今仍在不斷嘗試。

    事實上,印度政府也對特斯拉在印度建廠表示歡迎。去年10月,印度官員曾主動邀請特斯拉在班加羅爾建設印度超級工廠。

    雙方目的看似一致,為何特斯拉仍難以進入印度市場?

    關稅高墻

    7月23日,一位網友向馬斯克請求,希望特斯拉在印度銷售。對此,馬斯克略帶無奈地回復:

    “我們想這樣做,但印度是世界上進口稅最高的國家。此外,(印度政府對)清潔能源車輛與燃油汽車的待遇一樣,這似乎與印度的氣候目標相悖。”

    據外媒報道,馬斯克目前正在與印度交通部和工業部溝通,希望后者將印度60%-100%的進口關稅,調低至40%,以便特斯拉進入印度市場。

    馬斯克曾表示,如果特斯拉在印度市場的表現較好,那么特斯拉在印度建設工廠的可能性很大。

    根據特斯拉在印度的種種動作來看,此時距離其進入印度市場或許只差最后一步。

    今年1月,特斯拉在印度政府的邀請下,在印度班加羅爾成立“特斯拉印度汽車及能源私人有限公司”,并傳出印度的兩座頂級港口爭取特斯拉建廠。

    馬斯克曾經的一則回復也透露著,馬斯克似乎對于特斯拉在今年進入印度市場已穩操勝券。

    不過,即便特斯拉已作足準備,但印度高昂的進口關稅猶如一堵高墻,堵住特斯拉開進印度。

    賭局中的印度政府

    印度積極邀請特斯拉投資建廠的原因,或許是將特斯拉作為“印度制造”中的一大重點項目。

    具體而言,印度政府希望特斯拉工廠的建設,帶動印度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如果與特斯拉的交易達成,這個潛在的印度超級工廠將同時生產電池和電動汽車。”

    在印度政府對特斯拉發出建廠邀請時,印度卡納塔克邦工商部首席秘書Gaurav Gupta曾透露。

    事實上,印度在過去幾年一直積極推動電動化進程。

    早在2015年4月,印度就已提出“電動出行國家計劃”(FAME),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打造試點項目和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此后幾年里,印度不僅積極出臺電動汽車相關政策,還頻頻引進國外企業,企圖構建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印度曾向全世界企業招標投資額約合人民幣494.8億元的鋰電池工廠項目,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鋰電池研發制造公司的注意。

    除此之外,印度還積極引進沃爾沃、比亞迪等汽車企業。

    在此情況下,假如印度成功引入特斯拉工廠,在其強大的吸引力下,或許能帶動更多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入。正如上海特斯拉工廠產生的影響般,幫助班加羅爾構建完整的電動汽車產業鏈。

    這對于印度政府而言,可謂一舉多得。

    不過,印度政府目前如同困在僵局中的賭徒,必須在兩難中作出選擇:

    一方面,為特斯拉降低進口關稅,將沖擊印度其它產業的發展,印度政府還將減少一筆不菲的收入。同時,一旦特斯拉在印度市場的銷量不及馬斯克預期,工廠建設落空不說,印度政府此后再度提高進口關稅也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假如馬斯克滿意特斯拉在印度市場的銷量,并投資建廠,在帶動印度電動汽車產業鏈發展之外,還將提振其不斷下滑的經濟,以及為不斷增加的失業人數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一座工廠背后牽扯的利弊過于復雜,或許是印度政府仍舉棋不定的原因之一。

    電動化之困

    盡管印度政府在過去幾年大力推動電動汽車發展,但其成效并不樂觀。而這或許是,印度政府期望特斯拉工廠到來的一大原因。

    制約印度電動汽車發展的第一點,是電池制造難。

    目前印度逐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發展,首先便是推動動力電池的自主生產。

    在原料上,印度內部缺少制造鋰電池必備的鋰、鈷礦,因此需要完全依賴進口。

    在技術上,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剛起步,印度本土沒有任何工廠有能力制造出動力電池,只能重金吸引外資投資建廠。

    隨著國內電動汽車需求量提升,印度只能大量進口鋰電池。從印度商業部2018-2019財政年度報告顯示,印度鋰離子電池進口額達到12.3億美元,較之2016-2017財政年度分別增長2.2倍和3倍。

    電池少,充電樁也少。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在2017年指出,印度全國只有350個充電點,而中國同時期約有21.5萬個充電點。

    2020年,印度國有企業印度能效服務公司宣布,在接下來的兩年將會建設10000座充電站。

    然而,根據印度儲能聯盟(IESA)的一份報告估計,印度2018年的電動汽車總銷量達365920輛,在政府的支持下,到2026年每年將增長36%。

    同時報告也預計,到2026年,印度充電樁的總銷量將增長到5萬臺。

    印度政府建設充電站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使用需求,而充電樁的嚴重不足將導致電動汽車的使用范圍完全局限于市區,大大限制了電動汽車的發展。

    另外,電動汽車高昂的價格也讓印度普通人民無法負擔,缺少較大的市場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電動汽車的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19年印度國民人均年收入為2120美元,中國則為10410美元。

    如果將中國制造,起售價為4萬美元的特斯拉Model 3出口至印度,在各種因素下價格將翻倍至8萬美元。而在印度銷售的所有汽車中,大約75%的售價在1萬美元及以下區間。

    (在印度汽車交易網站CarDekho上,一輛特斯拉Model 3價格約為82253美元。)

    最后,印度復雜的路面狀況也影響著電動汽車發展。

    受限于路面不平整、交通擁堵等情況,電動兩輪車是印度電動車中的銷售明星。

    根據印度行業機構電動車制造商協會(SMEV)數據,2019-2020財年中,印度電動車銷量增長20%,約為156000輛。在這之中,電動兩輪車的銷量為152000輛,而電動汽車和電動公共汽車的銷量分別為3400輛和600輛。

    盡管阻礙頗多,但印度仍有發展電動汽車的優勢。

    首先,印度巨大的市場潛力為電動汽車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發展機會。

    CEEW能源金融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印度的電動汽車市場仍在增長,未來十年的價值可能接近2060億美元。

    依托穩定的經濟增長形勢和年輕人口較多的紅利,印度很可能繼中國之后成為今后全球最大的成長型市場。

    其次,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吸引了多家科技公司如蘋果、聯想、小米等在印度開設工廠。

    印度電動汽車發展前景的確誘人,但當下各項配套措施的缺位,仍讓不少車企在當地制造電動汽車望而卻步。

    綜合來看,印度建設電動汽車工廠,還有很長的路走。

    總結

    在這一場利益糾葛中,充滿著眾多不確定性。

    正是這一點,導致特斯拉工廠在稍有眉目的半年后,仍無任何進展。

    不愿讓步的印度政府,或許只看重了特斯拉超級工廠,以及其產生的影響,并不關心特斯拉是否能進入印度銷售;對于馬斯克而言,是否在印度建設工廠或許并不重要。在已有三個特斯拉超級工廠的情況下,進一步占據新的消費市場才是重中之重。

    看似目標一致,實際上雙方早已貌合神離。

    圍繞特斯拉工廠的這場賭局,印度政府與馬斯克之間的試探,似乎仍將長久地持續。【責任編輯/常青】

    來源:雷鋒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特別報道】印度政府與馬斯克的「特斯拉之賭」
    【IPO】消息稱印度支付巨頭Paytm10月底上市 將為印度最大規模IPO
    印度央行警告:科技巨頭進軍印度金融業對金融穩定構成風險
    印度史上最大IPO:“印度支付寶”300億美元估值,螞蟻是最大股東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