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比亞迪最早將于 2021 年下半年不再簡單地只為自有車型提供車載鋰電池,而是開始向其它公司銷售。
這些對外供應的車載鋰電池將來自比亞迪電池子公司弗迪電池,是比亞迪此前官宣成立的“弗迪系”五大子公司(弗迪電池、弗迪動力、弗迪視覺、弗迪模具、弗迪科技)之一,不過具體的買主、售價等細節并未得到披露。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不排除將弗迪電池業務單獨掛牌上市來促進業務擴張。
事實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研發長期以來都是比亞迪潛心根植的領域。截止 2019 年,比亞迪就已經在 5 個地區修建了或計劃修建動力電池工廠;技術成熟度方面,比亞迪擁有自主研發的 e 平臺,并且在去年 3 月底朝著市場扔下了一枚深水炸彈——刀片電池。
所謂刀片電池,其實是一種對電芯厚度進行減薄,長度進行加寬后,扁平化設計的磷酸鐵鋰電池。
比亞迪的相關專利數據顯示,這款電池產品的高度為 118mm、厚度為 13.5mm、長度則可以在 435mm-2500mm 之間進行定制。因其長而薄的形狀酷似刀片,因此得名刀片電池。
在電池內部,比亞迪通過“蜂窩鋁板結構”對電芯的機械強度進行了補強,使之能夠不依賴電池模組,單獨排列在電池包內部。
在省去模組之后,刀片電池在電池包中的空間利用率從傳統電池 40% 的空間利用率提高到 60%,系統能量密度提升了 50%,擁有 8 年 120 萬公里的循環壽命。
盡管之前在動力電池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比亞迪生產的電池基本上都是自產自銷,相關業務擴張速度不快,同時國內動力電池又存在著巨大的缺口。
有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市場的光明前景,比亞迪擴張電池業務也可能是源自于其自身的經營壓力。
日前,比亞迪對外公布了 2020 年全年的財務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比亞迪 2020 年的總營收以及歸母凈利潤都實現了同比增長,但汽車業務仍處于增收不增利的階段。(比亞迪營收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汽車及相關產品、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以及其他業務)
電池業務,或將成為比亞迪營收的下一個增長點,并且已有跡象。
目前,按產能計算,比亞迪在車載電池市場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略低于 10%;按銷量計算,比亞迪是中國電動乘用車市場第三大企業,市場份額略超過 10%。
財聯社記者 3 月 17 日曾報道,弗迪電池新工廠籌建處(歐洲組)正在籌建海外第一個電池工廠,該工廠主要負責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產、包裝以及儲運等。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彼時對記者表示,這是為國外汽車客戶供應配套及比亞迪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配套準備。
此前,比亞還與長安汽車合作成立動力電池公司;與豐田合作提供動力電池。
一旦比亞迪開始正式對外銷售動力電池,無疑會給競爭對手寧德時代和 LG 化學帶來不小的壓力。【責任編輯/賈琪】
來源:雷鋒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