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7月10日文章,原題:在中國農村深處,比特幣礦場主正打包走人在四川橫斷山脈,直到最近還曾有許多堆滿一排排計算機的建筑。它們需要大量電力,通常靠近水電站。這些計算機被用于“挖礦”,以獲得新開采的比特幣。這些建筑需要龐大的冷卻系統,通常墻上布滿巨大風扇。但如今在四川各地,此類風扇都已停轉。中國四個主要“礦區”內蒙古、四川、新疆和云南的相關項目已被叫停。礦主們被勒令清空計算機并拆除建筑,供電方拔除電源插頭。
這場打擊行動已產生全球影響,衡量世界礦機算力的“哈希率”已遭腰斬。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顯示,在通過“挖礦”獲取的比特幣中,中國占比曾高達 65%。但業內人士說,如今90%的“挖礦”活動已停止。
除了擔心金融安全,中國當前禁令的另一目標可能是降低排放。數據顯示,中國(比特幣)“礦場”每年消耗的電量與比利時的總用電量大致相當。
中國政府表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一些“礦主”曾設立類似龐氏騙局的項目,聲稱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為躲避打擊,一些大型“礦場”已遷往海外。但國外鮮有能容下許多新機器的數據中心,包括世界第二大“挖礦”國美國——業內人士說,在那里建造“礦場”的成本是中國的5至10倍。中國的一些較小“礦場”仍設法經營。一名礦主稱自己很幸運,與一家不愿放棄額外收入的私營水電站合作,但后者因此面臨被罰款甚至被逐出電網的風險。
英國《衛報》7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希望削弱比特幣最近對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的打擊,表明中國正嘗試發展自己的新生電子貨幣,并重塑國際金融體系。數字人民幣的推出,被視為北京削弱美元實力的一部分。
墨爾本大學金融學教授卡斯滕·穆拉夫斯基說,加密貨幣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所有央行都想控制,這也是保護消費者,“在很多國家(比特幣) 完全不受監管,是狂野西部。”中國清理加密貨幣的另一原因是這可能危及電網穩定。【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環球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