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人物】程維學會隱忍

    北京時間7月1日凌晨,滴滴正式掛牌上市。截止發稿,滴滴較開盤價上漲超16%,報16.3美元。

    這是一次高度保密的上市計劃。6月11日,在遞交招股書后,滴滴才對內發了一封CEO程維和總裁柳青的聯名信,也是通過這封聯名信,內部員工才確定了這個出行巨頭將上市的消息。就在十天前,在滴滴9周年的全員吐槽大會上,通過視頻雙雙現身的程維、柳青對上市消息只字沒提。

    “這次于去年年底開始準備的上市計劃,直到今年3月份要制表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消息。”一位滴滴投資人對界面新聞說。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次晚了兩年的上市。多位接近滴滴的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事實上,2018年的時候,滴滴就已經準備好材料,計劃2019年沖擊上市,但突如其來的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將滴滴拉回了原點。

    此前,程維和他創立的滴滴曾經風頭無兩。創業前6年,他“收繳”了難分伯仲的對手快的;吞掉了“大象”優步中國;把阿里巴巴、騰訊兩個不對付的巨頭放到一起,共同成為滴滴的董事會成員;面對美團進攻時依然能有“爾要戰,便戰”的豪氣。

    “但順風車事件之后,程維的信心遭受了重大挑戰,甚至會有一點點失落。”一位接近程維的知情人士透露。

    經過兩年多的蟄伏與調整,如今,這個融資超過300億美金、背后站著100多個投資機構的巨頭終于上岸。

    “有高光、有低谷、一路不易,創業10載,回想起來,恍如昨日。”一位和程維相識8年的朋友給界面新聞轉述了程維上市前夕的狀態,“程維很平靜”。

    “不安分”青年

    和其他如今在商場上叱咤風云的大佬相比,程維的“條件”并不算好。

    出生于江西上饒鉛山縣河口鎮普通家庭的他,高考時因漏做了三道大題最終考上了不屬于名校的北京化工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嘗試6次之后,最終成為阿里巴巴的一員。之后又用了六年的時間,成為了當時阿里最年輕的區域經理和主管。

    2011年,程維決定創業,但做什么還沒想清楚。值得一提的是,鼓勵程維走出“舒適圈”去創業的還有美團創始人王興,這個今日的對手。 “創業前期需要沖動,但不能一直靠沖動,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對商業的判斷。”程維認為自己是一個樂觀的保守主義者。

    2011年夏,遇上秋雨,程維在薊門橋打車,從四點半開始打車,一直到五點都沒打到,好不容易碰到一輛空車還因為要交接班而拒載。還有一次,老家親戚來北京,定了7點在王府井(28.700,-0.18,-0.62%)附近吃飯,結果親戚5點半打電話說在打車了,結果等到8點又打電話問程維能不能去接他們。兩次不愉快的打車經歷,讓他成功捕捉到“商機”。

    與同從阿里出來創業的王剛進行碰撞后,2012年,程維成立滴滴。 王剛出資70萬,程維出資10萬。當時手頭不并不寬裕的程維只能把辦公場所安置在中關村(6.810,-0.06,-0.87%)E世界的一個電腦賣場倉庫。

    “投身互聯網行業,是我做的一次重要選擇,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決定。”如今看來,初次涉足互聯網的程維的確做了一個最為重要的選擇。

    這一年,中國網民規模為5.64億,手機網民規模為4.2億,用手機上網的用戶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而PC端(臺式電腦和筆記本)的用戶占比雙雙下滑,其中臺式電腦上網用戶環比下降了3%,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席卷而來。

    盡管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但等待他的是無休止的競爭,甚至可以用腥風血雨來形容。

    “我是一個樂觀的保守主義創新者,不樂觀的人早就被嚇死了。開始想要出來創業的時候,真沒想到是這樣的一條路,無知無畏。”程維曾公開表示,創業的門一推開,就發現競爭、資本、政策跟漩渦一樣,“但你已經出來了,你也沒辦法,你回不去。”

    “爾要戰,便戰”

    程維沒有選擇“回去”,即使在起步階段遭遇了不同的挑戰,在面對更為強勁的對手時都能戰無不勝。

    滴滴冷啟動期,當時負責市場開發的吳睿跑了一個半月,拜訪了100家出租車公司,一家公司都沒有達成合作。“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北京的‘的哥的姐’一般都40多歲,郊區農民較多,很多人拿手機除了接打電話發短信外,根本不會用什么APP;其次,叫車人的誠信也是個問題,很有可能在車沒來時,就上了其他人的車。”滿腔熱血的程維被潑了冷水。

    這一切因為一場大雪而改變。

    2012年11月3日,北京第一場雪,很多人上下班打不到車,就開始嘗試用打車軟件。那一天滴滴第一次單日超過1000個訂單。隨后,憑借強勁的地推能力,滴滴的用戶數量快速拉升。在北京、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打開了局面。但隨后等待他的是更為殘酷的競爭和廝殺。

    2013年4月,滴滴拿到經緯中國、騰訊的投資。這兩個比較重要的股東,讓滴滴有了與當時風頭正盛的快的一絕高下的資本。作為當時滴滴最大的競爭對手,快的背后的股東是阿里和經緯。

    2013年兩個彈藥充足的玩家掀起價格戰。在地推、補貼等方面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在經歷了一年的燒錢大戰之后,兩家公司也在繼續融資補充彈藥。 2014年12月9日,滴滴宣布獲得7億美元融資。20天后,快的也宣布獲得了一筆超過8億美元的融資。

    “比你補貼多一塊的”價格戰戰況焦灼,一時難分伯仲。這也讓背后的股東心態出現了分歧,也讓兩個水火不容的對手走上了談判桌。最終,在這場背后的較量中,滴滴成為了贏家,雙方宣布合并。

    “老燒錢下去,對投資人是最不利的。騰訊、阿里等口袋深的投資方還能扛得住,那些口袋淺的VC感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2015年1月21日正式接觸,2月8日前后合并意愿已經達成,隨后各個股東簽字確認合并協議,并完成了初步交割。”回憶整個過程,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對外稱,雙方從正式接觸到對外宣布只用了22天。 不過,據媒體報道,在過去兩年間,它們至少有過三次接洽。

    在完成對快的的并購后,2016年春節期間,滴滴每天的訂單都會突破1000萬。那時,它在中國市場上還剩下最后一個對手——優步中國。

    “2015年,在收購快的之后,程維的目標就是拿下優步中國。”一位滴滴前管理層對界面新聞表示,為了這個目標,春節期間,滴滴高管組織了一場以某個戰役為名字的會議。“10個月干掉優步。”這是這場會議定下的目標。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2015年,滴滴成立了快車、專車、代駕、拼車、巴士五個事業線。事實上,這每一個事業線都是直接沖著優步而去。最后,滴滴僅僅用了7個月,就落地了當時的計劃,五個業務線里除了巴士之外的四個都成功了。

    2015年2月,優步創始人Travis曾尋求化敵為友的機會。他找到了程維,讓他在“接受優步投資”和“被優步打敗”中二選一,程維拒絕了。程維說:“滴滴有朝一日將取代優步。”雙方隨即又開始了燒錢大戰,Travis親自督戰。

    這新一輪新的補貼大戰中。2015年上半年優步中國燒掉了近15億美金。2015年5月25日起,滴滴宣布補貼10億人民幣,推出“全民免費坐快車”的活動,以此對抗來自優步的競爭。有數據顯示,2015年的前5個月,滴滴的專車服務補貼超過3億美元。6月,優步宣布要在中國市場加注10億美元。

    這場較量最后的勝利者依然是滴滴,2016年8月,滴滴完成了對優步中國的并購。在和優步中國的戰爭中,程維經常看蘇聯拍攝的《莫斯科保衛戰》宣傳片,“莫斯科是打不敗的,亞歷山大來過、拿破侖來過、希特勒來過,全都鎩羽而歸。”這句話也時常被他用來鼓舞士氣。

    對快的和優步中國的兩次重大并購,讓程維的出行帝國初具規模。

    實際上,程維是一個比較喜歡戰斗的人。直到完成對優步中國的并購后,其辦公室的字畫才從“日拱一卒”變成“虛心”二字。據接近程維人士透露,程維偏愛看戰爭、軍事類的書籍。“滴滴有很多辦公室,以及內部孵化的項目,都是用某一次戰爭名字來命名。”

    但真正把程維好戰形象展露無遺的還是那句,“爾要戰,便戰”。2017年,面對美團突然殺入網約車業務,程維用這五個字總結了自己的態度。

    之后的事實證明,程維確實不懼任何競爭對手的正面挑戰,美團打車最終沒有給滴滴帶來沖擊。但滴滴真正的威脅,卻潛藏在別處。

    “自我感覺良好”

    幾場大戰之后,程維其實已經有意識地開始給滴滴修煉內功。

    “網約車競爭在2016年就結束了,2017年滴滴的重點是修煉內功,2018年我們會全面出擊。”完成對優步中國的并購后,程維表示,2017年是特殊的一年,經歷殘酷的戰爭之后有了一個關鍵的窗口期。2017年,滴滴投入巨額資金和技術資源建設更完備的科技安全體系,安全事故率下降了21%。這也意味著一年來滴滴幫助減少了近2000起事故。

    也是在2017年,程維提出“太極戰略” :希望一邊圍繞著乘客,一邊圍繞著司機提供服務。把從專車、快車、出租車、順風車、代駕,到加油、維保、充電、金融等滴滴的所有業務一一打通。

    到了2018年,程維公開表示,滴滴的關鍵詞是:內外兼修、多線布局、穩中求進。2018年1月,滴滴推出小桔車服, 同年4月,宣布成立一站式汽車服務平臺。同時,滴滴宣布升級智慧交通FT團隊為智慧交通事業部;成立戰略業務事業群,包括:戰略部、國際事業部、金融事業部。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程維也在內部信中形容自己那段時間“自我感覺良好”,但之后卻“一切天翻地覆”。

    2018年,接連兩起順風車安全事件讓滴滴直接跌入谷底。誰都無法理解,為什么惡性案件能在幾個月內接連發生兩起?為什么第二次滴滴的應對依然那么差?就像柳青曾公開的表示那樣, “這兩次事故對公司的挑戰比之前優步進入中國要大得多,也比其他競爭對手帶來的挑戰要大的多。”

    有接近滴滴的投資人2018年曾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滴滴把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就等著2019年上市。不過,兩起順風車事件徹底打亂了滴滴的上市節奏,資本市場對滴滴的認可度也不復從前,其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數次下降。

    “甚至有人開始懷疑,在安全不可控,政策還有巨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互聯網出行這個商業模式到底成不成立。”一位滴滴投資人表示。

    “我們做出了困難而正確的決定。我們不惜以全年的增長為代價,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一件事上——做我們所能做的一切去搭建安全保護體系,保障司機和乘客的安全。”程維在內部信中稱,這一切是從傾聽開始的,在全國各地舉辦了數百場司機和消費者溝通活動,去了解大家的想法,為了大家的信任去努力。

    為了重新獲得信任,程維親自下場當起了“客服”。2019年6月30日晚上接近12點,一位滴滴曾經的核心供應商老板發了一條朋友圈,吐槽司機被莫名封禁,質疑滴滴的公平性,得到程維的快速響應。不到十分鐘,程維看到朋友圈之后,立馬拉群解決問題,要求48小時內給出結果。

    伴隨著內部整改,順風車業務終于在停擺一年多之后,于2019年11月20日重新上線。這也意味著,滴滴走出了危險期。

    “Always Day one”

    程維再次站在聚光燈下,是去年11月,在滴滴推出網約車定制車型D1的發布會上。過去兩年以來,程維很少公開面對公眾,也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采訪。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暢聊全球戰場,談行業趨勢。而是拼命給滴滴補課,為滴滴沖擊上市增加籌碼。

    2020年,程維提出‘0188’戰略規劃。為了完成這一戰略目標,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20年后,滴滴已上線了滴滴貨運、跑腿、花小豬、社區團購等新業務,試圖進一步提高存量用戶凈價值,同時最大限度地去挖掘新的增量用戶。

    另外,滴滴還在布局自動駕駛公司。在招股書中,滴滴確認了自動駕駛的戰略地位——四大核心戰略版塊之一。招股書顯示,滴滴參與了自動駕駛業務分拆后的A輪融資。該輪融資中,軟銀和滴滴等聯合向滴滴自動駕駛投資5.25億美元,是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獲得的單筆最大融資。在A輪融資結束后,滴滴自動駕駛估值達到了34億美金。

    此外,滴滴還殺入了去年的風口——社區團購。招股書顯示,橙心優選于2021年3月進行了A-1輪和A-2輪融資,共計11億美元;2021年4月和5月,橙心優選增發了價值1億美元A-1系列優先股,橙心優選最新估值為18億美元。

    另外,4月6日《晚點 LatePost》報道稱,滴滴開始啟動造車項目,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目前團隊已經開始從車廠挖人。

    “程維需要通過不斷地布局新業務重振員工的士氣,同時獲得投資人的信任。”一位投資人表示,另外,程維一直有一顆想做超級平臺的心,他認為滴滴還有更廣闊的空間。而在D1發布會上,程維本人也多次提及“星辰大海”。

    去年,在滴滴成立8周年的大會上,在聽完員工的吐槽之后,程維發表了一段飽含深情的講話:8歲滴滴,Always Day One再出發。“我們不希望我們陷入問題海洋,無法自拔。通過吐槽會,我們用歡樂、自嘲的方式面對發展中的問題。”

    如今,創業9年的滴滴再次來到一個關鍵的節點。在掛牌上市當晚,所有滴滴員工都收到了一則簡短的信息,里面程維感謝了每一位司機和乘客對滴滴的信任托付,感謝每一位小桔人的并肩奮斗……上市后公司需要更加公開透明,需要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期許。

    當然,對一家公司來說,上市只是另一個起點。未來滴滴不僅要平衡司機、乘客、平臺三方生態,還需要考慮股民和資方,壓力將會變的越來越大。

    而對程維自己來說,成功上市帶來的喜悅或許并不會比責任多。上市這個節點,只是意味著他終于又和美團王興、拼多多黃錚這些新生代互聯網創業者坐到了同一張牌桌上。未來滴滴能否繼續成長為一家偉大的互聯網公司,仍需要程維繼續“不安分”。【責任編輯/古飛燕】

    (實習生李彪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不開會,不敲鐘,4000億出行巨頭“悄悄”上市!卻差點破發
    【人物】程維學會隱忍
    滴滴更新招股書:預計發行價13.5美元,最多募資40億美元
    揭秘滴滴上市背后的國資股東:招行中投人壽郵政等近20家在列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