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音樂和白噪音之外,助眠App還能怎么幫你睡覺?

    你們小時候睡覺都聽什么故事?

    你失眠過嗎?你失眠的時候聽過白噪音嗎?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共有近3億人有睡眠問題。備受失眠折磨的人們,有采用激進方式,使用‘褪黑素’等藥物療法的;也有溫和派,使用白噪音等等應用來幫助睡眠。

    然而現在,有一家公司堅信,聽音樂或者白噪音用處不大,他們希望用更‘傳統’的方法——講故事,來‘哄’睡3億失眠患者。

    給用戶講一個故事

    中國的睡眠市場是一個正在逐漸增長的巨大市場。根據頭豹發布的《2020 中國睡眠經濟短報告》顯示,從2015到2019年,中國睡眠行業的營業額從2353億元增長到了3598億,增幅超過50%。

    2021年4月,主打聲音助眠的App Ease開始在國內各大應用商店上架。Ease的投資者,就是身心健康領域的獨角獸公司Calm。Calm是最早關注用戶睡眠問題的App,也是這一領域全球最大的公司。截至2020年12月8日,Calm累計融資2.17美元(約合13.89億元人民幣),估值已經達到20億美元(約合127.97億元人民幣),累計下載量超過1億次。

    和國外不同,身心健康領域在國內還處于一個早期階段,行業內尚未出現破億級別的融資。

    2019年全球冥想App收入和下載量前十。數據來源:SensorTower

    通常,睡眠App會主打睡眠監測、白噪音助眠的功能。睡眠監測關注的是用戶的睡后問題,并不幫助睡眠。白噪音本質上是重復播放均勻聲音,在Ease的創始人侯曦看來,白噪音并不容易做出產品差異化,對抓住用戶的注意力也沒有那么有效。

    和Calm一樣,Ease選擇了用‘故事’的方式來助眠。Calm的睡眠故事制作人克里斯·阿德文森(Chris Advanson)解釋說:‘Calm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晚間思維活躍,很多人在入睡時受到所謂的“睡眠騷亂”,我們陷入到無限的思考循環中,想著各種帶來壓力的事情,或者白天經歷的對話,這些都會讓我們晚上入睡困難。’

    大腦晚間并不是靜止的,相反,仍然會持續活躍。不同的睡眠階段,大腦發射腦波的頻率和波長都會有明顯的變化。睡覺之前大腦活躍,腦波發射頻率較高,對應發射的是BETA波。從 SMR波到THETA波,大腦活躍程度逐漸降低。當人處于深度睡眠時,大腦活躍程度最低,此時人體基本喪失行動能力,警覺性也會非常低,是深度放松的狀態。|圖片提供:Ease

    侯曦進一步解釋道:‘在古代,很多國家就有這么一個講故事的職位。我們的父母小時候就會用講故事的方式哄我們睡覺。通過人聲,我們就可以抓住他的注意力,然后讓他慢慢放松下來。’目前,帕羅阿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南希·A·豪格(Nancy A Haug)已經將Calm作為處方工具推薦給患者。

    故事助眠的難點在于,它既要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又不能讓用戶過于興奮。Ease把一個故事設置在了30-50分鐘。在前15分鐘,它會盡量吸引用戶,之后節奏逐漸放緩、趨于安靜。一部分用戶可能已經在這個時間睡著了,這樣不會吵醒他。而30-50分鐘的長度也足以覆蓋大部分用戶,不至于讓他再起身打開手機播放下一段音頻。

    目前,Ease已經推出了黃磊、宋洋、《舌尖上的中國》的配音演員李立宏等‘明星’的配音作品。這些內容都由 Ease 內部一個5人的團隊制作完成。對Ease來說,明星屬性之外,他們更傾向于選擇一個‘大家熟悉的聲音’。侯曦解釋說:‘在心理學上,如果你對這個聲音熟悉,潛意識里你就會對它更感興趣。這樣用戶就更可能不走神,那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Ease目前的用戶主要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公司人和學生,分別占到了65%和15%。這一點不難理解,年輕人在職場和學業上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他們也有更強的意愿通過手機App的方式緩解失眠。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在Ease的用戶群體中,還有相當一部分50歲以上的年長女性。這可能來自于老年人退休后對自己健康狀況的焦慮,也有對子女狀況的擔憂。

    在付費模式上,Ease 采取了付費訂閱制,連續包年的價格是88元,新用戶可以有7天的免費試用期。這個價格大約是國內同類產品的一半,也僅Calm的四分之一。談及這個定價,侯曦認為競品的定價是有問題的,他不想讓價格成為用戶的門檻,一個月不到7元的價格可以讓更多人來體驗Ease的服務。‘我們現階段沒有在追求增長,我們希望更多地幫助用戶解決睡不著覺的問題。如果做到這點,公司的價值也會起來。之后,我們才會考慮增長收入這一類商業化的問題。’侯曦對極客公園說。

    一個非典型創業故事

    侯曦出生在成都,四、五歲時離開中國后就一直在歐美長大。大學畢業后他進入了投資行業,先后高盛銀行、德州太平洋工作,之后創立過私募基金。

    創立Ease的契機,在于他自己就有嚴重的睡眠問題。在嘗試了一些方法后,他發現冥想很好得幫他擺脫了失眠問題。‘所以我就在當時去想這個事情能不能商業化。’但侯曦發現他太晚了,當時已經有好幾家聲音助眠的公司在歐美跑了出來,其中就有Calm。不過這也證明了聲音助眠這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侯曦調研了美國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對他來說,他更想做一個B2C的產品。B2B是一個非常重銷售的模式,它需要直接說服采購部門、高管或者CEO,‘是非常痛苦的一條銷售的路’。侯曦更想讓用戶自己選擇產品,當產品足夠好用時,員工會倒逼公司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

    Calm就是這么一家從B2C切入到B2B業務的公司。在B2C業務成功后,它已經為包括亨氏、環球音樂、林肯在內的1000多家公司提供了服務。

    因為德州太平洋投資過 Calm,通過德州太平洋的投資人,侯曦很快聯系上了Calm。Calm 一直對中國感興趣,也進入了全球190多個國家。但Calm有自己的擔心,國外的公司進入中國,多半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市面上并沒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侯曦的出現讓Calm意識到,這是一個進入中國的好機會。

    作為創業者,侯曦不太典型。通常,創業者需要花一兩個月時間,跟不同的天使基金見面,說服他們投資自己。但是在和侯曦溝通過后,Calm很快就主動為他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大家(Calm 和我)都知道速度是最重要的。現在國內市場需求很大,也沒有競品跑出來。所以我們知道想嘗試什么樣的方式,就趕快去執行了。’侯曦說。于是,Calm的中國版本——Ease成立了。

    在助眠領域,中國早就出現了一批本土企業。成立10年的蝸牛睡眠已經有超過6000萬的用戶,潮汐、小睡眠都獲得了千萬級別的融資。

    雖然Ease 上線不久,還沒有完整的數據反饋,但侯曦透露,目前Ease付費用戶的留存在 15%以上。據他了解,另一家國內同類產品90天的留存是3-5%。

    在侯曦看來,內容是Ease 的核心競爭力。在未來,Ease會繼續擴充自有的內容庫。一個長期的目標是,為每個用戶都提供個性化的定制內容。

    相對于純粹用技術解決問題,古老的講故事方式可能是一個更自然的選擇——睡眠本來就是人的本能,是所有人不用學習就掌握的能力。【責任編輯/江小白】

    或許,人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人來解決。

    來源:極客公園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音樂和白噪音之外,助眠App還能怎么幫你睡覺?
    【周末科技談】我們為什么需要睡眠?
    火了沒幾天,上海“共享睡眠艙”就被查
    創業失敗?《赫芬頓郵報》的創始人覺得,因為創始人們都太缺覺!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