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級市場往往需要幾倍的體驗才能引爆,而商用市場只需要效率提升50%就足以炸裂了。
說起VR,人們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商場里無人問津的游戲體驗店,是笨拙的、連著線的頭顯設備,是雖然沉浸但卻眩暈的感官體驗。誠然,目前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花大價錢買下一款消費級VR產品,只會是少數人的選擇。畢竟當下消費級VR的現狀是,不僅硬件表現不夠理想,內容也跟不上。
單從消費領域看,VR好像是一種尚未準備好的技術,仍需時間打磨。但在舞臺的另一面,商用VR正悄悄地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
近日,國際知名調研分析機構IDC發布《VR產業研究白皮書》。報告中,IDC預測,由于更低的技術門檻與更精準的應用場景,商用VR市場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IDC預計,到2024年,中國商用VR市場規模將達到921.8億,約為2020年的3.8倍。
其中,教育、零售、制造、個人消費及服務業(包括房產中介、文旅行業)、建筑(含家裝行業)以及專業服務業累積占比將超過75%,成為未來商用VR市場的主要力量。
VR的B面
如果說消費級VR是這項技術亮相之初的樣子,是它的A面,那么商用VR便可被稱為B面。它是緩慢發力的,藏在行業幕后的,蘊含巨大能量的一種應用方式。
與消費級VR不同的是,商用VR往往不需要頭顯設備的參與,使用者在手機上進行全景信息的瀏覽,這降低了對用戶的硬件及網絡要求。與此同時,商用VR切中了企業將實體場景搬至線上的需求,并能夠借此進行更深的行業變革。兩方面原因的結合帶動了商用VR的發展。
當下而言,VR在房地產業的應用是其在商業場景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之一,應用點包括VR看房、音視頻聯動和搭建虛擬樣板間等。
VR看房是最為消費者所熟知的功能。在像貝殼找房這樣的房屋交易App上,消費者能夠通過這一功能直觀地感受房屋的大小、布局,并能完整、直觀地獲知房屋的裝修及瑕疵情況。在實際看房前,VR看房能夠起到預篩選的功能,減少消費者和經紀人看房的奔波,節省時間。
在VR看房的基礎上,經紀人能夠通過音視頻聯動功能進行線上帶看,更進一步地提升購房效率,節省時間成本。若輔以AI應用,直接用AI進行房屋的初步講解,如周邊配套、小區內部情況、房屋戶型結構和交易信息等,企業就能夠以大數據為基礎,用AI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講房服務,同時經紀人的初級勞動也得到了解放。
對于房地產商來說,VR技術還可以被應用于虛擬樣板間的搭建。在提升用戶看房效率的同時,也解決了傳統樣板間的造價昂貴、重復使用率低、空間限制和戶型限制問題。另外,在一些新開盤的樓盤項目中,消費者還能通過VR在小區內漫游,查看樓盤間距、花園設計及進出路線等。
在零售行業,VR已經成為提升線上購物交互體驗的工具,并助力品牌運營。目前,VR在零售行業中的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頭部互聯網廠商和零售商也紛紛試水VR零售。
以小米之家為例,貝殼·如視為小米還原了家居生活的3D空間,能讓用戶置身于真實的家居場景之中體驗小米的產品,不僅包括擺放位置、顏色選擇,點擊商品還能獲得完整的介紹,并跳轉購買。在此情景下,VR不僅是流量的擴展入口,也是讓更多的用戶體驗到產品的實際使用效果的必經之路。
在文旅行業,VR在文物、歷史遺跡的三維復刻方面具備先天優勢,可以輔助文物修復、文物保護,并提升文旅單位對歷史文物的線上化管理能力。在提升社會對文旅的感知度和文化普及方面,VR可以刺激并提振用戶對文旅產業的關注度,通過景區的VR漫游,讓用戶逐步對景區產生興趣,進而引導用戶到線下的實地參觀。
另外,VR能夠虛擬化酒店,將酒店客房、前臺、餐廳等內容和周邊環境構建成為一個虛擬化的空間,用戶可以360°視角觀看酒店內部和周邊環境。提高虛擬化酒店的臨場感和互動性,樹立品牌科技屬性的同時,輔助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
此外,在智慧城市、刑偵、社區治理、樓宇治理、安防等領域,VR也已經逐步顯示其作用。可以看到,在商用領域,使用VR技術進行3D空間的還原是當前VR應用的一大共性,是商用VR第一個爆發點。
實體空間的數字雙生
商用VR領跑于消費級VR,其原因除了對使用者的硬件及網絡要求低,以及切中了具體的商業訴求外,還有一點必不可少的是,VR在商業中的應用流程,往往能形成一個不斷迭代的閉環。真實的三維場景重建依托三類核心技術:VR采集類硬件技術、VR數據處理技術以及AI應用類技術。
企業通過VR硬件采集三維空間數據,并對數據進行采集、傳輸、存儲、加工和保護等操作,形成完整的VR數據通路。將加工后的VR數據導入AI模型,通過點云建設、二維到三維圖像轉化、圖形拼接等操作提煉出VR數據的商業價值,真實還原場景,從而進一步為用戶提供AI語音講解、AI設計等應用體驗。與此同時,企業通過不斷優化AI模型,提升數據的應用能力,從而降低對數據采集的要求,讓企業能以更少的輸入得到更多的輸出,形成正向的循環。
由此看出,要想通過VR將實體空間準確地搬至線上,需要技術提供方同時擁有VR采集硬件、數據處理與AI應用三種能力,缺一不可。同時,擁有這三種能力的技術企業,能夠在多種行業的商業場景中復用其技術,最大化地發揮其技術的價值。 例如,貝殼·如視的誕生與發展依托于房地產場景,但其在零售、文化等領域也已經有所應用,通過賦能客戶與合作方賦能行業。小米之家、騰訊云、北京懷柔區商務局等均為其合作伙伴。
在上述技術閉環中,涉及到一些技術突破:例如如何平衡數據采集的硬件成本與數據精度之間的關系;如何降低硬件成本的操作門檻,使其在商業場景中被經紀人、商店服務人員等非專業IT人士使用;如何平衡數據精度與存儲體量之間的關系;如何使用AI技術反哺數據采集端,形成技術閉環等。
針對上述問題,貝殼·如視進行了多項技術創新。例如,為了解決成本與精度之間的矛盾,圍繞靜態空間業務場景自研了整套的三維數據采集解決方案,一舉打破了國外VR技術的壟斷,大幅降低了VR的準入門檻。其技術涵蓋結構光采集、LiDAR采集,并推出基于AI能力實現2D轉3D的如視VR APP,并通過開放其VR能力,讓各行業企業均可基于自身需求進行自主選擇。
貝殼·如視自研的數據采集硬件,可實現360度自動全景掃描,采集場景的深度數據與圖像,并以AI實現對圖像的自動拼接,降低數據采集的時耗,同時降低了操作門檻,讓銷售、裝修工、房產經紀人等都能在簡單培訓后實現三維空間重建,讓企業無需另行招聘專業人員進行數據采集或設計數據處理流程。
當前而言,像貝殼·如視這樣的領先的VR技術提供方擁有技術優勢帶來的時間壁壘;并且在未來,由于數據累積的先發優勢,領先公司的領跑效應將進一步擴大,展現出飛輪效應,搶先深化行業變革。
IDC認為,隨著算法的進步以及行業數據的不斷累積,未來商用VR會細分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場景細分和規模化應用會為VR的商業落地提供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5G和AI技術的發展也將加速VR在商業領域的落地進程。在未來,無論是三維空間重建還是深度AI應用,更大體量和更細顆粒度的數據將成為VR在商用領域持續發展的根基。【責任編輯/安寧】
來源:極客公園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