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段時間"盲盒二次銷售風波"后,近期關于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泡泡瑪特,09992.HK)盲盒產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條款再起波瀾。
不少盲盒消費者在泡泡瑪特官方微博、黑貓投訴平臺上留言,自己購買的盲盒產品有明顯的質量瑕疵問題,要求退貨時,泡泡瑪特客服卻回應"因為盲盒的特殊性不予退款"。
消費者的不滿情緒迅速霸占了泡泡瑪特置頂微博的評論,而且還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關于泡泡瑪特盲盒"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合規性"的熱議話題。
負面輿論也逐漸傳導到泡泡瑪特的二級市場表現,截至1月18日收盤價為75港元,較IPO后的最高點96.45港元出現了26%的回調,泡泡瑪特似乎陷入了上市后的第一個低谷區。
盲盒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合規嗎?
在泡泡瑪特官方微博的置頂頁面,主題內容為"上海國際潮玩展"的活動信息,評論區卻被用戶大量的投訴信息所占領。投訴內容覆蓋產品質量問題、售后服務效率、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款、預售產品不按時發貨等,字里行間透露出消費者對公司的不滿。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官方微博
而在另一大平臺黑貓投訴上,泡泡瑪特公司主頁下面,用戶投訴條目也增加到了2840起,其中尚未完成處理就有近1000起,投訴內容大多也集中在泡泡瑪特的"產品質量瑕疵"及"售后處理效率"上。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投資者網》發現,大量泡泡瑪特的消費者在收到瑕疵產品向泡泡瑪特客服溝通換貨時,線上頁面通常都會顯示前面還有1000多個售后處理正在排隊,失去耐心的消費者便跑到公司官微下面留言或到黑貓投訴平臺與12315投訴維權。
而收到公司客服反饋的消費者,不少還因為泡泡瑪特在具體的換貨過程中拖延的時間太長,要求直接退貨退款,泡泡瑪特客服則回復,"盲盒屬于特殊產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如有質量問題15天內包換",這更加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那么盲盒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協議是否合規呢?
《投資者網》通過了解進一步發現,關于泡泡瑪特單方面制訂的"盲盒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的協議合規性還在探討中,新商業模式下的商品是否適用于消費者保護法,目前尚無定論。
支持者認為,泡泡瑪特在消費者購買盲盒時,均在店鋪明確提示了"盲盒隨機發不指定,不支持無理由退貨退款"的消費協議,用戶購買等于同意了該協議。
而反對者則認為泡泡瑪特規定的"出現質量問題保證15日內更換"的條款,是在事先未與消費者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作出的。事實上,它已經涉嫌免除自己的退貨責任,也排除了消費者退貨的權利。因此,該條款涉嫌霸王條款。
盲盒玩法是否會受更多的監管限制?
泡泡瑪特超千億港元的市值,是由一盒盒盲盒撐起來的。
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盲盒單一產品收入分別為0.91億元、3.59億元、13.59億元、6.88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8%、69.9%、80.7%、84.2%,盲盒的魔力可見一斑。
不過拋去泡泡瑪特潮玩產品的娛樂價值屬性,"盲盒"本身的玩法就充滿了刺激性。消費者在拿到一盒售價59元的盲盒之前對玩具完全未知,拆盒的驚喜讓人欲罷不能,拆到隱藏款或稀缺款溢價則動輒在二手市場以數十倍的售價出售,一下子便能賺回自己購買盲盒的所有成本。
在這種"賭性"的刺激下,不少玩家便"上了頭"。此前有媒體爆料,消費者購買泡泡瑪特盲盒有刷爆信用卡的,也有一年消費了200萬元的。而此前被曝光的泡泡瑪特店員違規操作、私自拆開盲盒二次銷售,也被認為可能就是在尋找"隱藏款"和"稀缺款"。
為此,新華社曾撰文評論稱,"驚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該評論認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也應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這是否預示著,未來或會有相應的監管政策出臺,對盲盒經濟加以限制?如果沒有盲盒玩法的加持,泡泡瑪特潮玩產品的魔力還能維持多久?
無內容支撐的輕型IP能長青嗎?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除了盲盒的刺激性玩法,泡泡瑪特的核心產品還是基于各類IP的潮玩產品。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披露,IP是其業務的核心,報告期內公司建立了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有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具體來看,在收入構成上,2020年前6個月,泡泡瑪特自有IP產品收入占比為34.4%,獨家IP產品收入占比33.4%,非獨家IP產品收入占比16.2%。
盡管自有IP與獨家IP平分秋色,但從趨勢看,泡泡瑪特自有IP產品收入占比呈現出一定的下滑態勢,這一點在其核心IP Molly系列體現得最明顯,2018年其創造的營收占總收入的41.6%,到2019年該系列產品收入占比下降至27.1%,2020年前六個月為13.7%。
而且,IP均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泡泡瑪特的IP產品是否能長青呢?
回顧歷史的話,也會發現基本長青的IP是由持續更新的內容支撐的,比如迪士尼的經典IP小熊維尼、米奇等,其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是由每年更新的大量覆蓋游戲、漫畫、電影等領域的內容創作所支撐的。
但在這一點,泡泡瑪特的短板明顯,其部分IP只有形象而無內容背書的。比如Molly,僅僅是一款嘟著嘴的湖藍色眼睛的小女孩,沒有任何文化沉淀與背景聯想。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目前的IP延伸范圍也十分有限,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的IP收入基本都來自IP實物商品的銷售,而沒有延伸到游戲、動漫、電影、樂園等內容項目,這也將進一步限制其IP生命周期的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名創優品(MUSO.US)也集中上線了自己的潮玩品牌"Top Toy",其商業模式同泡泡瑪特類似,也是通過盲盒的手段售賣無內容的IP玩具,隨著同質化競爭帶來的審美疲勞,有多少老粉絲能持續迷戀泡泡瑪特也是個疑問。
對于泡泡瑪特近期扎堆的質量瑕疵及售后問題投訴等,《投資者網》試圖聯系公司求證,但對方并未回復。【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投資者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