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全球疫苗訂單PK:俄羅斯12億劑,美國7.3億劑,中國呢?

    中國疫苗方面,近期則迎來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志軍12月4日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根據相關預計,明年國產疫苗產能可達10億劑以上。基于美國的不良舉動,后續美國疫苗買家是否會轉向中國疫苗,還說不定呢?

    當前,全球仍在與新冠病毒殊死搏斗,多國第二波疫情反彈,使得原本遭受重創的經濟活動重啟難上加難。在此大背景下,新冠疫苗承載著各國逃離疫情、恢復經濟發展的希望,自然也是引起廣泛的關注。同時各國也都在為保證能最快獲得有效的新冠疫苗做準備,積極加入到疫苗競賽上。

    通過梳理,新冠疫苗的競賽主要圍繞疫苗的研發、訂購、產能及分配三條賽道展開,接下來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首先是疫苗研發這條賽道上。當前,全球疫苗研發競賽已經進入到最后沖刺階段。根據公開的信息,截至12月2日,全球在研疫苗共有214款,其中,有14款進入三期臨床試驗,而中國就占了6個。近期,已經有多款疫苗公布了第三階段的試驗結果。

    據了解,美國輝瑞、莫德納兩大公司疫苗的有效率分別為95%和94.5%;俄羅斯“衛星-V”的疫苗有效率也不遑多讓,達到91.4%;而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公司聯合研發的疫苗有效率就相對較差,平均有效率只有70%。盡管中國疫苗尚未公布相關數據,但根據鐘南山院士此前的說法,中國的疫苗有效率差不多在90%左右,也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因為全球公認的標準是有效性達到50%的基準線。可以說,中美俄英走在了疫苗研發競賽的最前面。

    一般疫苗的研發完成所需時間大概8至10年,而如今多款研發不到一年的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已接近尾聲,如果一切順利,距離上市也就僅差“臨門一腳”了,所以,不得不感嘆各國對新冠疫苗研發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接下來盤點的是疫苗訂購這條賽道。事實上,在各國緊鑼密鼓的研發新冠疫苗之際,疫苗“搶奪戰”就已經上演了。諸如中美俄等具有開發疫苗能力的國家,在滿足本國疫苗需求的同時,也獲得了來自那些沒能力開發或者疫苗開發滯后的國家的大批訂單。

    據了解,目前我國僅科興生物與康希諾生物兩家公司已經拿下了來自巴西、智利、印尼等國超1億劑疫苗合同。但相比之下,美國兩家公司斬獲的訂單更多,截至目前,歐盟已與美國莫德納公司達成了1.6億劑疫苗的訂購協議;另外,美國輝瑞藥廠也與全球13國簽訂了至少5.7億劑新冠疫苗協議,合計7.3億劑。

    不過美國疫苗也曝出一個絕大缺陷,英國新聞聯合社援引專家的話指出,輝瑞疫苗應在零下70攝氏度的環境下保存;而莫德納也僅僅只能在2-8攝氏度環境下保存30天,這使得疫苗運輸難度大大加大。

    當前,美國疫苗斬獲大量訂單的背后還存在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分析指出,中俄兩國的疫苗都不太可能進入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從美國疫苗的買家來看,也確實是歐美國家占據大頭。只不過,在“疫情猛于虎”的形勢下,最早注冊新冠疫苗的俄羅斯反而是當前的大贏家。據了解,俄羅斯目前已收到來自50多個國家的疫苗采購申請,共斬獲了12億劑的疫苗訂單。

    但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在海外試驗的三款中國疫苗取得的良好表現也正吸引不少國家投下信任票,綜合業內消息,其潛在出口國已擴大至40多個國家。基于此,也不排除未來中國疫苗訂單“后來者居上”。

    最后我們來盤點新冠疫苗的產能及分配這條賽道。隨著近期全球多款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不斷傳來積極結果,各國疫苗的審批和大規模接種工作也開始逐漸展開,不難想象,接下來全球將會突然涌現對疫苗的巨大需求。而這也不可避免的面臨一個巨大難題——新冠疫苗“供不應求”,畢竟能夠快速研發并大量生產疫苗的國家是少數。即便現在多國已提前預訂疫苗,但一些疫苗生產國很可能會優先滿足本國的疫苗需求。近日,美國就這么干了。

    12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簽署了一項命令,以確保本國民眾的疫苗接種需求之后,再向其它國家供應疫苗,這還真是符合特朗普一貫的“美國優先”作風。不過,美國此舉或將引發“眾怒”,畢竟早前多國已經花費大量資金預購美國疫苗,美國這么一來將影響到它們的疫苗審批和接種的進程。

    而中國疫苗方面,近期則迎來了好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志軍12月4日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根據相關預計,明年國產疫苗產能可達10億劑以上。基于美國的不良舉動,后續美國疫苗買家是否會轉向中國疫苗,還說不定呢?

    但也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2021年疫苗供需之間的巨大差異。據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估計,2021年主要疫苗生產國的產能達80億劑左右,按照每人兩劑來計算,能滿足40億人的需要,這也就意味著明年近一半人口不能獲得疫苗。基于此,接下來各國為了獲得疫苗可能會使出渾身解數,最終上演一場沒有硝煙的“疫苗戰爭”。【責任編輯/林羽】

    來源:金十數據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最新民調:超三成日本受訪者希望取消東京奧運會
    日本疫情持續惡化 全國暫停旅游補貼項目
    全球疫苗訂單PK:俄羅斯12億劑,美國7.3億劑,中國呢?
    美國開始接種遵守疫苗,第一位接種人為紐約醫學中心護士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