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無人零售前景幾何 最大的焦慮來自盈利

    【IT時代網編者按】從繽果盒子到函數空間、從大潤發到天虹、從無人店到無人值守貨架和小賣柜等,“無人零售”在2017年下半年新零售領域被認為是最火爆的關鍵詞。


    當“無人”這個新興概念熱度急升時,我們其實應該冷靜看待,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經濟?無人零售真的好做嗎?

    筆者曾在丹麥的樂高工廠看到過無人化的流水線,所有的產品制作都是使用機器人,完全沒有人工成分,即便是故障提示和自檢也都依靠機器人完成。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經濟。

    然而我們現在所謂的“無人零售”,其實僅僅是前臺看似無人,但后臺的監管和理貨、供貨等都需要依靠大量人工完成,這樣的模式下,人工成本會高企不下,這也不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經濟。

    再者,無人經濟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這一點并不是所有的零售商都具備的,于是我們會看到一個“怪相”——懂得零售的業者缺乏互聯網思維和技術,而IT業者雖然手握技術卻對零售經營缺乏經驗甚至是一竅不通。

    隨著無人值守貨架等模式出現,無人零售的準入門檻變低,幾百元到千元左右就可以布局一個網點,因此大量業者和資本涌入,好似只要搭上無人零售就可以快速賺錢。


    大量無人店或無人值守貨架的商品非常同質化,以零售產業本身而言,這樣的低門檻且同質化運作會使業者的核心競爭力降低。很多業者和筆者交流時指出,無人店一定要售賣高周轉率的貨品,尤其是食品和飲料,但這類商品在各家門店的確重合度很高,要想在商品品類上比拼優勢是非常有難度的。

    最大的焦慮應該是來自于盈利。

    無人店或無人值守貨架的商品品類決定了客單價不會高,人均消費只有幾元到十幾元,一天只有數百元的日營業額。由于缺乏人工在前臺看管,貨損率會非常高,不僅僅是消費者在取貨時造成的部分貨損,還有門店內因為溫控等原因造成的自然貨損。有業者指出,如果標品的毛利率是20%的話,那就是說100元的日營業額,若每天丟10元的貨,基本上這個生意是沒有錢賺的。

    貨損所關聯的下一個問題是擴張。貨損如果過高,那么越擴張就損失越大。

    然而擴張是必需的,尤其是那些獲得資本億元級別注資的無人零售業者,如果不具備規模,后續就無法開展平臺化的商業模式。

    無人零售目前在這種前臺無人、后臺人工高成本,單店盈利困難卻必須擴張的矛盾和糾結中快速發展著。很多業者看到的并非零售本質,而是依托“無人零售”這個熱門概念所帶動的投資和其他收益,并最終完成退出。

    筆者預計,2018年或許會有一批中小型或實力不強的無人零售商遭遇洗牌,具有大型資本機構或大型電商支持的無人零售業者能支撐到最后。【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無人零售前景幾何 最大的焦慮來自盈利)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無人超市武漢上線 疫情后無人零售能否“翻身”?
    4天被盜800件商品 無人零售模式痛點難解
    傳螞蟻金服入股猩便利 無人零售的春天又來了?
    中國無人零售技術走出國門 深蘭科技AI產品亮相日本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