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當年趾高氣揚的平媒正在墮落中走向死亡,從近兩年發布會媒體向網媒的傾斜力度也可以看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平媒的墮落?本文的作者認為,用戶的閱讀習慣改變是導致平媒墮落的根源,這個時代已經是互聯網的時代,當搜索引擎的發達,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的崛起后,人們的閱讀習慣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而網媒承載的內容形式也在向多樣化和深度化轉變,平媒的優勢正在被取代。
昨天晚上10點多,一位廠商CEO在微信上找我,說某某報想給他們發個獎,問我用獎項起什么名字好?
大崔當時就凌亂了,當年一個堂堂的大報,現在淪落到賣獎的地步,這是誰的可悲?!
幾年前,我還在ZDNet的時候,記得當時是計算機世界出過幾篇雄文,其中一篇是《SAP畫皮》,文中討論了SAP當時和之前的幾大失敗案例,引來了業界的關注。記得那時我寫了一篇文章,說一個原來讓人敬仰的媒體淪落到要靠寫負面去打擊震懾廠商,去吸引讀者的時候,他就已經墮落了。據傳,事情的起因是計世的高層去上海拜訪SAP的市場人員,接待他們的市場經理當時就不太愿意接待,但最終還是見了計世的人,在會談當中SAP的人心不在焉,一邊在電腦上工作,時不時抬頭搭一下腔,這讓拜訪的計世高層十分不爽,回來就策略出了一篇雄文。
不久之后,中計報也出了一篇雄文,《Oracle亂相》,內容和SAP的內容很相似,但到底為何出這篇文章,不得而知。
有意思的事,后來中計和計世寫這二篇文章的人相繼離開媒體,令人唏噓!!
在當時的環境,平媒受到了互聯網媒體的沖擊,沖擊讓他們很不適應,以出雄文博眼球。在那個節點之前的幾年里,廠商不待見網絡媒體,發布會上基本上不邀請網絡媒體,就是邀請了幾家,個個都想像個受了氣的小媳婦。與志高氣揚的平媒相比,好像平媒才是權威媒體,網媒體只是二流媒體。
但是,沒幾年再看廠商的發布會上,廠商邀請越來越多的網媒體參加活動,平媒的數量越來越少,網媒終于可以出口氣了。這個分割線也是平媒倒下的節點,
隨后平媒大量的優秀記者陸續離開要么走向廠商,要么轉行去了網絡媒體,平媒從此一蹶不振。以計算機世界報為例,他們換了若干位領導,但依然不能走出來。前段時間美國的計算機世界報停刊,也讓大家熱議了幾天,討論的重點是啥時候中國的計算機世界停刊呢?
倒下與內容無關,與用戶有關。用戶的閱讀習慣的改變,使得平媒走入困境。
平媒發達的時代,互聯網剛剛起步,那時讀者獲取內容的渠道只有平面媒體,電視也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對于專業的內容,也只有此一條渠道,另無選擇。
我從2001年開始在網絡媒體工作,支點網是一個垂直專業的信息化媒體,就像前面說的,那時廠商根本看不上網絡媒體。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讀者獲取內容的渠道慢慢從平面轉向網絡。在網絡上看快的內容,在平面上看深度的內容。
再往后,網媒也可寫出很深度的內容了。而且承載了太多的形式,圖片、Flash、視頻,而平媒呈現單一,用戶選擇了網絡。
被“慣壞”了的用戶。是的,這一切都源于用戶被“慣壞”。互聯網是趨于人性的,有與讀者交互的通道,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內容哪兒好,哪兒不好,因為參與成本極低,讀者也樂于與編輯或者其它網友互動。而平面媒體的要收集讀者的想法,還要通過讀者來信,或者夾頁調研表來取得,誰會寄回來?
再往后,搜索越來越發達,讀者閱讀的入口再次發生變化,從門戶轉向搜索引擎,從搜索引擎可以一站獲取多站的信息,可以針對一件事看到不同觀點的評論。對于搜索網絡媒體是又愛又恨,愛他能給自己帶來流量,恨他吸走了自己太多流量。
微博和微信的到來,再次改變了用戶的習慣,碎片化的時間被充分利用了起來,由于產生了馬桶時間,看到了地鐵人們低頭刷屏的場景,但是用戶卻很難聚焦了。用戶愛上了快速閱讀,進入讀圖時代,打開微信一篇文章,快速刷屏瀏覽,有貨再細看,沒貨立馬關。
一直在想,是誰導致了平媒的墮落?是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是社交媒體,對也不對,但最終決定他們的還是用戶。
這個時代不屬于他們,他們只屬于他們曾經輝煌過的時代!
【IT時代周刊編后】紙媒墮落無疑,但不會死去。內容為王依舊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是現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內容也需要多樣化的推廣形式,比如配合紙媒配合新媒體,兩條腿走路,再這個拐杖,利用微博微信平臺進行更多樣化的推廣形式,則會更加省力,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責任編輯/鄭希】
崔強,關注企業互聯網,微信公眾號:cuiqiang1978。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