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別扯淡了!傳統企業O2O只是個補充,功夫還在在線下

    【IT時代周刊編者按】傳統企業線下店面業務下滑已成趨勢,O2O看起來倒是條生路,可面對線上線下銷售沖突,O2O如何才能協調線上線下的利益?相比淘寶、京東等電商線上營銷的精準營銷,傳統企業營銷倒像是背著手雷上戰場,只能憑感覺做事。說到底,傳統企業O2O該如何落地,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困境?本文作者認為,傳統企業發展O2O首先面臨的是一場內部戰爭,需要重新梳理優質資源,就目前而言,O2O對傳統企業只是一補充,主戰場依然在線下。

    是的,傳統企業的O2O的功夫在線下。重點依然在線下而非線上,線上只是補充承載線下,能夠讓線下做到輕盈地轉身,可以與最終用戶建立直接的對話,再對他們進行二次營銷、服務。且與平臺和技術無關,別再神話O2O了,它的核心是自媒體電商,而“自”就是依然是線下的主體。

    線上和線下的沖突,O2O動了誰的奶酪

    傳統企業O2O先從一段采訪說起,今年在山東青島CIO年會上,在圓桌環節我采訪了國內電器行業里排前五的廠商副總裁,他正是分管該企業的O2O落地。在我問到他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什么地方時,他分享了兩個核心詞“沖突、跟進”。

    線下店面業務下滑是不爭的事實,這是電商對整個行業的沖擊,蘇寧和國美線下店里“銷售員比消費者多”也已經司空見慣。好像O2O是一條生路,不走又不行,但是走起來卻很艱難,只能是一邊走一邊看。

    他像我舉了個例子來講了沖突,同樣是一款面膜,線下專賣店買150,而線上卻促銷買100。當消費者在線下店看到產品時,他會對比線下線下的價格,當詢問業務員為什么價格差異這么大時。處理的好的業務員會說線上是老款,線下是新款,所以價格不同。如果業務想簡單化處理時,就會告訴顧客線下是真貨,當然他也不會說線上是假貨。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在線上買和業務半毛錢關系都沒有,這直接會影響到他的提成,他的收會減少,就這么簡單。

    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但卻能直指人心。O2O到底動了誰在奶酪?在銷售體系里,業務員、店長、區域經理、銷售副總,他們都會受損,核心是利益!這個問題在電商1.0時代就已經顯現,到現在也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很多企業采用,線上線下不同款,線上線下銷售產品分離的辦法。然而,這與平臺無關。

    背著手雷上戰場,怎么拼?

    淘寶電商,淘寶在網絡上修建了一座大商場,通過營銷把引來人流,再通過搜索排名的方式賺店面的錢。這實際上與傳統的線下商場形態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機械地解決了線下到線上的轉移,用支付寶解決了快捷支付問題。對于淘寶店家來講,好處是降低了開店門檻,我不需要有企業主體,個人也可以在網上賣東西了。上來之后才發現,在線下需要付的租金一點出沒有少,轉換成了優化搜索排名的營銷費用了。用淘寶的邏輯來講,我已經把人給聚到廣場上了,需要各家搔首弄姿來吸引到你的店里。這也衍生了在淘寶上專做店面優化生意的人。這里的核心是流量。

    然而企業自媒體電商的困惑在哪里?別聽微營銷機構的,他們就像吸血鬼,吸飽了就走,企業死活與他毛關系都沒有。

    傳統企業要做的是轉化,把你線下的優勢重新煥發活力。比如,A企業有1000家線下的店,目前業績增速在減緩,原來你把店開在那里,用戶自己會找過來。現在京東、1號店搶走了一部分生意,到店的人越來越少了。怎么辦?這里的核心是誰搶走了你的顧客?能搶回來嗎?

    不同于京東和1號店的,因為物流到家,京東他們掌握了最終消費者的信息,而你卻是用戶到店自選,連客戶是男女都分不清。有些企業雖然推行了積分卡,但是有多少信息還是可用的,如何去判別他們,跟蹤他們?面對淘寶、京東他們的沖擊,只能做在用戶可能存在的小區投放促銷廣告,重新吸引客戶。營銷的目的性和到達率卻大打折扣,這就像一場戰爭,京東他們用的是精準致導,目標經緯度信息明確,進而出擊。而你用的是手雷,感覺那里有人,扔一顆看看效果。怎么拼?

    功夫依然在線下

    對于傳統企業,線下發展出現瓶頸,能一下替代嗎?別聽咨詢師的,他們只管講課收錢,不管落地。盲目撤銷線下,對企業無疑是場災難,就像古代皇帝削藩一樣,需要平衡各地諸侯的關系。在當下,傳統企業發展O2O首先面臨的是一場內部戰爭,而非是與競爭對手或者京東、淘寶。

    認命吧!O2O就目前而言對傳統企業只是一補充。他可能的發展路徑:

    工具,找到最終消費者是誰?原先線下的銷售網絡將是你的獲取最終用戶的神經網絡;

    轉化,對最終用戶進行精準營銷和活動,刺激他們傳播聚集新用戶;

    模式,最后才是模式,線下店面的職能可能要發生變化,變成銷售+自提+配送中心;

    平臺,形成自平臺,同業或者異業整合,給用戶提供增值服務。

    線上很重要,然而這一切都是以線下為核心打造的,循序漸進完成逐步的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讓企業變得越來越輕是所有企業家的夢想,但極速瘦身不可取。這就像人一樣,如果體重突然大幅減輕,那一定是大病來襲。

    傳統企業,重新梳理自己的優質資源,你的O2O主戰場依然在線下……

    【IT時代周刊編后】O2O模式現如今受到人們的熱捧,其本質上是對碎片化的消費群體、消費時間及傳播媒體的關注。相比傳統企業覆蓋大眾消費有所不同,O2O模式覆蓋的小眾的、分眾的、個性化的消費群體,傳統企業若想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確是個需要進行內部改造的大工程,信息、采購、物流、配送、倉儲、體驗等供應鏈都要進行融合,這必然將顛覆整個傳統企業以往模式。【責任編輯/王麗娜】

    作者崔強,關注企業互聯網,微信公眾號:cuiqiang1978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別扯淡了!傳統企業O2O只是個補充,功夫還在在線下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