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雨琦
一根玉米揭開了農業產業鏈的冰山一角。
近日,老牌主播辛巴與新晉紅人董宇輝因為“6元一根的玉米”在直播間炸開了鍋。
秋糧收獲時節,電商平臺的玉米價格再次引發熱議。網紅辛巴質疑東方甄選將批發價7毛一根的玉米賣6元,東方甄選隨后回應,品質不同、成本不同,售價也不能一概而論。
9月28日,農民日報對此事進行了點評:7毛一根也好,6元一根也罷,理性討論無妨,但別沖動之下傷了農民和真“助農”的人。關于直播平臺農產品的合理售價?農民是否能從中獲益?此類話題,更是當下眾人在關注事件之外的延伸思考。
董宇輝在直播間坦言:“農業是一個特別透明的大產業,沒有人能偷偷發橫財,而農產品最大的問題就是銷路問題。”
改善銷路,縮短“中間商”環節,是幫助農民賺到錢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互聯網的銷售渠道,無論是幫農民開店、還是直播帶貨,銷路問題正在被慢慢解決。除此之外,用數字化手段幫助農業進行升級,也正在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競爭的焦點。
農業數字化是一個龐大而長久的命題。當下,銷售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和生產數字化已經在“新農業”中開始實踐。
01 農民困于中間商
以前,農民沒有多元化的銷路,不會賣甚至賣不出去,只能低價銷給收購商。
這個問題正在被解決。
“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在金鄉這個名副其實的“蒜鄉”,從2015年開始至今,在電商平臺賣大蒜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根據郵政公司數據,2021年,金鄉大蒜郵寄業務量達到2737萬件,總銷售量約8.75億元。
金鄉電商老板張金鵬,是眾多小老板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圖片來源于網絡
萬事開頭難。2018年,黑龍江大學數學系畢業的張金鵬開始在拼多多上開店銷售大蒜,交完保證金和平臺推廣費,張金鵬將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用來買大蒜。
“為了獲得客戶,走低價策略,剛開始的貨沒有拿最好的大蒜,但都是符合出口標準的。一天能賣2000單,3000單就算不錯的銷量。當時拼多多上的商戶也比較少,利潤非常可觀,每單利潤在1元左右,老客戶的復購率也很高,基本能達到30%—40%。”張金鵬稱。
也就是說,張金鵬在源產地直采直銷,雖然價格低于市場價,但卻仍然能有1元左右的利潤。
嘗到了甜頭的張金鵬,采用了“店海戰略”,不斷在拼多多內開設店鋪,最多時有20個店鋪同時運營,這也是源于網店的開設成本較低,多開店既能提高抵抗力,也能快速實現單量倍增。
隨著單量的增長,張金鵬的廠房從最早的幾十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2000平方米,工人也從10余人增長到100多人。
然而,一路發展蓬勃的大蒜生意,卻在今年遇到了危機。
一方面由于成本上漲,農民種植大蒜的意愿減弱,種植面積有了明顯的下降;另一方面,受價格波動影響,收購商和存儲商承擔風險大,收購的意愿也較往年有波動,這就更需要電商渠道大力拓展。
張金鵬把目光轉向了拼多多直播帶貨。沒買過的客戶既然不知道金鄉蒜到底好在哪,那就讓老鄉直播給他們仔細看。
這一下掀起了金鄉的直播熱潮。在金鄉縣南環馬路一旁,三五個經紀人不停地向貨車司機招手,不時有人舉起手機,通過直播間向網友播報近期價格和市場銷售情況,就連冷庫的工人卸貨也成為了直播間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直播間,通過秒殺、拼團、抽獎等各類營銷活動,真正實現了銷售數字化1.0.從“賣”端的改變,為產業鏈帶來第一步升級。
今年中秋節,正值拼多多“超級農貨節”,這可幫了長三角的蟹農們大忙。特殊性在于今年不同往年,長三角持續的超高溫,對蟹農來說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江蘇今年連續40多天高溫,我們打了一場硬仗。”興化蟹農尹亞梅一家在合陳鎮擁有700多畝精養塘,養殖精品大閘蟹。“高溫會導致水體溶解氧下降,這個夏天,我們的增氧泵幾乎每天都從下午五點一直開到第二天十點,這么高的頻次過去從未有過。”尹亞梅說,蟹塘里好幾臺增氧泵同時工作,噪音太大,連講話都要靠吼。
養殖成本上漲,直接導致今年大閘蟹的價格飆高。“一畝蟹塘前幾年的養殖成本是6000元左右,今年得要8000元。”尹亞梅不確定,漲價的大閘蟹是否會“嚇跑”消費者。
幸運的是,銷售季正趕上超級農貨節,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大熱季,一是平臺節日帶來了更多的用戶和流量,覆蓋率更高、覆蓋面更廣;二是成本上漲補貼來湊,拼多多通過秒殺萬人團、百億補貼、定向扶持農產品的產地直播項目“百產計劃”等手段,既為消費者提供好吃不貴的螃蟹,也助力蟹農享受到地標農產品品牌的收益和紅利。
可見,買賣一旦搬到線上,采用源頭產地直供的形式,既能免去層層加價,為消費者帶去實惠的產品,也能保證農民的利潤空間,甚至比以前更大。而且有了平臺做“靠山”,對疫情、高溫等突發因素的抵抗力也更強。
02 銷量爆發,供應鏈得跟上
在多條銷路的帶動下,傳統農業的物流和供應鏈體系開始跟不上了。
多數的農產品,儲存時間都不宜太久,即便有冷藏倉庫,運輸過程中也需要又快又好地送到消費者手中。比如應季水果的流通,既要快保證新鮮又不能暴力運輸把水果壓壞,同時還需要冷庫的存儲能夠供得上消費者,這些都是銷量爆發后迎面而來的難題。
2010年,梨羊村第一任大學生村官楊欣聞,開始琢磨在線上賣“平谷大桃”。起步期訂單寥寥,更麻煩的是,沒有快遞公司愿意接收生鮮產品。那時店鋪每天平均有兩三單,沒辦法,楊欣聞和幾個同伴帶著小推車坐公交車,去北京市里送貨。一趟來回就是大半天,賺少虧多。
賣得出去運不出去,運輸成了平谷大桃銷售的一道坎。直至2019年,入駐拼多多之后,平臺流量很大,經過兩年多的運營,梨羊村的綠養道旗艦店排到了拼多多品質排行榜的第一名。
銷量提升后,為了提高流通效率和商品良率,楊欣聞在梨羊村探索起一種新的合作社模式:工作人員流水線化,從選品、稱重,到打包、運輸,儼然有了專業農業公司的派頭。
賣桃現場,采購員挑選、過稱、裝車;倉庫里,村民們和合作社的兼職打包員工,負責分揀桃子,并按等級裝箱,最后,再將打包好的商品運到快遞公司,據統計,每天能運走幾千單。
農戶、合作社、電商平臺、物流運輸,讓平谷大桃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了消費者的果籃里。同時,以前由于包裝和運輸效率的不足,平谷大桃只能觸達到北京周邊的用戶,如今,更是銷往全國。
運輸的問題,不只是效率的問題,如果沒有找到好的產品模式,農產品恐怕寸步難行。
柳州螺螄粉早就名滿四州,但以前想吃一碗地道的螺螄粉,只能跑到當地親自品嘗,由于粉的特殊性,根本不能作為商品流通。
80后莫勤吉,在廣州學習自動化專業,畢業后在當地的制造企業成為了一名技術骨干。
“我們從老家回來,給好朋友帶點什么呢?只能去小吃店灌裝幾袋螺螄粉,帶點臘肉,當時就想,要是能把螺螄粉做成方便的預包裝食品就好了。”莫勤吉產生了回鄉將專業與特產相結合的想法。
將螺螄粉做成預包裝,莫勤吉的家鄉不是沒有這個想法,而是沒有這個機器和技術,同時也沒有相應的效率能夠供得上生產大量的快消品。
回鄉后,莫勤吉創辦了螺螄粉品牌螺滿地,最早從拼多多平臺入局,在簡單的試水后,線上螺螄粉很受歡迎,倒逼著莫勤吉不斷改良生產線和供應鏈。
自動化螺螄粉包裝生產線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莫勤吉團隊耗時一年自主研發了一套自動化機器,從螺螄粉生產的細微場景入手,給機器配備攝像頭,自動拍照食品配料包,突破了長久以來柳州螺螄粉組裝自動化的難點,使得生產標準化后,效率也大大提升。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養成了囤貨的習慣,袋裝螺螄粉銷量暴增,4條自動化生產線投入使用后,工廠日產從15萬袋提升至30萬袋。此外,自動化生產線還將原來一條生產線的15個工人壓縮到2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并節省了人力成本。
“新電商的消費需求帶動了銷量,銷量刺激了生產。若要滿足平臺爆發式增長的訂單,讓產品保量還要保質,就要升級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也必然會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原料供應環節。”莫勤吉總結道。
03 從源頭提效
“一犁酥潤萬牛耕,一犁春雨麥青青。”
一場符合節令的春雨,是良好春耕的開端。宋朝注重農業,民間在早春時節也有關于雨的祭祀。靠天吃飯是傳統農業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問題。
有了數字化工具,農戶能測算一年四季的生產效率與種植品種,不僅將土地效能發揮到最大,也能把從種植到后續銷售的環節整體做出規劃。
綠養道合作社就通過數字化工具,將土地效能翻了一倍。
起初是因為種桃有淡旺季,一到冬天,農戶就沒活干了,合作社養著團隊,也不能閑著。
合作社發現,桃樹每年要剪枝,為了環保,樹枝不能焚燒,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經過研究發現,把減下來的樹枝粉碎、發酵、可以做成生長蘑菇的養料。
那么問題來了,蘑菇的品類千千萬,到底適合種哪一種?
從培育、溫度測試、計算產值、產能,再考慮到氣候、極端天氣等,經過一系列精密的數據計算,合作社發現,桃枝養料尤其適合種赤松茸。
如今,赤松茸和桃樹套種已成當地流行的做法,增收效益明顯。農戶種桃一畝地年收入1萬塊錢,種赤松茸還能收入1萬元,時間也可以完美匹配。每年中秋后與桃相關的活就干完了,正好種赤松茸。
同時,新品類開發采用的都是合作社加農戶的模式,“我們合作社研發出來后,自己會種一部分,同時把種子分給農戶種,成熟后他們再把產品送過來,放在拼多多等平臺售賣。”
據統計,目前綠養道全年線上的銷量有1000多萬單,平均一天出單2000-3000箱,其中通過拼多多銷售出去的量占三分之一。
也正是因為拼多多獨特的“拼購+產地直發”經營模式,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需求和供給的波動,合作社和果農達成了長期供應的合作模式,省去了中間交易成本,村里的產業柔韌度變得更強。
無論是平谷大桃還是金鄉大蒜,都只是農業數字化體現的冰山一角。科技公司對農業的賦能之路,才剛剛開始。
來源:商業數據派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