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鏡像娛樂,作者|栗子酒
近日,隨著《促醒者》《大博弈》等劇接連上線,劇集市場也逐漸熱鬧起來。盡管兩部劇分別聚焦醫療業、制造業,但不同切入點背后的嚴肅表達還是頗具正劇味道,也符合當下的市場氛圍。更值得關注的是,積壓已久的《天下長河》于近幾日播出,也被視為歷史正劇回暖的信號,未來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同類型的作品。
事實上,近兩年受大環境影響和市場偏好變化,無論是平臺布局,還是影視公司的創作方向都在向正劇傾斜,尤其是在《山海情》《人世間》等爆款內容出現之后,同類的內容創作更是進入爆發期。
據鏡象娛樂不完全統計,在愛優騰芒2022-2023的待播片單中,正劇的儲備內容已有40部左右。其中,《縣委大院》《繁花》《風吹半夏》(曾名《野蠻生長》)《狂飆》等都是頗受市場期待的劇集。從儲備規模到投入體量,都不難看出正劇正在成為當下市場的絕對頭部內容,也更可能成為未來爆款劇高發的集中地。
拿下平臺“高地”
最近播出的《大博弈》由秦昊、萬茜等主演,該劇著眼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時代背景,通過幾代人的經歷折射制造業在時代變革中的發展。和《大博弈》一樣,透過人物群像反映時代變遷,以相對紀實的、嚴肅的筆觸勾勒人物、描摹時代是很多正劇常用的表達形式。
不過,根據聚焦時代的不同,正劇題材并不單一。從各平臺的儲備內容來看,結合當下的獻禮氛圍,正劇中聚焦近五十年發展的劇情片相對更多。
其中,正午陽光的《縣委大院》集結胡歌、吳越等實力派演員,以基層工作人員的視角呈現近幾年的新鄉村變化,在近日待播劇中呼聲頗高。除此之外,騰訊視頻在同類內容中不乏多部重磅作品,平臺還在待播劇中劃分出“燃情時代”板塊,王家衛執導的《繁花》,肖戰、李沁主演的《夢中的那片海》,以及《父輩的旗幟》《此心安處是吾鄉》等都是以“小人物”見“大時代”的作品。
同樣,愛奇藝的“時代旋律”板塊也多收錄此類內容,除了已經播出的《大考》《我們這十年》之外,趙麗穎、歐豪主演的《風吹半夏》,張譯、張頌文的《狂飆》也進入了不少人的“必看清單”。
當然,隨著時代著眼點前移,聚焦近代戰爭的諜戰劇、歷史劇也是平臺布局的重要內容所在。尤其是在《覺醒年代》大火之后,同時代背景的內容也進一步向更寫實的歷史劇傾斜。比如優酷待播的《我們的西南聯大》從科教救國的維度,回顧那段沉痛的時光。
而在時代背景更早的歷史正劇中,由于相關內容在一段時間內集體“難產”,同時市場出現了像《瑯琊榜》這樣的古裝爆款,后來同類劇中便延伸出偏嚴肅的架空古裝權謀劇、群像劇,成為區別于古偶劇、宮斗劇的古裝正劇,比如騰訊視頻的《慶余年》系列,愛奇藝的《風起洛陽》等。當下,愛奇藝儲備的《顯微鏡下的大明》、芒果TV的《長安十二時辰2》等同屬此類內容。
整體上說,盡管這些內容反映的時代背景各有差異,但從陣容到體量都能能夠看出,正劇在不知不覺中已然拿下平臺“高地”,成為平臺布局的重中之重。
成為轉型的切口
平臺加碼布局正劇,背后的原因也不難理解。一來是受當下的環境風向驅動,加之“降本增效”的整體趨勢,正劇作為更不容易出錯的創作方向,也成為平臺、創作者更好的選擇。二來就目前市場上著力布局的各類正劇中,基本都已經出現爆款內容,也就是說相關內容已經得到市場驗證,更利于資本入場。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正劇正在加速吸納行業頭部創作資源,也順勢成為不少藝人、公司轉型的切口。
具體到各平臺的待播正劇來看,導演方面,王家衛、孔笙、李雪等都是影視行業的頭部力量,演員列表中,不僅有黃渤、張譯、胡歌、張小斐、吳剛等重量級演員,還吸納了肖戰、趙麗穎、楊洋、趙露思等從偶像劇火起來的流量型藝人。由此而言,說正劇已經成為當下劇集市場最具號召力的內容也不為過。
伴隨著這一過程,正劇逐漸成為不少藝人轉型的踏板。《陳情令》之后,肖戰在《慶余年》中的戲份雖然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如今搭檔李沁出演《夢中的那片海》,后者著眼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改革浪潮,與之以往的角色形象大不相同。同樣,趙麗穎在出演農村題材劇《幸福到萬家》之后,再度嘗試關注企業改革的時代群像劇《風吹半夏》,也可視為其持續轉型的一步。而趙露思近來出演的劇集也在嘗試跳出之前的“甜妹”人設,與吳剛合作的《后浪》更是以中醫傳承切入時代洪流。
相似的,正劇的火熱也成為不少影視公司尋求題材突破的切口。曾出品《微微一笑很傾城》《何以笙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偶像劇的華策影視,轉向布局航空劇《向風而行》、鄉村創業劇《去有風的地方》等;以《離婚律師》《安家》等都市劇見長的耀客傳媒,在《大博弈》之后還儲備了《后浪》。
除此之外,尋求自身發展突破的絲芭傳媒近來著力于影視內容布局,其中古裝劇也多以商戰、權謀劇為主,現代劇中則儲備了《長城行動》《大江長流》等涉案、反詐劇,都屬正劇范疇。
邁向年輕化
盡管正劇的相關布局越來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劇本身的嚴肅性、以及相對更強的寫實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此類內容本身的娛樂性,這也是不少觀眾不愛看正劇的原因。而今,隨著正劇在當下劇集創作市場的分量越來越重,更多藝人、公司入場,也注定了相關內容布局將面向更大的市場,這也加速了正劇年輕化的過程。
從市場偏好的演變過程來看,從《人民的名義》到后來的《人世間》,兩部現象級的作品確實覆蓋了多年齡層的消費群體,也讓創作者、布局者看到此類內容的市場潛力。但這樣的內容畢竟是少數,隨著更多同類內容出現,撬動大規模消費群變得越來越難,以更多方式切入年輕市場成為更多劇集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說,正劇中啟用流量藝人,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流量藝人背后連接著大面積的年輕群體。而在劇集創作上,更快的敘事節奏、更多的反轉、更貼近現代審美的服化道等,都是正劇靠近年輕人的表現。
更直觀的,正劇中開始大量出現“詩化”、“文藝化”的命名形式,比如《此心安處是吾鄉》《風吹半夏》《去有風的地方》等,而這一趨勢此前在古偶劇、都市劇命名中更為常見,甚至單從劇名上看,很難將其與正劇聯系在一起。不過這樣的句式,更接近于年輕人熟悉的語境,或許能在潛移默化中弱化正劇與年輕市場的距離。
整體而言,盡管在當下,正劇還不是各平臺布局最多的內容,但在力度上,已經逐漸成為各平臺分量最重的內容。隨著更多正劇走向市場,在與大眾的對接中也將進一步影響平臺、創作者的布局方向。未來,各平臺在正劇上還有可能著力更多,市場的驅動、環境的影響,以及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都在助推正劇的火熱。未來市場走向如何,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