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實體店也分得一杯羹
雙11行至第14個年頭,和往年專屬于電商平臺的狂歡不同,今年雙11.憑借著即時零售,實體門店也參與這場狂歡當中,分得了一杯羹。
雙11歷來都是消費者集中購買數碼產品的日子,在過去,消費者大多會選擇在電商平臺下單,等待快遞到家。但近兩年,越來越多追求配送速度的消費者開始選擇“外賣買手機”,今年雙11.即時零售平臺的數碼3C訂單也迎來了爆發增長。
美團外賣調研數據顯示,平臺今年參加雙11的數碼3C門店數量同比去年增長2倍,10月30日至11月1號,美團數碼3C品類外賣訂單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3倍,其中手機品類銷量增長13倍、電腦品類銷量增長73倍。
“往年雙11期間我們門店都是淡季,但今年不一樣,雙11前4天銷售額環比還增長了130%,主要是因為今年門店也加入到外賣平臺的雙11專享優惠?!?/p>
10月21日,蘇寧易購和美團達成戰略合作,全國超600家門店入駐美團,用戶可以直接在美團購買附近蘇寧易購門店的手機、電腦、手機配件、生活家電等商品,由美團提供最快30分鐘送達的到家服務。截至11月1日,蘇寧易購在美團的“數碼外賣”訂單量就已經超過4.5萬單。
無獨有偶,今年雙11.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同樣為全國超20萬家全品類實體門店提供“全品類小時達、最快分鐘達”的即時零售服務,多個品類都實現了翻倍增長。其中,家用電器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倍,男裝、家裝用品同比增長超10倍。
“本地門店+即時配送”的即時零售新模式,讓實體門店能夠參與狂歡當中,共同做大雙11的蛋糕,而乘著這股東風,實體門店也再次煥發出了活力。
即時零售,實體門店的下半場
毫無疑問的是,即時零售是未來最具確定性的賽道之一。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將達到1.2萬億元,突破萬億市場規模。
過去在電商的沖擊下,被搶占了市場份額的實體零售和線上零售之間,可以稱得上的水火不容的狀態。
但即時零售不同,雖然脫胎于電商,即時零售仰仗的是本地供給,消費者線上下單后,真實的交易還是發生在線下門店,相當于通過線上流量帶動線下實體的發展。這就意味著,實體門店可以從即時零售當中獲得新增量。
此外,即時零售也將門店的服務半徑,從原本的1公里擴大到5公里,給門店帶來更多的曝光和訂單,也降低了實體門店對客流量的依賴性。
在此前央視新聞頻道關于即時零售的專題報道中,就曾提到過90后老板借助即時零售實現了月銷100萬的案例。
埃森哲發布的《聚焦中國95后消費群體》報告顯示,95后的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加注重配送速度,超過50%的95后消費者希望能當天就拿到貨,他們會因為配送時間不清而取消訂單,還有7%的95后希望能在兩小時內就收到貨。
經過外賣平臺十幾年市場教育,已經日漸習慣半小時達、一小時達的購物方式的消費者,體驗過極致的配送體驗后,便難以忍受在電商平臺下單后的漫長等待。
達達集團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12個月內,京東到家交易總額(GMV)為546億元,同比增長68.9%。美團閃購也延續高增長趨勢,今年二季度的日均訂單量達到了430萬筆。
亮眼的數據表明,即時零售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比如在全平臺定價相差無幾的3C數碼領域,分鐘級就到達的即時零售,無疑更能俘獲消費者的心智,這也是前文提到的,即時零售平臺雙11數碼產品訂單暴漲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都說遠水救不了近火,即時零售還可以承接住消費者的應急需求,當消費者手機突然壞了或是急用藥品時,只要打開外賣軟件,就可以立即在附近的門店中購買商品,滿足突發性需求,這是遠場電商所不能提供的。
蘊含著巨大想象力的即時零售,也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實體零售店入局。
近日,海瀾之家與京東到家和京東新百貨達成深度合作,全國754家直營門店正式上線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預計明年接入旗下所有5000余家門店。
在這之前,絲芙蘭、屈臣氏、自然堂等美妝品牌,小米、蘋果等3C數碼品牌,以及名創優品、無印良品等零售品牌的旗下門店,都已經接入了即時零售平臺,“30分鐘送萬物”的格局已經逐漸形成。
總而言之,發展越來越成熟的即時零售,給本地實體門店帶來了新增量,也為他們提供了戰略反攻電商的機會。
互聯網巨頭加速實體布局,
實體和電商走向融合
在線下實體投身即時零售的時候,互聯網巨頭也在加速實體的布局。
從2020年開始,京東就已經全渠道布局,聯合線下門店共同參與雙11.包括數萬家京東自營或管理的門店如京東MALL、京東新百貨、七鮮超市、京東養車、京東大藥房等,以及京東供應鏈接入的全國數百萬家線下合作門店。
在雙11前夜,京東還正式發布了“百大產業帶扶持計劃”,陸續向全國267個產業帶招募新商家,并出臺10大扶持舉措,以助力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對于實體經濟的相關投入已超過2萬億元。
另一邊,阿里同樣回歸實體,做起線下生意。
2017年,阿里便通過盒馬鮮生業務,朝實體零售市場邁出了第一步,目前已經建立了以盒馬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不久之前,餓了么還上線了“全能超市”新業務,主打半日達的本地商超業務。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美團也在加快構建本地實體供應鏈體系。
2021年,美團就提出未來三年將投入50億,開出10000家閃電倉,截至今年8月底,美團閃電倉數量達到1500家,相比6月份1000家的數據,閃電倉兩個月新增了50%門店。
線下門店接入互聯網,互聯網巨頭布局線下實體,逐漸走向融合的實體和電商,將為市場帶來更大的機會。
作者 | 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官方賬號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