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的投資風格正在悄然生變。此前將地產、醫藥作為主要投資標的的保險公司,近一年開始將目光轉向新能源領域。除了在一級市場尋找投資標的,大部分險資還在二級市場大手筆掃貨,企圖“全壘打”。其中,新能源下游、中小市值的企業成為險企們的“心頭好”。
新能源已成為險資重要的配置領域之一。
11月3日,中國人壽與中國中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新基建、投融資等領域開展合作。協議之外,中國人壽還宣布,將與中國中車成立新能源股權投資基金。
中國人壽并非個例,實際上,今年以來多家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紛紛將手中的資金砸向新能源。比如,人保資本參與領投了廣汽埃安A輪融資,該筆融資總額高達182.94億元;光大永明人壽也與北汽集團共同投資了北京高新特汽車產業創新投資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級市場大舉掃貨的險資同樣在二級市場出手闊綽。
根據老虎財經統計,目前A股市場中,有76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出現了18家險資。根據梳理,其中僅國壽、前海人壽、泰康三家險資在二級市場上的投資金額超過40億元。
險資扎堆布局新能源
險資投資偏好的轉變,在行業巨頭身上得到集中體現。
去年年底,中國人壽新增對外投資,新增投資企業為華電福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比例2.21%。此前動作多偏向于企業服務、醫療、金融等領域的中國人壽,投資版圖中開始出現與新能源相關的企業。
今年,中國人壽又將拉普拉斯能源納入投資版圖。企查查顯示,今年7月底,拉普拉斯能源的戰略投資方中出現了中國人壽,前者的主營業務之一也為新能源。
實際上,中國人壽之外,多個險企近兩年開始將手中的重金砸向新能源領域。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10月下旬廣汽埃安完成A輪融資,該筆融資創下國內新能源整車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記錄,融資額達182.94億元。該輪融資由人保資本領投,農銀投資等53家機構參與其中。
而人保資本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業不止于此,市場中多個知名企業的背后出現了其身影。企查查顯示,脫胎于長城汽車的電池研發部門的蜂巢能源在去年完成60億元的B+輪融資,其資方陣容中泰康投資與人保資本赫然在列。
主營業務為電池產品的未勢能源更是得到人保資本的兩度垂青。企查查顯示,在該公司2021年12月A輪的9億融資以及今年2月底戰略融資中,都出現了人保資本。
而相比較前兩者,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在一級市場的投資版圖中并未出現與新能源相關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險企之外,比如泰康保險、光大永明人壽等也在新能源領域開疆拓土。
近日,光大永明人壽與北汽共同投資由深圳市安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投資管理機構發起設立的北京高新特汽車產業創新投資基金。
在一級市場上頻繁落子的險企們在二級市場也財大氣粗。Choice 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A股76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18險企的身影。
頭部險企是主力
一直以來,險資在A股的投資與券商以及公私募大不相同,這類資金極其偏好地產以及醫藥行業。不過近兩年,險資的投資邏輯明顯發生了變化,開始大幅度加倉新能源。
根據老虎財經梳理,截至11月4日,在二級市場上合共計有18家險企押注新能源,這些保險公司偏愛中小市值的企業。
從各個險企的投資金額來看,前海人壽投資標的較為集中且頗為大手筆。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這家保險公司旗下產品出現在4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東之列,其中許繼電氣是其重點押注的對象。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前海人壽亦是出動了旗下2只基金分別占據了許繼電氣第三、四、五大流通股東席位,持股數量合計為3486.持倉市值約為7.62億元。
此外,興發集團以及云天化的兩家流通股東中出現前海人壽的1只產品,持倉市值分別為4.7億元、3.36億元。
也就是說,前海人壽近15億元來押注新能源。
相比較之下,中國人壽投資范圍較為分散,投資觸角涉及新能源上下游。
廣撒網的同時,中國人壽還是三季度加倉新能源的主力軍。Choice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出現在25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東/流通股東之列。其不僅增持了西藏礦業、東陽光兩家上市公司,還新進成為中鼎股份、盾安環境、萬馬股份等13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東,此外其還是在11月份成為雙環傳動的第十大股東。
其中,繼峰股份、中鼎股份、盾安環境、江海股份、東陽光、西部礦業、東材科技7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中出現了中國人壽旗下的1只產品,且中國人壽對這些公司的持倉市值都在1億元之上。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抹,中國人壽分別持有這些上市公司1009.94萬股、904.11萬股、787.25萬、690.76萬股、3396.88萬股、1137.95萬股、1571.14萬股;這些上市公司7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4.15元/股、16.42元/股、14.75元/股、25.12元/股、11.09元/股、11.03元/股、12.15元/股;倘若三季度至今,中國人壽未進行減持,則其持倉市值分別為1.43億元、1.48億元、1.16億元、1.74億元、3.77億元、1.26億元、1.91億元。
此外,江化微、卡倍億、欣旺達這三家公司,中國人壽則是出動旗下兩只產品占據了上市公司兩個流通股東席位。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國人壽分別持有這三家公司458.21萬股、80.5萬股、2893.62萬股,倘若從9月底至今其持股數量未發生變化,且按照上市公司7日收盤價來計算,即28.31元/股、90.59元/股、26.47元/股,中國人壽分別持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別為1.3億元、7292萬元、7.66億元。
泰康人壽緊隨其后,不過相比較中國人壽,其在二級市場上“克制”得多。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泰康保險出現在9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流通股東之列,其中有5家是在2022年三季度新進成為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流通股東之列的。且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僅有三家,分別為寧波華翔、英杰電氣、博敏電子。截至三季度,泰康持有這三家上市公的持股數量為1434.49萬股、221.89萬股、926.13萬;倘若三季度至今,泰康保險未進行減持,則其持倉市值分別2.15億元、2.49億元、1.22億元。
而其余險企相比較前三者,投資金額以及投資標的較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市公司并不披露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外的名稱,這也意味著或許各大險企還有其它的產品已經買入,但是并沒有達到前十大股東的股數要求所以并未披露。
險企青睞新能源的背后
對于險企們的跨界投資,有業內人士表示:險資們不約而同地看中了新能源投資潛力。
從新能源行業本身來看,泰達宏利基金經理王鵬表示,新能源車、風電、光伏、儲能、軍工行業仍然是兩三年空間最大,業績增長最有保障的行業。這一點也可以在各大新能源公司的三季度業績上得以窺見。
比如萬億“寧王”三季度實現營收2103.40億元,同比上漲186.72%;同期應對的歸母凈利潤為175.92億元,同比上漲126.95%;此外,天齊鋰業、贛鋒鋰業以及天賜材料等亦是三季度業績暴漲。
從C端來看,銷量猛增。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發文稱,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車走勢較強,2022年1-9月的廣義新能源汽車銷量998萬輛,其中混合動力達到276萬輛,占比28%。其中世界新能源乘用車走勢較強,2022年1-9月達到696萬輛,同比增長69%。
與此同時,新能源車的市占率也進一步提升。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9月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已提升至27.1%,增長持續超預期。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市場,同時也是2021年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出口國。
新能源前景明朗,這也讓一眾機構嗅到了商機。
以泰康保險為例,在2022年三季度,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投連-多策略優選以1434.49萬股新進成為寧波華翔的第五大流通股東,按照上市公司該季度末的收盤價來計算以泰康保險的持倉市值為12.1元/股來計算,其持倉市值為1.74元,倘若從三季度末至今,泰康旗下產品未減持,且按照上市公司7日收盤價15.02元/股來計算,僅一個月的時間,泰康保險的浮盈就超過4188萬元。
此前在蜂巢能源的融資中,泰康投資作為資方也表示,作為雙碳戰略最成熟的應用領域,汽車電動化趨勢明確,汽車動力電池未來將迎來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具有明顯的產業鏈優勢,中國動力電池公司在全球極具競爭力。北京泰康投資持續看好雙碳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長坡厚雪的趨勢性機會,未來會進一步加大投資布局。”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