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飯的用不上,不會做飯的嫌麻煩。”
米家烹飪機器人
被網友罵慘了
這周末,一覺睡到中午的基哥,正躺在床上刷視頻,突然肚子餓了起來,想到自己忘了點外賣,現在點又遲早要1小時才能送到,很是惱火,這時候要是能有一個自動做飯的機器人就好了。
不知道是不是B站窺探了基哥的思想,首頁正好推薦了一條評測小米最新烹飪機,米家烹飪機器人的視頻,基哥瞬間來了興致,現在的科技已經發展到,能自動幫人做飯的地步了嗎?
視頻中,根據UP主介紹,這臺烹飪機器人既可以炒菜,又可以蒸東西、煮東西,還能用來打蛋、研磨、稱重,完事之后還能自清潔。
如果以上真的都能做到,那簡直是基哥的夢中情人,不知道能不能設定成直接叫一聲“媽”,就幫我自動把菜做好。
可沒想到,評論區里的網友卻不這么看。
在下方的評論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評論都在吐槽,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太麻煩,操作起來很復雜;
做飯時間太長,等它煮好早點外賣吃完了;
太貴了,超過500不值得買。
甚至還有網友直言,這就是“智商稅機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款機器剛剛發布時,雷軍還在微博上專門為它做了宣傳,并表示“專業解決廚房難題(愛心)。”
可這條微博的評論區,點贊第一高的網友回答就是;“以我對米家家電調性的了解,這個肯定不好用。”可以說,非常打臉了。
到底有多難用
那么這個價值6000元的烹飪機器人,到底智不智能、好不好用,基哥秉承著實踐出真知的心態,找到一位大冤種朋友借了一臺。
據這位朋友介紹,他買回來只用了一次,就放在廚房吃灰了,無他,太麻煩了。此次借給我們可以說是廢物利用,要不然他都準備掛閑魚出了。
基哥拿到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單看炒菜的部分,它就有一個主鍋和一個超大的底座組成,主鍋里包含一塊4片刀片的攪拌器,底座的旁邊還有一個大屏幕。
這次要嘗試的,是烹飪界的經典入門料理:番茄炒蛋。按米家給出的宣傳視頻,只要把雞蛋番茄等材料都扔進去,它自己就能做出來。
實際上,雞蛋還是要自己打的,番茄也要自己切,處理好各種食材,才能正式開始。
根據底座屏幕上給出的提示,米家烹飪機器人將番茄炒蛋分解成了10步,我們這次將完全按著教程流程走。
先下油熱鍋,量了20克進去。呃,然后就彈出了個-178克出來?一開始就出問題,兩勺油還能得出負結果?算了直接點擊下一步。
倒入雞蛋,自動炒了三分鐘,打開蓋子一看,這雞蛋似乎已經成了糊狀,看著有點半生不熟的感覺,不管了下一步。之后就是炒番茄,2分鐘后倒入雞蛋,一起炒。
成品如下。基哥從中午兩點開始,上菜時間接近半個小時。炒個番茄蛋都花半個小時,這多炒兩個菜吃飯,不得1個小時以上。
耗時是長了點,但大家都不是膚淺的人,基哥找了些女同事試了試味道,評價如下:
太咸。
太咸+1.
番茄有點生。
蛋太大塊。
問了下她們,愿意花多少錢買米家智能烹飪機器人?有回答500元和600元。基哥表示,只要5999元的時候,她們都一言不發,轉身走了,留下基哥獨自洗鍋。
而在體驗了“深度清潔”自動洗鍋功能后,基哥更是無語了,因為炒蛋的原因,蛋液包裹在刀片周圍,自動洗后,基本只是去除了表面的污漬,刀片上的蛋依舊堅挺,只能拆下來慢慢刮掉。
重新清洗時,基哥的手不小心,被刀片刮傷了,真的是炒了個蛋還遇上血光之災。
經過實際操作之后,基哥覺得,這款小米的米家烹飪機器人用起來主要有幾個麻煩處:
食材需要自備,并且最好處理好;
炒菜時間太久,一個菜就要半個鐘;
自動洗鍋功能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光是這幾個點,基哥就能理解,為什么網友們會對如此不看好這款烹飪機器人了。
最近不是臨近雙十一嘛,基哥還順便去查了一下它的銷量,發現這款產品的天貓月銷僅42臺。要知道小米的產品一般都能輕松月銷1000+,就連比較冷門的米家凈水器也能買到月銷200+,看來這款產品是真的不太受歡迎了。
來源:科技每日推送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