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1月8日報道,昨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上,華為云CEO張平安推出了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為華為云原生媒體基礎設施業務圖景再添一塊拼圖。
▲華為云CEO張平安
從3D影片創作、家裝設計到數字人、VR/AR內容制作,設計師要讓圖像從設計稿實現到顯示的最后“飛躍”,就必須經過渲染這一終極環節。
當下,沉浸式、低時延體驗成為內容產業的一大確定趨勢。隨著3D內容生產需求井噴,內容制作效率和成本成為產業關注的要點。
張平安說,一部90分鐘時長的3D影片渲染原本需6個月,通過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時間能縮短至一周。
▲MetaEngine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簡介
那么,MetaEngine的真實渲染效果和使用體驗如何?背后又有什么技術和產業真相?通過走近其最新落地案例,并對話相關負責人,我們對此有了深入了解。
一、邊畫圖邊渲染,幾秒鐘再現一座古鎮
首先來看看案例,觀瀾古墟是深圳“四大名墟”之一,這類歷史保護建筑的修復力求“修舊如舊”效果,渲染技術是一大難點。
作為主導項目改造方,著名設計師陳飛杰通過廣東三維家科技有限公司的家居設計平臺“夢想家”,利用華為云MetaEngine的實時光追渲染能力,將不同年代的建筑效果、自然光線與燈光的融合、不同材質材料的應用,以即時、影視級別的渲染效果呈現出來。
“打開軟件,就能實現價值幾萬元的客戶端硬件的實時渲染能力。”三維家CEO蔡志森激動地說,“邊畫圖邊渲染,客戶站在旁邊可以即時能看到高仿真效果的輸出,這是行業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東西!”
在室內裝修方面,基于MetaEngine的三維家家居設計平臺兼容海量家裝素材,能讓設計效果在客戶面前快速呈現,讓設計師和客戶能預覽家的真實模樣。
設計和渲染能夠實時切換,對于設計師來說,如果發現哪些渲染效果不滿意,能夠實時修改,直至得到滿意的效果。
結合三維家的燈光體系,設計師能夠實時預覽不同燈光和自然光線下的設計效果。據稱,這一功能用到了毫秒級光追運算,能夠實現高精度仿真。
蔡志森認為,華為云MetaEngine給家居設計行業帶來了一次巨大技術革新。
洞察家居設計行業痛點,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多圖形、多色彩的領域,消費者往往需要場景式、體驗式的輔助才能有所感知,因此設計效果實時呈現尤其重要。
但傳統的實時渲染以本地渲染為主,如果要兼顧出圖速度和畫質效果,只有采用價格昂貴的高配工作站。
現在,通過調用華為云MetaEngine的實時渲染服務API,設計師可以在三維家設計平臺上靈活控制和調整云端的3D渲染場景、對象和材質。以云助端,通過云上強大算力支持高強度渲染運算,從而讓本地設計變得更加“輕量化”。
華為云相關技術負責人告訴智東西,設計師無需負擔高配置電腦硬件,僅需一臺普通筆記本就能邊畫圖邊渲染。他們能將想法第一時間以影視級效果呈現給客戶,并根據客戶的要求實時修改,從而極大地壓縮了與客戶溝通的時間成本,實現技術與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
同時,華為云MetaEngine也支持動漫設計、影視后期等視頻內容離線渲染場景,并且通過將AI與CG渲染算法相結合,提升離線渲染的效率。
二、云原生+AI,一場設計師生產力工具的變革
當下,各行各業的應用現代化轉型成為一大發展趨勢。
華為云于2021年推出了MetaStudio數字內容生產線,支持3D場景、數字人等內容生成。今年,華為云又進一步將MetaStudio的底層云渲染引擎MetaEngine開放給更多企業,為企業提供更有力的數字內容生產發動機。
▲華為云數字人應用
全面布局媒體技術,正讓華為云參與到更多設計行業軟件的現代化轉型中去。
華為云相關技術負責人告訴智東西,MetaEngine不僅可以用于家裝行業,還適用于汽車設計、數字工廠、虛擬社交、虛擬演唱會、數字人等多個應用場景,為這些行業的客戶帶來低延時、高仿真的渲染效果,讓行業客戶和伙伴能基于MetaEngine根技術快速地構建起不同領域的專業軟件。
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的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工作習慣,有自己熟悉的軟件平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們往往難以拋棄過往的習慣,遷移到其他平臺。
這位負責人告訴智東西,調用MetaEngine對開發者和設計師來說都能實現“用戶界面無差別”。
也就是說,除了效率效果提升,它對工作流程的改造極小。
從開發者角度來說,業務流程不會變,只是改變了顯示方案。設計平臺上的渲染功能、執行方案不會明顯變化,唯一的差別是,原來平臺調用的本地渲染引擎,變為了調用云端的MetaEngine接口,在云端渲染出圖片實時推送到本地呈現。
從最終用戶設計師角度來說,他們關注的是設計軟件的操作體驗和易用性,因此無需感知底層的渲染引擎帶來的業務變化。唯一的變化是,獲取渲染結果不再受限于終端算力。過去高性能服務器做的事,現在通過普通電腦就能做。
實際上,云渲染技術發展由來已久,但多年來一直沒有推廣普及。究其背后的關鍵瓶頸,主要在于云端調用和內容傳輸會帶來時延,同時云上算力成本居高不下。
那么華為云MetaEngine如何突破業界技術瓶頸,實現快速、高清的云端渲染呢?
這位負責人談道,華為云MetaEngine對比本地渲染有云原生、AI原生等技術差異。
1、基于云原生,提供海量算力
云原生是指整套MetaEngine引擎都部署在云上,使得引擎能夠使用云上海量算力。
隨著3D內容的清晰度要求越來越高,終端性能日漸不足,本地渲染耗時越來越長。而云上擁有海量算力,能夠快速完成高清渲染任務。同時,網絡傳輸技術飛速發展,實時音視頻(RTC)技術能夠將媒體傳輸時延降低到200ms以下。
基于云上海量算力進行高清渲染加上傳輸到本地的總時長,已經大幅低于本地渲染3D內容的時長。這時,云端渲染的優勢就顯現出來,實現了高清3D內容和應用不再受制于終端,也就是前文說的普通電腦都能用。
2、基于AI原生,2倍加速視頻渲染
從建模仿真到渲染,華為云AI能力貫穿始終。
以華為云AI離線渲染加速技術為例,其通過讓AI學習大量渲染器效果,然后在渲染中利用相關數據,從而加速整個渲染過程。
華為CG首席科學家劉利剛說,AI離線渲染加速技術將AI與CG渲染算法相結合,在同等畫質效果下,視頻渲染速度能夠提升2倍。以一部90分鐘3D影片為例,以前影視行業自建渲染農場進行影視后期制作需要6個月。 使用華為云烏蘭察布的云渲染平臺后降低到兩周。 現在有了MetaEngine的AI渲染加速,只需要一周就能完成,大幅加速了傳統影視動漫等行業的內容制作效率。
可以看到,通過“端云協同,以云補端”,華為云正試圖于無聲中掀起一場設計師生產力工具的變革。
三、華為云搶先布局3D內容生產,加速跨越產業裂谷
近年來,隨著信息交流、文娛消費需求快速增長,音視頻產業經歷著由傳統的電影電視到移動互聯網的點播、直播再到 3D 互聯網時代的演進,音視頻市場迎來蓬勃發展,音視頻技術也正在成為眾多行業的一大核心生產力。
但是,如今音視頻行業依舊面臨著內容生產、分發、消費的諸多難題。
在內容生產方面,3D互聯網行業生產效率低,內容不豐富;在內容分發方面,網絡傳輸時延高,帶寬和算力成本制約了行業發展;在內容消費上,行業也存在端側處理能力差異大,滿足高端內容消費的終端數量少等現實問題。
為此,音視頻行業該如何加速跨越產業裂谷,應對新挑戰?華為云已進行了全面布局。
華為云媒體服務產品部總裁呂陽明在近日演講中提到,華為云秉持“一切皆服務”的戰略,將提供包括“1個生態、2類服務、3大引擎、4大核心能力”在內的豐富媒體服務能力,聚合生態伙伴的場景化行業解決方案,重新定義云原生媒體基礎設施,加速跨越產業裂谷。
結語:產業互聯網時代,云原生渲染助力行業變革
縱觀云計算技術發展歷程,云渲染長期以來面臨網絡時延、算力成本等瓶頸。本次,華為云推出云原生智能渲染引擎MetaEngine,有望在拓展自身媒體基礎設施版圖的同時,推動產業更進一步。
相比于傳統音視頻行業,3D數字內容的生產更消耗圖像處理算力,華為云試圖通過云原生、AI原生等技術,緊跟時代掀起設計行業的生產力革命。
來源:智東西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