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華為云15大新品發布,深化企業用云服務

    11月7日,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演講中表示,對于中國大多數企業來說,數字化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我們要回答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做,怎么做的好。

    華為觀察到,企業遇到了三重共性挑戰:首先是技術很難選,其次,即便技術選好了,要用好這些技術,也常常受限于技術能力和資源約束,面臨著成本高、周期長等困難。最后,企業極其缺乏既懂行業生產實踐,又懂最新技術的人才。

    向前一步,做好預集成

    中國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千行百業數字化的迫切需求和豐富的ICT人才儲備,正推進行業數字化進入快車道。為了幫助企業應對數字化發展中的共性挑戰,胡厚崑提出了三大舉措:“讓技術不難選不難用,讓企業‘上好云、用好云’,讓數字人才供給源源不斷,助力千行百業釋放數字生產力。”

    在技術選型方面,華為在原有產品研發的基礎上,向前多走一步,提前做好多產品的預集成、預驗證,形成更匹配場景的、預制化的產品組合方案,這樣就可以降低客戶產品選擇和方案設計難度。

    同時華為將其產品場景進一步擴充到中小企業,據了解,華為推出了一系列小而美的場景化方案,目前已有70多個上市,覆蓋了從辦公到生產的大部分場景,例如數字化辦公、全無線生產等,未來還有30多個方案即將上市。

    華為軍團是向前一步的另一種體現,軍團是專業化隊伍,一方面,對內拉通端到端的資源,包括研發、銷售、交付、服務等,以便深入理解行業的生產實踐和行業知識,打造適配場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對外聯合更多的解決方案伙伴,把華為和伙伴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上好云、用好云方面,華為云提出了“一切皆服務”的理念,將AI、軟件開發、數據治理和數字內容生產等最新技術,以及集成開發工具,都開放在云上,并搭配相應的咨詢服務。

    此外華為將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和全球伙伴在各行各業的優秀實踐,沉淀為可以被調取的 aPaaS服務,比如智慧供熱、數字政務等服務。

    華為云還通過集成伙伴開發的大量應用,提供開箱即用的應用服務,幫助企業快速開展業務,如企業從開通網站到協同辦公,都可以一站式獲取服務。

    胡厚崑提到,過去幾年,云服務在中國企業的普及率大幅提升,從華為云的發展數據來看,過去幾年的收入都維持了50%左右的年增長率,但在當前階段,很多企業更多地是利用云的基礎設施服務,來獲取彈性的計算資源,云已經發展出了新能力,

    “云服務的下一跳,是從‘上好云’到‘用好云’,即在云上獲得業界最新的技術,在云上沉淀和復制經驗,從而把企業數字化底座建立在云上。”他說。

    在數字化人才培養層面,一方面,華為和院校聯合培養ICT人才。通過與教育部聯合發起的“智能基座”項目,與全國72所高校合作,預計5年培養出300萬計算產業人才。

    另外,華為也為企業自身人才培養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面向管理者提供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組織、流程、人才等全面賦能;面向業務人員及ICT技術專家,提供ICT技術和應用實踐的培訓,培養懂技術的業務人才。目前,華為數字化人才發展服務已經覆蓋企業客戶1200多家,累計為企業培養數字化人才近5萬人。

    華為云15大新品發布,深化企業用云

    華為云繼續加碼“一切皆服務”戰略,本次大會上發布了15款新品。在基礎設施即服務方面,華為云在全球構建了統一架構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KooVerse,為企業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基礎設施服務。

    在技術即服務方面,華為云通過全棧創新,加速企業應用現代化。

    在經驗即服務方面,華為云在政務、工業、煤礦、教育aPaaS的基礎上,沉淀更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經驗,使能產業上云。

    具體來看,華為云全球存算網KooVerse是覆蓋全球、統一架構的分布式云基礎設施,為客戶提供全球一致體驗的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服務。KooVerse通過CloudOcean、CloudSea和CloudLake三層架構,打造了30ms時延覆蓋圈,滿足企業業務的不同時延要求。

    東數西算層面,華為對內部3100多個企業應用進行深入分析,時延要求在30ms以內的熱應用,需要部署在靠近用戶的數據中心,比如硬件PCB設計、資金的交易與結算等。

    時延在30ms以上的溫應用和冷應用都可以部署在距離較遠的云算力樞紐,享受更加充足的算力和存儲資源,比如ERP、供應鏈管理。

    張平安透露,華為有90%的溫、冷業務,包括2700多個應用系統,700PB的數據,都可運行到華為云的貴州和內蒙數據中心。未來華為新的企業應用軟件大部分運行在貴州和內蒙。作為借鑒,大部分企業90%以上的業務應該可以運行在貴州和內蒙的云數據中心,實現“東數西算”。

    應用現代化是企業用云加深的標志之一,傳統企業應用基于單體架構、面向物理機部署,已無法滿足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需要向云上運行的現代化應用演進。華為云發布了低代碼Astro平臺、DevCloud一體化開發云和多個創新的云服務,幫助企業加速實現應用現代化。

    華為云認為,要實現應用現代化,首先要通過低碼、零碼的組裝式交付,讓應用的使用者參與到應用的開發構建中來,實現全民開發,加速業務創新和孵化。

    其次,開發模式也要從傳統的“瀑布式”開發到云上數智驅動的DevOps和DataDriven,實現應用的上線周期從月級到天級的跨越,讓應用開發走向自動化和智能化;

    最后,要解決傳統單體應用的故障高發、單點安全等問題,需要向微服務/serverless等服務化架構演進,并采用多活高可用的部署來保障企業業務的韌性,從以前單純的運行時安全,擴展到開發、運行、軟件供應鏈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 | 張帥)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華為云15大新品發布,深化企業用云服務
    阿里云加速“華為化”,能否抓住國內數智化大潮?
    數字技術管理能源使用,云上創新助力企業低碳發展
    京東云:自研硬核技術,為混合數字基礎設施筑牢底座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