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含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集度汽車發布首個“汽車機器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車圈能見度

    科技巨頭們跨界造車的交卷時刻到了,這一次,終于輪到百度。

    最近,旗下集度汽車發布了首個量產車型——ROBO-01探月限定版,并喊出了到2028年具備全年交付80萬輛車的能力。

    ROBO-01探月限定版主打“汽車機器人”概念,在細節設計以及軟硬件配置上盡顯科技感。不過39.98萬元的售價依舊超出了李彥宏此前提到“首款車將在20萬元左右”的預期,讓消費者有些許失落。

    背靠百度和吉利,集度從一開始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但無論是交付量目標還是定價,似乎都有些過于自信了。畢竟如果把價格拉升到40萬元區間,能打的同級別對手還是很多的,起步這么晚的集度ROBO-01想要突圍并沒有那么容易。

    而對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屢戰屢敗的來說,投資者能否相信這一次能成功呢?

    01 量產版有何不同?

    較此前亮相的ROBO-01概念版車型,量產版保持了其90%的設計與功能。

    ROBO-01探月限定版車身長4853毫米、寬1990毫米、高1611毫米、軸距3000毫米,定位為一款中大型純電SUV。從外觀和內飾來看,可以感受到集度打造的首款車型賣點主要聚焦在科技造型上。

    ROBO-01的外觀設計取消了如今同行都在玩的隱藏式門把手設計,整車沒有一個門把手,車主需要以UWB鑰匙、藍牙、NFC、語音等方式來開門。

    《車圈能見度》認為,這一創新之處確實省了一些有潔癖車主的煩惱。不過有個疑問:假如在極端情況下智能系統遭到破壞,那么車主將如何正常開門?

    與此前發布的概念車相比,此次量產版在外觀上的主要變化有:用順開門代替了概念車上的蝶翼門,增加了B柱和物理后視鏡,取消了可升降式的激光雷達,將其放在了車頭和前臉的兩側。總體來看,量產版車型更經濟化一些,也更加貼近實際。

    內飾部分,ROBO-01基本和此前概念車的設計一樣,擁有一塊36.6英寸的6K超清一體屏和U型方向盤。同時,換擋桿、左右撥桿、中控等常規物理按鍵均消失不見,讓這款車多了幾分“未來”的味道。

    另外,ROBO-01探月限定版搭載了高通首個量產5納米制程的車規級芯片——8295芯片,AI算力30TOPS,與上一代產品相比有著近8倍的性能提升。

    按照集度CEO夏一平對汽車機器人的理解,認為其必須具備三個能力:自然交流、自由移動和自我成長,而搭載了8295芯片的ROBO-01也的確在向這一方向發展。

    智能語音層面,ROBO-01探月限定版能夠在0.5秒的時間實現全端側識別能力,端到端的響應速度在0.7秒之內。ROBO-01探月限定版同時支持全離線語音控制,在沒有網絡的時候車主依舊可以通過語音交互系統對車輛進行控制。并且這款車也搭載了車外語音,車主可以在車外進行自動泊車、車門/窗控制、車外大燈交互、聲紋識別等。

    在自動駕駛方面,ROBO-01探月限定版采用了視覺+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方案。兩套自動駕駛方案互為備份、相互補充。

    硬件層面,ROBO-01探月限定版搭載的智能駕駛硬件包括508TOPS的雙英偉達Orin X、2個探測距離可達200米的禾賽AI128激光雷達、7個800萬像素攝像頭、4個300萬像素攝像頭和1個2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

    客觀來講,ROBO-01探月限定版的硬件算不上驚艷。畢竟在汽車智能化愈發內卷的時代,英偉達Orin X已應用在了不少車型身上,而激光雷達更是沒什么可吹噓的。

    不過,集度畫的餅,即夏一平所說的“自我成長”,似乎更值得期待一些。

    按照規劃,未來ROBO-01的智能駕駛系統將支持車位到車位全程連續的高階智能駕駛,可以覆蓋全國99%以上高速公路,以及實現核心一線城市路段全域覆蓋、其余一二線城市主城區的覆蓋。

    只是這套系統何時落地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規劃,希望不要讓大家失望。

    02 百度新的寄托?

    集度未來的成績可以說是對的“審判”。

    去年3月,集度汽車正式成立,和吉利分別持有55%和45%的股份,并獲超3億美元的啟動資金,妥妥的“富二代”。

    憑借著強大的資金支持以及吉利SEA浩瀚平臺的加持,大幅度縮短了車型的研發時間和成本,這也是集度剛成立一年半左右就能發布第一款新車的原因。

    而對于擁有絕對主導權的來說,集度對其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2011年~2015年,被稱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代,彼時的互聯網流行“跑馬圈地”,奉行“流量至上”原則。不過由于搜索引擎業務黏性不大,并沒有嘗到這一波紅利,并在視頻、電商、O2O領域的并購接連失利,多元化嘗試收效甚微。

    之后,接連碰壁的選擇聚焦AI、自動駕駛。其中,在AI技術方面,重點發力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場景;智能駕駛方面,持續投資L3與L4自動駕駛技術,根據Apollo公布的數據,Apollo自動駕駛測試遍布30多個城市,累計測試里程達到3600萬公里。

    無論是以AI為基礎搭建的自然語言處理,亦或是自動駕駛技術,都是汽車智能化重要的應用場景。而汽車作為手機之后下一個流量端的重要入口,也自然是各大互聯網廠商的必爭之地。

    目前,智能駕駛業務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經營自動駕駛汽車Robotaxi;為主機廠商提供自動駕駛方案;親自下場造車,將集度打造成以智能化為核心的品牌。

    綜合來看,親自下場造車仍然是最具盈利希望的一種模式。一方面,的蘿卜快跑雖然號稱單日呼叫已達到上千次,不過無人出行在全國范圍落地仍然遙遙無期;另一方面,為主機廠提供自動駕駛服務這條路線也同樣困難重重,從上汽董事長陳虹的“靈魂論”也可以看出整車廠商對于與自動駕駛服務商合作時的謹慎態度。

    以“蔚小理”為例,小鵬依靠全棧自研,于去年1月發布了NGP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系統;蔚來在經營情況好轉之后,重新組建自動駕駛團隊,完善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理想也在今年年初發布了全自研的智能駕駛系統理想AD Max。

    可見,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車企也十分清晰地意識到配套軟件自研的重要性,不然被供應商“卡脖子”的代價就是,自己會淪為代工廠。

    除此之外,自動駕駛也是競爭十分激烈的賽道,國內華為、AutoX、文遠知行、滴滴、小馬智行、圖森未來、Momenta等均能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競爭愈發內卷。

    目前,李彥宏已在的OKR中明確寫出了集度的預訂單目標,可見集度是延伸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王牌,成敗在此一舉。

    03 “2880”目標過于自信?

    如今,新能源汽車品牌吹牛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在開發布會的時候先比一遍寶馬X7、奔馳GLS已是常規操作,至于預計交付量,自然也是說得越高越好。

    在集度召開的首屆汽車機器人生態伙伴大會上,夏一平向公眾闡述了集度“2880”計劃——集度計劃到2028年具備全年交付80萬輛汽車機器人的能力。

    80萬輛在汽車界里算什么概念呢?去年銷量最高的自主品牌為吉利,全年實現了132.8萬的銷量,在新能源市場中銷量最高的比亞迪全年整體銷量也不過60多萬輛,特斯拉去年全年在中國的銷量也只有47萬輛左右。

    在新勢力中,實現年銷量20萬輛,小鵬用了3年,蔚來用了4年。即使是業內造車速度出了名的埃安,在第二工廠建成之后也只設計了40萬輛的產能規劃。

    而對于一個成立時間不到兩年、目前沒能交付一款車型的集度來說,想要在5年的時間實現年交付80萬輛,實在難以想象。更何況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歷了初期角逐、中期交戰的情況下,廝殺會變得更加激烈,前期未能實現穩定盈利的品牌尚存在掉隊的風險,集度這種尚未交付的就更不好說了。

    根據ROBO-01的定價,面臨的同級別競爭對手有小鵬G9、理想L8/L7、阿維塔11、問界M7.雖然具有強烈的科技感受是ROBO-01的重要優勢,不過與競爭對手一比,就會發現其優勢也并沒有那么突出。

    而集度之所以敢喊出“2880”的目標,無非是出于:

    一、資金實力充足。2021年初,百度就宣布未來5年要投資500億元造電動車,背靠“金主”自然是普通造車新勢力比不了的。

    二、依靠吉利的SEA浩瀚架構和Apollo多年的迭代,使得集度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首款車型的設計。相比之下,一般的新勢力無論是純電平臺的設計,還是自動駕駛經驗的積累,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究竟集度“2880”目標是否喊得有些大?《車圈能見度》問了身邊曾經多年研究并有持倉的朋友,他的回復很有意思:“我已經不再關注百度的任何產品了,百度已經把所有互聯網產品都做過了一遍,無一例外的失敗,我已經對百度徹底失去了信心。”

    其實,他的無奈情有可原,畢竟他剛畢業那會兒,還在講“框計算”概念。這次的汽車機器人故事,又能講多久?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含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集度汽車發布首個“汽車機器人”
    長城尋找新故事,皮卡扮演“拯救者”角色
    構建全新天地一體化系統,遠程將“造車”做到了極致
    遠程起底獨角獸:深耕智能化搶跑下半場,實力演繹“長坡厚雪”

    精彩評論